- 年份
- 2024(5308)
- 2023(7679)
- 2022(6688)
- 2021(6168)
- 2020(4909)
- 2019(11295)
- 2018(10967)
- 2017(20074)
- 2016(11616)
- 2015(13290)
- 2014(13581)
- 2013(13352)
- 2012(13064)
- 2011(11920)
- 2010(12560)
- 2009(11628)
- 2008(11747)
- 2007(10688)
- 2006(10220)
- 2005(9879)
- 学科
- 济(51627)
- 经济(51554)
- 管理(29898)
- 业(28291)
- 地方(20880)
- 中国(20468)
- 企(20010)
- 企业(20010)
- 农(17632)
- 业经(13033)
- 农业(12245)
- 制(11738)
- 地方经济(11540)
- 方法(11298)
- 财(11137)
- 银(11034)
- 银行(11025)
- 行(10732)
- 发(10442)
- 融(10370)
- 金融(10366)
- 学(9817)
- 数学(9050)
- 贸(8889)
- 贸易(8872)
- 数学方法(8806)
- 环境(8536)
- 教育(8528)
- 易(8431)
- 理论(8313)
- 机构
- 学院(165464)
- 大学(159441)
- 济(64879)
- 研究(64338)
- 经济(63046)
- 管理(54246)
- 中国(51024)
- 理学(43135)
- 理学院(42445)
- 管理学(41612)
- 管理学院(41289)
- 科学(37847)
- 京(37461)
- 所(33945)
- 财(33047)
- 江(30325)
- 中心(29734)
- 研究所(29580)
- 农(28102)
- 范(26715)
- 师范(26511)
- 北京(25351)
- 州(25266)
- 省(23567)
- 财经(23524)
- 院(23285)
- 技术(21648)
- 农业(21126)
- 业大(21051)
- 经(20813)
- 基金
- 项目(93862)
- 研究(75683)
- 科学(72521)
- 基金(61681)
- 家(52754)
- 国家(52160)
- 社会(44725)
- 科学基金(43202)
- 社会科(42105)
- 社会科学(42099)
- 省(39630)
- 教育(36241)
- 编号(33656)
- 划(33358)
- 基金项目(31526)
- 成果(29858)
- 发(27147)
- 课题(26246)
- 资助(25691)
- 自然(25008)
- 自然科(24336)
- 自然科学(24332)
- 自然科学基金(23827)
- 年(22373)
- 发展(22343)
- 重点(22178)
- 展(21937)
- 性(19943)
- 部(19800)
- 规划(19643)
共检索到296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新宇 易连云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目前存在认识不足、机构缺失,办学理念趋同、目标定位脱离学校实际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发展路径不详、制定流程欠妥等问题。文章建议,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发展规划工作,通过设置专业机构、规范编制流程、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学校特色等工作,确保学校发展规划科学、高效,推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科学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东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环境,研究制定其正确的发展战略,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建本科院校 发展 战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东 张应强
本研究以"西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必须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为研究假设,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类院校的发展战略从制定到实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论文第一部分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概括了这类院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依据战略环境分析实施了SWOT分析,归纳出了这类院校办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寇尚乾
"十二五"时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为:注重外延指标设计,忽略内涵发展建设;忽略学校类别与层次,缺乏个性与特色;行政化倾向严重,忽略综合改革与治理;游离于社会之外,缺乏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当前,新建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对其自身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规划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应用技术"本位的内涵发展新体系;理顺基于"应用技术"的内部治理新体系;建立以服务地方为核心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体系。
关键词:
转型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发展规划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张宏宇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具有边境性、民族性、发展性、独特性等特征。广西边境民族地区C县在国家和省(区)教育发展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下,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凭"经验"编制规划、规划实施缺乏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等问题。应建立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特殊保障、评估考核、执行监督等有效机制,以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以院校研究为视角和方法,讨论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和作用以及方法和环节,分析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提出了西北大学“十一五”发展思路及目标,并对“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内涵给予了诠释,探讨了合理配置资源和确立重点建设领域等措施。
关键词:
院校研究 发展规划 高等学校 西北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永安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顺应社会转型、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把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办学理念和关系协调问题作为转型发展的关联点,把现代大学的四种功能的实现作为转型发展的主线。因而,转型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定位、办学功能履行、队伍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如花 熊惠霖
根据NSTL的职能和定位,对NSTL在新环境下的发展与规划提出建议,如扩充文献信息资源数量、加强外文科技期刊引进、重视灰色文献信息搜集;扩大联盟规模、创新联盟文化、拓展联盟合作项目;运用新技术优化网络服务系统等,以将NSTL建设成为国际水平的国家文献供应中心、国家级的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及集成化的资源、服务、科研平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陆光华
文章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建院校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认真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可以试验设置学科馆员的思路和可运作措施。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新建院校 图书馆 学科馆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建华
学校制定发展规划,是高等教育管理对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回应。作为战略规划表现形式的规划文本,是高校发展目标的具体化,规定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文本的实证分析,总结高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不尽完善之处,并提出高校发展规划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发展规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永安 陆正林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紧迫而重要。研究认为,为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成功转型,需要准确把握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和"品牌大学"的发展目标。在后续研究中,需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研究、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新大学"有机构成与体制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类高校分类发展的分类体系研究、协调新建本科院校新理念与传统大学精神的内在张力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锁网
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当前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若干对策:对自身科学定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开展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科学发展 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鞠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按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条主线,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模式,大力培养先进技术应用人才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产学研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想平 黄彬
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下,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遭遇文化导向迷失、制度保障不力、办学资源不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缓的困境。要实现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新建本科院校就应在应用性和地方性文化个性培育、系统性制度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侯荣华
从建国初至今,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相应的年度计划和若干个专项计划,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计划开始进入新阶段,即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规划。因此,"十一五"规划及以后的发展规划不仅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计划根本不同,也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有着本质差别。一、指导性的间接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一般地讲,在市场经济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