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1)
2023(9072)
2022(8277)
2021(8040)
2020(6696)
2019(15655)
2018(15760)
2017(30254)
2016(16489)
2015(18699)
2014(18622)
2013(18548)
2012(16930)
2011(15467)
2010(15093)
2009(13600)
2008(13093)
2007(11019)
2006(9827)
2005(8470)
作者
(47013)
(38704)
(38199)
(36539)
(24656)
(18427)
(17634)
(15287)
(14789)
(13874)
(13590)
(12763)
(12125)
(12034)
(11910)
(11851)
(11468)
(11416)
(11102)
(10872)
(9572)
(9472)
(9122)
(8768)
(8748)
(8579)
(8540)
(8479)
(7733)
(7681)
学科
(61193)
经济(61124)
管理(47240)
(43211)
(36571)
企业(36571)
方法(30573)
数学(26465)
数学方法(26163)
中国(16412)
(15692)
(15530)
(14469)
业经(13466)
地方(13028)
(11412)
理论(10894)
图书(10678)
(10677)
贸易(10672)
农业(10575)
(10330)
书馆(10100)
图书馆(10100)
技术(9880)
(9729)
环境(9674)
(9499)
财务(9441)
财务管理(9425)
机构
大学(231844)
学院(225701)
管理(95512)
(83824)
理学(83194)
理学院(82258)
经济(81772)
管理学(80792)
管理学院(80344)
研究(72201)
中国(52005)
(49344)
科学(46541)
(36674)
(35560)
业大(34385)
(33425)
研究所(32719)
中心(32611)
(31965)
师范(31722)
(31649)
北京(31312)
财经(30282)
(27557)
(27335)
(26467)
农业(26168)
师范大学(25589)
商学(23746)
基金
项目(160416)
科学(125244)
研究(118928)
基金(115651)
(99808)
国家(98965)
科学基金(85325)
社会(72575)
社会科(68680)
社会科学(68662)
基金项目(62606)
(62080)
自然(56225)
自然科(54892)
自然科学(54882)
自然科学基金(53876)
教育(53754)
(52318)
编号(50642)
资助(47309)
成果(41629)
(34821)
重点(34748)
(33125)
(33073)
课题(32896)
项目编号(32246)
科研(30699)
创新(30661)
大学(30065)
期刊
(87702)
经济(87702)
研究(63913)
中国(38524)
学报(38003)
图书(33517)
管理(32953)
科学(32060)
(29410)
大学(27992)
(25652)
教育(25493)
书馆(25373)
图书馆(25373)
学学(24197)
农业(21192)
技术(18843)
(15461)
金融(15461)
业经(14653)
情报(14257)
经济研究(13607)
财经(13506)
理论(12773)
实践(12101)
(12101)
(12010)
论坛(12010)
科技(11457)
(11277)
共检索到326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庆媛  
文章从学者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学术著述、学术流派、代际划分等方面,回顾和梳理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开展研究的现状,指出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完善学者生平经历资料、注重对学者著述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探讨学者群体的学术思想、加强对学术流派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康林  姚乐野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伴随着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壮大,图书馆员的人事管理逐步规范、职业精神凸显,职业群体逐渐形成,并推动了图书馆员职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表明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历时性”视角的图书馆员职业发展、人事管理、职业教育和职业精神,以及“共时性”视角的图书馆馆长、女性图书馆员以及儿童图书馆员等群体的研究。总结现有研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展望未来研究,对于丰富近代图书馆史和启示当前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韦庆媛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个人、机构对图书馆数量的历次调查统计,以及中华图书馆协会留下的会员统计表,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数量、图书馆员人数、图书馆学者的群体规模及地域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书馆学者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者群体曾通过提案,影响国家决策,使全国图书馆区域分布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也有个别学者以个人魅力凝聚同行,带动一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国家调控是平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者群体分布失衡的必要手段。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韦庆媛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建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在本土培养图书馆学专业学者。采用文献调研法、定量分析法,重点梳理1916—1949年在中国本土接受图书馆学专业启蒙教育的大学专业院校、系科及其他培训的学者信息,包括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包括建系前开设图书馆学课程时期)、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包括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图书馆学系时期)、上海国民大学图书馆学系、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包括苏州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以及其他参加图书馆学课程、函授教育、暑期学校及各种短期讲习会学习的学者,依据出版著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韦庆媛  
民国时期,涉华外国图书馆学者包括在中国图书馆工作的外国馆员、在华从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外国学者、在华工作的外国图书馆交换馆员、外国来华访问的图书馆学者、中华图书馆协会外籍会员、中华图书馆协会外籍名誉会员、美国援助中国征求图书赞助委员会委员等。其特点是:涉华美国图书馆学者最多,外国学者20世纪30年代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学者专长呈现多样化,女性学者是实际工作的主力军,涉华学者从中国延伸至国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家乐  姚乐野  
函授教育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学习时间灵活,教育费用低廉,不受地域限制等种种优点。以上海图书馆学函授学校为据,兼及参考其他图书馆学函授学校教育情况,考察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办学史及教学各环节的相关内容。由于战争导致图书馆事业衰败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应芳  
民国时期,以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李小缘、洪有丰等人为代表的图书馆学家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馆学教育。其在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对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本土化探索,培养了一批符合中国图馆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这对我国当今处于低符中的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宗忠  
文章主要就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的基础、发展历程、主要分支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就、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占云  
民国初期,随着中国图书馆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清末出现的对图书馆零星的理性认识也逐渐完善发展为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图书馆理论向图书馆学理论的转变,并且伴随着"新图书馆运动"掀起和深入,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在公共图书馆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思想和图书馆技术方法等方面完成了近代图书馆学学术的深刻转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冯佳  
依据相关资料对民国时期商会所创办的服务于工商业的图书馆进行较为深入研究,总结商会图书馆在性质、社会影响、创办目标、馆址选取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并据商会图书馆创办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当前可从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等层面建立专业机构为工商业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超  
民国时期纪念图书馆的兴起,与中国传统先贤纪念文化的延续、西方纪念图书馆文化的传入、图书馆教育功能与纪念目的的契合、政治力量背后的推动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纪念对象的不同,文章将纪念图书馆分为事件纪念图书馆和人物纪念图书馆两大类,其中人物纪念图书馆是纪念图书馆存在的最普遍形式。纪念图书馆可以通过命名改名、建筑构造、馆内陈列、出版纪念刊物等方式表现图书馆的纪念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书美  
范凡著《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注重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调查统计,围绕图书馆学核心内容进行阐释,有着宏大而开放的学术体系,全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规模与特色,是近年来有关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该书继往开来,对推动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宇  罗方  王赞  
作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学季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季刊》通过传播西方先进图书馆学思想,帮助国民树立现代图书馆理念、促进我国新图书分类法的诞生、完善我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通过对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批判性的吸收与继承、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推进图书馆学的本土化的实现;作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