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5)
2023(5679)
2022(4583)
2021(4296)
2020(3623)
2019(8141)
2018(7688)
2017(14668)
2016(7786)
2015(8774)
2014(8678)
2013(8684)
2012(8311)
2011(7370)
2010(7998)
2009(7835)
2008(6853)
2007(6297)
2006(5815)
2005(5806)
作者
(21632)
(17476)
(17311)
(16984)
(11327)
(8492)
(8201)
(7117)
(6586)
(6569)
(6258)
(6082)
(5814)
(5725)
(5609)
(5556)
(5301)
(5183)
(4988)
(4959)
(4503)
(4310)
(4155)
(4132)
(4042)
(4038)
(3951)
(3930)
(3626)
(3575)
学科
(27923)
经济(27889)
(26518)
金融(26517)
(24417)
银行(24416)
(23794)
管理(22652)
(21642)
中国(17854)
(17666)
企业(17666)
(13251)
(11317)
中国金融(11029)
地方(10620)
方法(9124)
(8952)
数学(8064)
数学方法(7970)
(7767)
财务(7748)
财务管理(7726)
业经(7507)
企业财务(7472)
(7394)
(7036)
制度(7031)
农业(6411)
体制(6398)
机构
大学(99977)
学院(99712)
(40905)
经济(39664)
中国(37651)
管理(36356)
研究(33658)
理学(29193)
理学院(28844)
管理学(28311)
管理学院(28127)
(24436)
(22509)
(20798)
中心(20722)
银行(19959)
(18632)
(18296)
财经(17817)
科学(17757)
(16881)
人民(16837)
金融(16558)
(16139)
(16073)
(15749)
(15594)
北京(14856)
国人(14733)
中国人(14652)
基金
项目(60122)
科学(46761)
研究(45794)
基金(42943)
(36128)
国家(35743)
科学基金(31194)
社会(29054)
社会科(27654)
社会科学(27650)
(23017)
基金项目(22558)
教育(20756)
(19620)
自然(19185)
编号(18993)
自然科(18793)
自然科学(18791)
自然科学基金(18487)
资助(18142)
成果(16587)
课题(13806)
重点(13386)
(13237)
(13120)
(12593)
(12579)
创新(11823)
(11785)
项目编号(11770)
期刊
(49488)
经济(49488)
研究(36246)
(33925)
金融(33925)
中国(30282)
(20005)
(14734)
管理(14150)
学报(13404)
教育(12618)
科学(11853)
大学(10972)
学学(9939)
财经(9415)
农业(8491)
技术(8049)
(7992)
理论(7352)
业经(7204)
经济研究(6891)
实践(6812)
(6812)
图书(6723)
问题(6096)
中国金融(5414)
书馆(5271)
图书馆(5271)
会计(5249)
(5172)
共检索到18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璠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武汉市56家法人金融机构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可疑交易监测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对新规实施后可疑交易监测效率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幸之  王卫红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逐步规范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及报告行为,有力地打击了洗钱活动。但与此同时,可疑交易监测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监测制度还有一定缺陷,监测业务难以有效处理,监测工作缺乏统一标准,以及监测报告的报送程序欠规范等问题。笔者认为,完善可疑交易监测制度体系,强化对可疑交易数据的分析,改进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标准,开发可疑交易报送程序系统,可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及时、有效地识别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报告义务的前提。制定完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发挥反洗钱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和识别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骅  卢亚娟  
后危机时代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度量和监管无疑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表征形式的分析,借鉴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应我国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和灰色关联的集成评价方法对江苏省4个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评价方案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该类风险特性,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坚晖  陈新英  
2007年11月份金融机构"总对总"报送网络系统上线,反洗钱信息由原手工采集,人工报送转变为自动采集和集中报送网络版模式,网络版反洗钱系统改变了过去单机版模式下手工录入、分散报送的状况,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报送时效,同时避免了人为录入大额交易时漏报、错报现象,使数据更加完整。可疑交易处理则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将主、客观标准相结合,提高了监测分析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来  刘伟  
本文对可疑交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金融机构的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各类可疑交易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指导金融机构有效地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有所裨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反洗钱处课题组  张瑞怀  
在对当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进行客观性描述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建立可疑交易报告的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机理。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制度架构、可疑信息采集、监管者角度、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主体等方面对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影响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一些因素还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宗河  
县(市)金融机构重组的思考崔宗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现行的县(市)级金融机构设置与县(市)经济以及宏观金融调控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县(市)金融机构重组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县(市)金融机构重组的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章灿  
本文结合传统的监测指标,建立完善了农村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4家农村法人金融机构连续9个月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科学客观评价流动性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正德  
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提高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金融机构建立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体系时,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业务实际,设计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指标,建立有效的监测分析体系,成为金融机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富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规章层面明确了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的新要求,取消了法定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明确了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要求,赋予了金融机构自行制定本机构可疑交易监测标准的职责。因此,提升金融机构自定义可疑交易监测的有效性是贯彻落实好《管理办法》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正德  
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提高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金融机构建立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体系时,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业务实际,设计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指标,建立有效的监测分析体系,成为金融机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艳华  陈恒有  
证券业作为金融业中是最具开拓和创新的行业,由于流动性强和交易复杂,往往容易受到洗钱者的关注,成为打击洗钱犯罪的重点领域。证券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三方存管制度实施后,证券业金融机构交易结算方式和业务资金流程以及洗钱方式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重新梳理证券业洗钱方式,探讨证券业可疑交易现行标准,对于厘清证券业合理怀疑与重点监测的可疑交易,指导证券业金融机构根据行业特点和机构实际自主建立可疑交易监测指标,形成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富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规章层面明确了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的新要求,取消了法定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明确了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要求,赋予了金融机构自行制定本机构可疑交易监测标准的职责。因此,提升金融机构自定义可疑交易监测的有效性是贯彻落实好《管理办法》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金融机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涛  
武汉市连锁店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陈涛连锁店是现代商品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连锁经营能有效地促进商品流通,便利消费,提高规模效益。武汉市自1993年开始连锁经营试点以来,已建有连锁公司十多家,共有连锁店近百家。为了解武汉市连锁店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