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5)
- 2023(6741)
- 2022(5505)
- 2021(5366)
- 2020(4508)
- 2019(10045)
- 2018(10245)
- 2017(19663)
- 2016(11138)
- 2015(12360)
- 2014(12528)
- 2013(12257)
- 2012(11543)
- 2011(10566)
- 2010(10602)
- 2009(9846)
- 2008(9507)
- 2007(8855)
- 2006(7994)
- 2005(7194)
- 学科
- 农(45625)
- 济(45336)
- 经济(45277)
- 业(34896)
- 农业(30015)
- 管理(22699)
- 业经(14320)
- 方法(14156)
- 企(13977)
- 企业(13977)
- 中国(13625)
- 数学(12553)
- 数学方法(12455)
- 地方(11520)
- 制(11346)
- 农业经济(10164)
- 体(9436)
- 劳(9362)
- 劳动(9345)
- 村(9148)
- 农村(9136)
- 发(8800)
- 学(8493)
- 财(8342)
- 土地(8095)
- 策(7552)
- 发展(7300)
- 展(7289)
- 贸(7068)
- 贸易(7067)
- 机构
- 学院(153535)
- 大学(147882)
- 济(62741)
- 经济(61366)
- 管理(57575)
- 研究(53829)
- 农(50805)
- 理学(49493)
- 理学院(48969)
- 管理学(48030)
- 管理学院(47778)
- 中国(43222)
- 农业(38800)
- 科学(33295)
- 京(31976)
- 业大(31602)
- 所(27756)
- 中心(27106)
- 财(26247)
- 江(25401)
- 研究所(25037)
- 农业大学(23989)
- 范(21286)
- 师范(21063)
- 省(21008)
- 财经(20371)
- 州(19650)
- 北京(19560)
- 业(18846)
- 经济管理(18820)
- 基金
- 项目(102878)
- 科学(80230)
- 研究(78029)
- 基金(72896)
- 家(63260)
- 国家(62536)
- 科学基金(52929)
- 社会(48806)
- 社会科(45565)
- 社会科学(45554)
- 省(41853)
- 基金项目(39141)
- 教育(34945)
- 编号(34795)
- 划(34110)
- 自然(33004)
- 自然科(32209)
- 自然科学(32201)
- 自然科学基金(31600)
- 农(29587)
- 资助(29003)
- 成果(27854)
- 课题(23317)
- 发(23148)
- 部(23065)
- 重点(22360)
- 创(20542)
- 性(20047)
- 业(19578)
- 国家社会(19486)
共检索到241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奇恒,孟传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秀伟
德国三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为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提供了多种可能,但个体劳动者的实际参保情况却不容乐观,个体劳动者养老保险缺失或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为此,德国政府已将个体劳动者纳入养老保险改革的视野。
关键词:
德国 个体劳动者 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莹莹
本文通过整合劳动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研究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就业影响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特大城市中,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中小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是负向的,但不显著。(3)无论是本地劳动者还是外来劳动者,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就业概率的影响均
关键词:
劳动力空间集聚 就业概率 城镇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颖
改革前,由于个体所有制长期受到否定,个体劳动者一直被置于社会保险之外。改革后,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理论上得到确认,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据统计,1991年城镇个体劳动者达760万人。然而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问题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体劳动者面临的风险大.不稳定性高,一旦因经营上的挫折或年老、病伤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在深圳市个私协会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宝安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宝安区个私协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贯彻执行市、区有关文件规定,紧紧围绕宝安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建设"平安宝安、和谐宝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傅娟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人们更愿意选择进入"体制内"。通过比较个体劳动者与财政供养人员在20年间的平均收入情况及其变动,本文致力于从收入层面解释这个现象。文章比较了从1989年至2009年,体制外个体劳动者和财政供养人员之间平均收入及其分布情况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同等个人特征条件下,财政供养人员的平均收入高于个体劳动者的平均收入。第二,不同时期,两个群体的收入分布不同。随时间增长,财政供养人员中的低收入者一直在减少,收入分布更加集中,而个体劳动者的情况正好相反。这说明劳动报酬在市场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在下降。
关键词:
个体劳动者 财政供养人员 体制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熊卫
本文对武汉市外企、民企进行了劳动关系现状和未来稳定性两大维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外企、民企劳动关系既存在突出的共性问题,也存在与所有制和规模差异相关的诸多问题,且劳动关系不和谐企业普遍集中于娱乐、住宿、商务服务等行业。针对上述问题,宏观层面应加大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力度、健全工会组织建设、树立劳资互利共赢理念;微观层面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管理、设计系统化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激励体系和企业内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分级处理机制、注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纽带的心理契约管理。
关键词:
外企 民企 劳动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青平 秦庆 李崇光
进城青年农民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规模庞大的重要社会群体,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本文以对武汉市进城青年农民的调查为基础,研究了该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章认为,虽然在总体上进城青年农民仍然受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深刻影响,但是在城市社区中的生活与工作经历,也使得该群体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现代消费观念转变。
关键词:
进城农民 消费 消费观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颖 许为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趋势来看,武汉市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都市农业 可持续发展 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伟军 陈贵华
实证研究表明,据私营企业劳动者对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评价,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整体上是和谐的;职工是否参与企业重要决策、职工学历层次水平、职工收入水平、企业经营类型与劳动关系显著相关,但呈现出弱相关关系。企业决策权的分享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激励因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因素,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经营类型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结构性因素。构筑和谐稳定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需要劳动者、企业、政府和民间组织协同努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俊强
文章基于2012年武汉市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民工住房情况与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住在集体宿舍、工棚和生产场所的农民工来说,租房和拥有自己住房的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的概率更大;上班花费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农民工比上班花费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更小;与家人共同居住的农民工比单独居住的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更高。随着人均住房面积的提高,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也显著增加,但人均住房面积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城市融合 廉租房 公租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俊 陈天红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既有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经济状况、社会互动和心理认同三个一级维度和相应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衡量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愿意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偏好、土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政策满意度等个体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影响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从经济、社会、心理多维度,从政府、社会和个体多主体出发,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是今后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廷武 张露 张俊飚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解决"谁来种地"等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克服当前职业农民培育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动力机制不足、竞争机制欠缺等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用户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选择。武汉市东西湖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探索形成的以供给侧改革为特征的"123456"创新模式,具有丰富的借鉴与推广价值。研究表明,明确目标与任务,加强组织与管理,精准选择培育对象,配套跟进扶持政策,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供给侧改革 创新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明星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指出现阶段只有从制度上进行创新,从农民增收机制上着手,才能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的农民增收格局。
关键词:
构筑 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书芝 罗忆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者学习培训的体制与机制——我国企业员工和农村劳动者学习培训现状调查
武汉市农民工知识能力及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
工资率下降时增加劳动供给时间的劳动者个体特征研究
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福利变化分析——基于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与村级问卷调查
家门口的关爱——武汉市积极开展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侧记
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基于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都市农民工的权益侵害与保护——武汉市农民工权益现状的调查报告
基于结构方程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以武汉市农民工调查为例
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中的意愿分析——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为例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龚家铺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