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2)
- 2023(11744)
- 2022(10493)
- 2021(9949)
- 2020(8380)
- 2019(19353)
- 2018(19336)
- 2017(36923)
- 2016(20666)
- 2015(23013)
- 2014(23225)
- 2013(22882)
- 2012(20955)
- 2011(18854)
- 2010(19031)
- 2009(17323)
- 2008(16737)
- 2007(14544)
- 2006(12819)
- 2005(11221)
- 学科
- 济(75355)
- 经济(75258)
- 管理(56234)
- 业(53004)
- 企(44272)
- 企业(44272)
- 方法(36094)
- 数学(30292)
- 数学方法(29879)
- 农(20334)
- 中国(20228)
- 学(19300)
- 财(19183)
- 业经(17171)
- 理论(16435)
- 地方(16143)
- 制(14342)
- 农业(13808)
- 和(12829)
- 技术(12553)
- 教育(12536)
- 贸(12516)
- 贸易(12507)
- 务(12434)
- 财务(12369)
- 财务管理(12346)
- 易(12125)
- 银(11938)
- 银行(11897)
- 环境(11772)
- 机构
- 大学(285785)
- 学院(284706)
- 管理(112800)
- 济(103294)
- 经济(100705)
- 理学(97546)
- 理学院(96387)
- 管理学(94587)
- 管理学院(94066)
- 研究(93863)
- 中国(68618)
- 科学(61834)
- 京(61707)
- 财(48966)
- 所(47158)
- 农(46350)
- 业大(43882)
- 研究所(43269)
- 中心(43135)
- 江(42878)
- 范(40782)
- 师范(40381)
- 财经(39371)
- 北京(39280)
- 农业(36136)
- 经(35680)
- 州(35207)
- 院(34479)
- 师范大学(32585)
- 技术(31753)
- 基金
- 项目(197483)
- 科学(154127)
- 研究(144241)
- 基金(141196)
- 家(123298)
- 国家(122237)
- 科学基金(104595)
- 社会(87777)
- 社会科(83027)
- 社会科学(83006)
- 省(78426)
- 基金项目(75974)
- 自然(69530)
- 自然科(67880)
- 自然科学(67864)
- 教育(67341)
- 自然科学基金(66632)
- 划(65867)
- 编号(59611)
- 资助(58820)
- 成果(48857)
- 重点(44002)
- 部(42692)
- 发(41522)
- 课题(41430)
- 创(40717)
- 科研(37984)
- 创新(37853)
- 大学(36821)
- 项目编号(36691)
- 期刊
- 济(113770)
- 经济(113770)
- 研究(82749)
- 中国(54263)
- 学报(48023)
- 科学(43758)
- 农(41701)
- 管理(39850)
- 教育(39148)
- 财(36002)
- 大学(35919)
- 学学(33397)
- 农业(29003)
- 技术(24470)
- 融(23081)
- 金融(23081)
- 业经(19565)
- 财经(18408)
- 图书(18020)
- 经济研究(16966)
- 经(15582)
- 问题(15020)
- 科技(14556)
- 理论(14511)
- 业(14464)
- 实践(13627)
- 践(13627)
- 版(13605)
- 技术经济(12643)
- 林业(12499)
共检索到413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丛丽 张玉钧
随着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和城市人群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健康保健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森林康养不仅在林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将成为国民共享的一种生态福利。森林环境可以减轻压力,产生放松身心效果。森林康养是近年来国际非常流行的一种健康体验模式,集林业、医疗、卫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楠 魏云洁 郑姚闽 石金莲
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森林康养旅游在满足人们对自然需求的同时,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论文从舒适度、生态敏感性和开发条件3个维度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森林康养旅游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较大的北京市为例,结合多准则决策AHP方法与GIS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定量评价及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森林康养旅游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中,舒适度的重要性权重最高;二级指标中,重要性权重最高的是植被质量,优良的森林资源是森林康养旅游的首要条件。(2)北京市森林康养旅游空间适宜性水平由低到高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共4个等级,其中,Ⅲ级和Ⅳ级区域面积占适宜性等级区域总面积的53%,主要集聚在西北部山区。(3)从自然分区尺度分析,浅山区以Ⅲ级、Ⅳ级区域为主;深山区以Ⅱ级、Ⅲ级区域为主;就山区整体看,75%的Ⅲ级、Ⅳ级区域分布在深山区。平原地区为居民提供日常森林游憩空间,浅山区以标准化森林产品为主,深山区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4)从行政区尺度分析,各行政区森林康养旅游空间适宜性等级分布不均衡,空间上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适宜性等级逐渐降低的趋势,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可作为北京市森林康养旅游的优先发展区域。(5)在发展策略上,参考旅游资源对森林康养旅游空间分布的影响,延庆区探索“乡村民宿+冬季滑雪+长城文化”特色发展模式;怀柔区森林资源位居全市首位,打造“生活在森林中:绿色养生膳食+山居小镇+森林氧吧”的深度体验与“标准森林产品”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密云区围绕密云水库打造“亲子游+山地温泉”的发展模式。研究结论可为森林康养旅游空间优化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维明
森林康养是近年来林业领域迅速成长的一个新兴业态,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首先对森林康养的性质和特征进行概括,认为森林与人都是森林康养业态服务的目标主体,是"一业为主,多业融合"为组织和运行模式的业态;其次,对我国森林康养业态发展的理论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进行阐述论证;最后,从确定业态内涵与边界、制订业态规范与标准、编制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培育业态人力资源、强化资源供给、构建服务市场、建设保障体系等7个方面提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康养 新兴业态 生态供给 保护与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范恒 王凯 彭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江西资溪县为例,对森林康养旅游游客情感特征进行分析。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时间区间,利用爬虫软件从去哪儿、马蜂窝、同程旅行、携程四大旅游网站抓取目标文本,通过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 6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出资溪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表明:游客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消极情感所占比例较小,积极情感强度以中度和高度为主,消极情感以一般和中度为主。为进一步增加游客积极情感、削弱游客消极情感,资溪县应从游客体验、产业体系、市场监管、管理制度与专业人才五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关键词:
网络文本 森林康养 情感特征 资溪县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皮鹏程 曾敏 黄长生 师环环 侯清芹 彭红霞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追寻健康为目的,融合林业、健康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新型产业。随着旅游业向支柱性产业加速迈进,森林康养逐步成为推进恩施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WOT-AHP模型分析了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1)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机遇>劣势>威胁。气候环境优越是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系匮乏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劣势;康养市场需求的增加是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机遇;而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招商融资困难。2)通过四象限坐标法分析,确定战略坐标P(x, y)=P(0.367, 0.301),战略强度系数ρ=0.9495,得出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应积极地采取竞争型发展战略,以期为恩施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推进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梦珂 武兴佳 赵希勇
森林康养基地是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逐渐在我国推广和流行,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森林康养基地的概念、我国森林康养基地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基于文献综述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法明晰了近些年学界有关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选择;再次,对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标准实践研究进行归纳;最后,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实践三个层面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高福 俞益武 许梅琳 张文富
从森林康养借助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开发入手,探索森林康养与关联业态的有机融合问题,提出森林康养是发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一种活动、是相关行业的桥梁与纽带的观点。从环境关系、相关词义、活动与要素等角度对森林康养进行重新剖析,认为森林经营单位应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森林康养+"的模式,构建成熟、多元商业化、关联业态融合的综合体。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多功能 “森林康养+” 业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绍全
文章分析了森林康养相关概念与作用机理,总结了国外有特色的森林康养发展模式,并从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梳理出我国森林康养的文化积淀,简述了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各地的发展现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在森林康养方面研究的关注点。文章从践行"两山论"建设美丽中国、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林业脱贫攻坚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推进现代林业转型升级的观点,并认为需要通过构建多部门联动的政策体系、规范森林康养行业发展机制、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与人才支撑等方面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灯明 何彪 蔡江莹 杨璇 郭强
在森林康养旅游情境下,引入游客感知风险概念,构建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运用SPSS 22.0和AMOS 17.0软件,依据247份有效问卷数据,实证分析森林康养潜在游客感知风险影响行为意向的结果表明:森林康养潜在游客的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和感知风险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感知风险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行为态度在感知风险与行为意向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管理方应提高森林康养旅游的曝光度,加强宣传森林康养旅游的基本产品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以达到正向口碑的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和平
通过分析湖南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发展状况,综合其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总结了不同阶段湖南森林公园以及森林旅游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就发展失衡、多头管理、产品单一等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需要制定的对策,为湖南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旅游产业 森林公园 湖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文 昝加明 罗星原
分析了广元市开展森林旅游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和森林资源、森林公园及其开发经营现状,指出了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旅游的指导思想、品牌定位、规划布局、发展步骤等发展思路及其经营措施。
关键词:
森林旅游 优势 现状 措施 广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昌辉
阐述了对生态旅游的几点认识和森林公园在开展生态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此对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进行了实践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公园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灯明 何彪 蔡江莹 杨璇 朱连心
文章以森林康养旅游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潜在游客选择体验森林康养旅游的决策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有超七成的被调查者评价自己之前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森林康养,说明森林康养旅游整体品牌形象尚未建立;(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个因素会显著正向影响潜在游客选择体验森林康养旅游的行为意向;(3)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同时在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眉芳 徐文煦 刘长乐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大面积森林遭到破坏,如何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森林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有自己的生态环境评判标准,当前的森林认证体系是2001年启动建立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森林的开发利用水平,更好地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文章从森林生态服务认证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森林生态环境认证标准,并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理念,进一步探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森林生态 服务认证 森林康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享 吴泰岳 王梓利 卢慧娟
引言快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产业,被赋予了在经济转型期稳增长调节构惠民生新支点的重大使命。无论是政府、学界还是企业,都比以往更需要量化这一产业发展的进程与成就,因此,作为旅游数据生产的担当——旅游统计被高度关注。仅2015年,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统计局出台了《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2)、发布了2014年全国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