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5)
2023(8643)
2022(6789)
2021(6414)
2020(5338)
2019(12367)
2018(12258)
2017(23592)
2016(12829)
2015(14505)
2014(14507)
2013(14060)
2012(12590)
2011(11044)
2010(11715)
2009(11169)
2008(11324)
2007(10323)
2006(9137)
2005(8702)
作者
(35417)
(29289)
(29132)
(27914)
(18803)
(13878)
(13394)
(11350)
(11004)
(10758)
(10047)
(9807)
(9709)
(9340)
(9065)
(8921)
(8911)
(8762)
(8467)
(8398)
(7310)
(7205)
(7155)
(6860)
(6736)
(6722)
(6589)
(6554)
(5823)
(5761)
学科
(71265)
企业(71265)
(66479)
管理(58218)
(57654)
经济(57567)
方法(27904)
(21918)
业经(21043)
数学(20422)
数学方法(19885)
(18023)
财务(17986)
财务管理(17972)
企业财务(17006)
理论(14989)
技术(14742)
(13434)
(12349)
企业经济(12142)
中国(11882)
(11870)
(11582)
经营(11196)
(11087)
(10869)
技术管理(10568)
决策(9291)
(8834)
贸易(8820)
机构
学院(182686)
大学(178749)
管理(78015)
(73485)
经济(71857)
理学(66210)
理学院(65653)
管理学(64464)
管理学院(64122)
研究(51080)
中国(42960)
(37259)
(37003)
(30736)
财经(28827)
科学(28172)
(25857)
中心(25208)
(24316)
(23939)
北京(23474)
业大(22153)
商学(22012)
商学院(21806)
(21183)
财经大学(21121)
(21093)
经济学(21034)
研究所(21000)
师范(20993)
基金
项目(113123)
科学(90987)
研究(85993)
基金(82366)
(69514)
国家(68804)
科学基金(62222)
社会(54497)
社会科(51701)
社会科学(51686)
(45628)
基金项目(42208)
教育(41913)
自然(40331)
自然科(39547)
自然科学(39539)
自然科学基金(38899)
(36884)
编号(35979)
资助(34764)
成果(29175)
(25799)
重点(24919)
(24814)
课题(24743)
创新(23854)
项目编号(23362)
(23351)
(22449)
教育部(22288)
期刊
(86831)
经济(86831)
研究(52725)
中国(38325)
管理(37095)
(34560)
教育(24550)
技术(22239)
科学(21885)
学报(20420)
(18463)
(17746)
金融(17746)
大学(17158)
学学(15801)
财经(14974)
业经(14872)
(12931)
经济研究(12672)
农业(11800)
技术经济(11697)
财会(11550)
统计(10399)
问题(10239)
(10137)
会计(9714)
现代(9079)
图书(8935)
职业(8830)
决策(8720)
共检索到284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建  杨小刚  
当前,各职业院校与企业纷纷进行合作,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可见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的根本所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校企合作的落实。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校企合作的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行和实践,对项目管理模式、教学管理体系的建构,以及如何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便进一步明确今后教学管理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效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怀学  潘会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冬梅  罗诗文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阐释内源型"校中厂"、外联型"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作用。提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观点。揭示并实施校企合作新的运行体制机制,通过"校中厂"与"厂中校"并行、搭建校企合作共育平台,使教学与生产有机融合,解决教学与生产矛盾,实现校企合作育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华  
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特征及其在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吟龙  郭建明  刘涛  
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我国现行的学生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考核内容系统性差、评价过程客观性差等缺陷。为此,借鉴中德机电合作项目实践,提出基于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该评价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校企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的职业教育特色,对高职学生的能力考核方法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左家奇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高等职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优势,从学校与行业融合出发,延伸到专业与企业(产业群)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是决定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从办学实践出发,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三重融合"的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模式,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慧芹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校企一体化"是校企合作内涵的深化,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原则构建"理事会",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将管理一体化、运行机制一体化、教学体系一体化、评价体系一体化融入人才培养,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云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源北  
本文依据高职院校企"双主体"共建二级学院个案实践,在合作动因、体制机制、内生融合体系的探索中,发现合作所面临的内外制约因素;探讨了从国家、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各层面反思校企合作多元协同制度机制的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宏达  方小康  姜建华  
龙游县职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设计了以"培训、示范、研发、推广、服务"为顶点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发挥着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作用的农村职业学校的"五星"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雪明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切合行业应用的课程群,整合高校和企业的教育情景和教学资源,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缩小高校与企业的空间距离、文化距离和知识距离,达到符合产业振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教育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克勤  
校企合作办学,是指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共同投资,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合理结构体系。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可以实现转型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世青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历经"订单班"、"冠名班"、"地铁学院"三个阶段,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承杰  
现代建筑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要求必须突破原有"联合办学、协同育人、合作就业"的传统思路,在此基础上逐步走上"合作发展"的道路。"1+"合作办学模式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中服务对象单一、合作层次较浅、生命周期短暂等问题,丰富了校企合作的本质内涵,贯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