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6)
- 2023(11723)
- 2022(9784)
- 2021(9241)
- 2020(7809)
- 2019(17068)
- 2018(17064)
- 2017(31690)
- 2016(17903)
- 2015(20284)
- 2014(20439)
- 2013(20116)
- 2012(18614)
- 2011(16600)
- 2010(17273)
- 2009(16455)
- 2008(16511)
- 2007(15448)
- 2006(14035)
- 2005(12988)
- 学科
- 济(66788)
- 经济(66668)
- 业(60212)
- 管理(55981)
- 农(50013)
- 企(39284)
- 企业(39284)
- 农业(33277)
- 财(31719)
- 制(23358)
- 业经(22682)
- 中国(21882)
- 方法(19509)
- 体(16892)
- 数学(16142)
- 地方(15926)
- 数学方法(15865)
- 务(15464)
- 财务(15416)
- 财务管理(15361)
- 财政(14928)
- 企业财务(14557)
- 银(14315)
- 银行(14297)
- 学(13881)
- 行(13556)
- 策(13210)
- 农业经济(12541)
- 发(12338)
- 体制(12256)
- 机构
- 学院(250342)
- 大学(245371)
- 济(100629)
- 经济(98169)
- 管理(92643)
- 研究(85519)
- 理学(77586)
- 理学院(76809)
- 管理学(75582)
- 管理学院(75122)
- 中国(70278)
- 农(59001)
- 财(58764)
- 京(52171)
- 科学(49467)
- 农业(44661)
- 所(43782)
- 江(43413)
- 中心(41568)
- 财经(40801)
- 业大(40546)
- 研究所(38146)
- 经(36527)
- 州(33494)
- 省(32777)
- 范(32634)
- 北京(32625)
- 师范(32325)
- 院(29792)
- 经济学(29257)
- 基金
- 项目(154914)
- 研究(121049)
- 科学(120966)
- 基金(109489)
- 家(93795)
- 国家(92793)
- 科学基金(78987)
- 社会(76349)
- 社会科(71758)
- 社会科学(71741)
- 省(63147)
- 基金项目(57063)
- 教育(54757)
- 编号(52687)
- 划(50868)
- 自然(46960)
- 自然科(45816)
- 自然科学(45804)
- 成果(45604)
- 自然科学基金(44954)
- 资助(43665)
- 课题(36458)
- 制(35322)
- 部(34606)
- 重点(34599)
- 发(33918)
- 农(32754)
- 性(32723)
- 创(31901)
- 国家社会(31285)
- 期刊
- 济(129166)
- 经济(129166)
- 研究(80465)
- 中国(64364)
- 农(64094)
- 财(51446)
- 农业(42822)
- 学报(38872)
- 科学(34358)
- 管理(32045)
- 教育(31787)
- 大学(31157)
- 融(30776)
- 金融(30776)
- 学学(29270)
- 业经(26048)
- 技术(21371)
- 财经(21018)
- 业(19655)
- 经(17976)
- 问题(17926)
- 经济研究(17085)
- 农村(15829)
- 村(15829)
- 版(15626)
- 农业经济(15359)
- 图书(13869)
- 世界(13193)
- 会计(12990)
- 财会(12480)
共检索到414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桂梅 何建萍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财政政策之一,也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三大职能,即统筹城乡的财政预算配置职能,统筹城乡的收入分配职能和统筹城乡的稳定职能,从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明晰政府间事权和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三个方面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将乡村两级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纳入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考虑范畴。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 农业支持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跃辉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目前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农业大省安徽作为农村公共财政问题的研究基础,首先基于公共财政的最终目的角度界定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其次,从公共财政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需状况及原因;再次,在此基础上强调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应注重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最后,对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公共财政 体制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开 彭健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农村财政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在于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有限,农民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应由"依靠农民自身"转向"以政府为主"的模式,并通过补偿性供给等方式,着重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伴之以降低农民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农村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框架体系,以改善基层财政的状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小惠 刘俊鹏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由于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不协调现象。今后应通过加快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补偿性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财政 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永茂 葛洪
以"一元化"现代型城市社会形态为基础,构建现代城市"一元"公共财政体制是实现社会公平基本路径之一。深圳特区关内外一体化建设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在构建"一元化"现代城市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深圳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和新的挑战,需要从转变财政发展观念入手,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支持城市文化事业。同时,现代城市公共财政也离不开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管理手段的提升和财政机构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
一元化 公共财政 城市化 公共服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克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出台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难题与瓶颈提供了开创性的改革思路,为我国今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体制 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课题组 王朝才 吕旺实 龚金保 陈涛 艾继平 李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家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强化政府提供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责任,遵循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整合机构,创新机制,实行"政府采购,花钱买服务",即"以钱养事"的办法,增强活力,提高农村公益性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农民认可,确保农民受益。本文在分析湖北省推行"以钱养事"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以钱养事” 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廖家勤
本文分析侧重于“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以区别于普遍侧重于分析公共财政体制“如何运作”。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前者把公共财政看成是一种制度安排,后者则把公共财政体制视为一个“既与物”。从制度安排的观点看,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是制度安排的必然逻辑反应,这个必然的逻辑反应就是经济主体怎样运作的机理,也就是制度设计的目标函数。很明显,不同的制度安排就有不同的经济机制,因此,怎样构建问题应该是首要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鲍文前
1.细化各级政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权和支出责任。建议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责任"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收益性、层次性和外部性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支出责任。对于全国性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务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对于列入世界级、国家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等项目,一些跨区域的重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如长江、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流域环境保护与治理,大气农业和土壤面源污染防治等列入中央政府职责或为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职责,中央与地方责任大小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鲍文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点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民健康及生产要素供给的影响不断加深,如不及时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笔者从财政体制的角度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坚实有效的财政体制保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昕 方黎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筹资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对于很多县级政府来说,其新农合筹资来自上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补助金,这对于新农合的平稳实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新农合补助金是一种带有配套要求的专项补助,而上级政府大多采用一刀切式的固定金额补助法,这样财力较弱、农业人口比重高的地方政府不得不承担相对较大比重的筹资责任。为了发挥上级政府补助金推进地方政府财力横向均等化的作用,促使财力不同的地方政府为民众提供大体相同的新农合服务,有必要在政府间转移支付上探寻更为制度化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