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8)
- 2023(5509)
- 2022(4509)
- 2021(4031)
- 2020(3403)
- 2019(7419)
- 2018(7676)
- 2017(13538)
- 2016(8109)
- 2015(9232)
- 2014(9768)
- 2013(9450)
- 2012(8754)
- 2011(7877)
- 2010(8147)
- 2009(7241)
- 2008(7482)
- 2007(6938)
- 2006(6239)
- 2005(5727)
- 学科
- 管理(28042)
- 济(23372)
- 经济(23325)
- 业(19126)
- 企(16631)
- 企业(16631)
- 财(11298)
- 学(10578)
- 环境(10359)
- 制(8985)
- 中国(8659)
- 农(7675)
- 务(7631)
- 财务(7604)
- 财务管理(7581)
- 企业财务(7013)
- 体(6961)
- 银(6748)
- 银行(6726)
- 方法(6515)
- 行(6169)
- 理论(6161)
- 划(6082)
- 地方(5877)
- 和(5682)
- 业经(5670)
- 教育(5593)
- 融(5460)
- 金融(5453)
- 数学(4806)
- 机构
- 学院(108157)
- 大学(105788)
- 研究(37663)
- 管理(36825)
- 济(36127)
- 经济(34960)
- 中国(30930)
- 理学(29755)
- 理学院(29417)
- 管理学(28786)
- 管理学院(28596)
- 财(24718)
- 科学(23822)
- 京(23473)
- 江(20818)
- 农(20670)
- 所(20281)
- 中心(18604)
- 研究所(17539)
- 财经(16912)
- 业大(16503)
- 省(16047)
- 农业(16035)
- 州(15986)
- 经(14858)
- 北京(14805)
- 技术(14656)
- 范(14539)
- 师范(14315)
- 院(14222)
- 基金
- 项目(66018)
- 研究(50118)
- 科学(49929)
- 基金(44415)
- 家(39316)
- 国家(38928)
- 科学基金(32115)
- 社会(28767)
- 省(28073)
- 社会科(27069)
- 社会科学(27064)
- 教育(23569)
- 划(23254)
- 基金项目(22924)
- 编号(21915)
- 自然(20294)
- 成果(19860)
- 自然科(19777)
- 自然科学(19766)
- 自然科学基金(19376)
- 资助(17979)
- 课题(16440)
- 重点(15324)
- 发(14308)
- 部(13669)
- 项目编号(13616)
- 年(13552)
- 性(13416)
- 创(13288)
- 科研(12778)
共检索到185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华红 石佳 巩晓薇
在财政部2016年9月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提出完善碳会计体系的设想,构建了一套符合我国企业发展需求的碳排放权会计体系。将目前的碳排放权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碳排放权与自用性碳排放权,并在全国统一碳排放市场已经建立的背景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碳排放权的取得、交易以及持有用途改变的核算进行了完善性思考与改进,此外,还补充了相关税务处理。对于碳排放权的披露,建议在财务报告附注披露的基础上,将表内列示与表外披露相结合,并单独设计碳排放披露报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黄颖
与碳排放权的市场交易相比,碳排放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并未跟上世界脚步,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缺少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会计准则,这使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难以标准化。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现状及问题,按照碳排放权的持有目的不同分别展开研究,尝试性地提出碳排放权会计的基本核算模式,提出碳排放权的会计属性应为资产类别,且持有目的为自用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持有目的为出售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结合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后续计量时应进行摊销,重估公允价值的变动;披露方面应采取财务报表表内和表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与计量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翁旻 杜春明
碳排放权配置是碳交易的基础,我国在碳排放权政府配置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在上海等地进行了试点。在充分阐述碳排放权政府配置审计内涵基础上,笔者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内部审计与社会独立审计共同参与的审计主体,其审计内容具体包括合规性审计、碳排放量审计、绩效审计。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介绍了碳排放权政府配置审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并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碳会计核算和披露制度、完善碳排放权政府配置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政府配置 政府配置审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群
目前我国企业参与的碳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配额的购买交易,具体是指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即"基于配额"的购买交易;二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交易(简称CDM项目),具体是指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控排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一、碳排放权会计确认根据目前碳排放权交易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结合碳配额交易和CDM项目,对交易核算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相关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志勋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重要环境问题,而碳排放权交易正是最有效的减排制度。目前,该制度在各国已得到广泛实践,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选择适合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CDM 强制减排 自愿减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丽娟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绿色化、低碳化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全新定位,成为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主体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方向。本文立足“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环境治理高度,探讨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构建的内涵逻辑,并基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据此,从技术支撑、精准育才、经费保障层面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实施的路径,希冀增强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业务处理效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关键词: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排放权交易 会计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卢露
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作出了在21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此背景下,准确核算碳排放既是我国摸清碳排放底数,从而为国际谈判和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支撑的基础,也是不同层级主体落实减排任务、评估完成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的核算体系已难以适应我国开展碳减排工作的新要求,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卢露
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作出了在21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此背景下,准确核算碳排放既是我国摸清碳排放底数,从而为国际谈判和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支撑的基础,也是不同层级主体落实减排任务、评估完成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的核算体系已难以适应我国开展碳减排工作的新要求,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玫林 耿泽涵
碳排放权会计是会计对低碳经济的反映。虽然,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但国内外权威会计准则的缺位导致实务中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从而对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及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会计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报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佐仁 马越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相对完整的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考虑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废弃物处理、农业、畜牧业碳排放及林业碳吸收过程,提出了构建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种框架。对主要碳源碳汇的碳排放强度、增长速度、结构等设置评价指标,形成相对完整的碳排放基础统计指标体系。并从生活消费、贸易转移和经济增长的碳排放角度,设置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碳排放指标。
关键词:
碳排放 评价指标 体系 碳源 碳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辉
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我国积极试点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努力搭建完善的碳排放市场,但是受会计体系不完善的影响,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在执行过程遇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以首钢集团为研究对象,对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特征进行明确,并详细解读了其会计核算过程,最后从企业及政府角度提出健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的策略,为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及实现减排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会计核算 首钢集团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平 谭德明 刘梅娟
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碳会计成为会计领域的国际性难题。在众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中,碳会计的定义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关于碳会计定义的研究成果表明,碳会计定义的多重性源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理解的差异。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内在联系的视角,将碳会计重新定义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实物、技术等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核算和鉴证等方法,向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碳排放财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碳排放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从财务会计视角制定《碳排放权
关键词:
碳会计 碳排放权 碳排放会计准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欣 张可蒙 雷怀英
文章探索性地从法律法规、交易体系、政府监管和交易制度执行效果等四个方面,全面地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提出应该注意和规范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有效性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强殿英 文桂江
发展低碳经济会对企业会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传统会计基础上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成为必然。文章尝试构建这种低碳会计体系,从低碳投资活动、低碳经营活动和低碳融资活动等方面探讨低碳会计应包含的内容,并探讨如何进行低碳会计信息披露。指出,借鉴事项法构建低碳会计体系是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会计 事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