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6)
- 2023(2704)
- 2022(2226)
- 2021(2449)
- 2020(1840)
- 2019(4459)
- 2018(4604)
- 2017(7157)
- 2016(5297)
- 2015(6165)
- 2014(6604)
- 2013(5731)
- 2012(5405)
- 2011(4998)
- 2010(5479)
- 2009(4772)
- 2008(4862)
- 2007(4640)
- 2006(4447)
- 2005(4436)
- 学科
- 教育(18948)
- 中国(10931)
- 济(9578)
- 经济(9554)
- 管理(9118)
- 业(7586)
- 理论(6610)
- 企(5861)
- 企业(5861)
- 教学(5836)
- 学(5048)
- 农(4616)
- 财(4413)
- 发(4076)
- 制(3823)
- 发展(3762)
- 展(3640)
- 思想(3394)
- 革(3383)
- 研究(3360)
- 改革(3245)
- 政治(3239)
- 高等(3135)
- 思想政治(3056)
- 政治教育(3056)
- 治教(3056)
- 德育(3027)
- 学校(2883)
- 教育改革(2810)
- 农业(2763)
- 机构
- 大学(67802)
- 学院(63365)
- 教育(26814)
- 研究(26759)
- 范(20543)
- 师范(20511)
- 师范大学(16992)
- 京(16967)
- 济(16864)
- 经济(16051)
- 管理(15782)
- 中国(15445)
- 科学(14627)
- 所(13851)
- 江(12754)
- 北京(12473)
- 职业(12399)
- 理学(12171)
- 研究所(12015)
- 理学院(11894)
- 管理学(11427)
- 技术(11364)
- 管理学院(11280)
- 中心(11242)
- 财(10981)
- 教育学(10469)
- 州(10177)
- 院(9382)
- 职业技术(8403)
- 教育学院(7724)
共检索到122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杜威一个多世纪之前所发表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可以说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所谓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其实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对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我国21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实也是在与杜威进行理论辩驳的过程中艰难前行。如今看来,杜威所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虽然深刻,但也有思想上和逻辑上的"缝隙"。"道德观念"虽然来自生活,但并不足够;培育"道德观念"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生活只是杜威的理想预设,现实并未如他所愿;不能只从是否对行为有效的单一角度来衡量"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意义,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关于道德的观念"具有多重价值;"直接道德教学"在最坏的情况下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的传授,在理想的情况下,"直接道德教学"既可培养"道德的观念",还可以使"关于道德的观念"与"道德的观念"实现互相转化;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区分,而是二者的相辅相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民主主义社会是杜威理想的社会 ,他把教育视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重要工具。他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包括 :培养民主主义社会的公民品格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与人性发展的统一 ;理想的学校道德教育途径是现实生活、教法和课程三位一体。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思想尽管形成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但其中仍不乏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社会 学校道德教育 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道勇
在教育哲学领域,决定教育陈述效力的主要是其中包含的论证,而不是作者使用的言证。言证有一些合理的应用方式,但是其限度也极其明显。耐心追踪作品包含的论证,决心接受优质论证的结论、拒绝低劣的论证,对于言证所提供的结论保持谨慎,这是教育哲学在面对各种争议时可能采取的一个处理方案。论证是甄别意见洪流中各种胡言乱语的一个标尺,也是对教育讨论中各种非学理因素的抵抗。在呈现了杜威哲学的核心论证以后,他在直接道德教学上的立场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国内德育学者近两年来的相关争议自然消弭于无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洪雷 王青
目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方式不断受到人们的抨击。在这个问题上,杜威与康德作为实用主义与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思想体系尽管各不相同,但在对道德教育方式的理解上却不乏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以此二者的观点为基础对学校道德教育现状作简要分析,以求从中获得对道德教育方式新的理解。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理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诗万 扈中平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杜威的教学思想轻视知识,过分重视活动。杜威的活动观认为,活动不仅是身体活动,而且是智力活动和社会活动。实用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工具,知识与活动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连续的、统一的。创造是知识与活动统一的中介。在教学中,知识与活动的统一意味着教学是一种师生平等参与、自由交流的创造活动和民主活动。因此,杜威的教学论是民主教学论。杜威不仅在理论上把知识与活动统一起来,而且在杜威学校的实践中通过以创造性研究为核心的教学法超越了知识与活动的二元对立。
关键词:
杜威 知识 活动 教学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道勇
把杜威的教学思想概括为"儿童中心论",是一种误读。一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可以支持这个判断:其中,杜威对于进步教育及其观念的相关批评和建议、对于卢梭自然教育观念的相关评论,是支持此判断的间接证据。杜威关于儿童与课程的相关理论,是支持此判断的直接证据。概括来说,杜威认为儿童是教学的起点,课程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搭建有效而人道的联系。教学的中心工作是搭建这种联系,而并非关注和保护儿童。实际上,对于儿童的不同判断,是杜威和各种进步教育主张之间的关键区别。把杜威的教学思想概括为"儿童中心论",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误读,而且也对教育实际工作者形成误导。
关键词:
杜威 儿童中心论 儿童 教学 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涂诗万 姚文峰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以192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后两个时期中,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是一以贯之的:一是反对绝对主义道德,推崇探究式道德教育;二是强调道德即当前意义的持续增长,并以此统一事实与价值、知识和行为;三是推崇"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利益(兴趣)""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后期,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发生了保守主义转向,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再坚持线性道德发展观,推崇习俗,主张多元道德发展观;二是强调道德教育须借助"宗教性"力量。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可看出其问题意识:一方面,杜威竭力维持现代性对前现代性的优势,将启蒙精神发扬光大,谴责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捍卫和发展民主;另一方面,杜威意识到了极端个人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各种激进主义和无根的世俗化等现代性弊端,努力消解这些弊端。
关键词:
杜威 道德教育 民主 现代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教育学科的构建时代,作为学科构建的最重要领航者,杜威的相关言说和行动,一方面是我们了解当时教育学科构建和发展样态不可或缺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检验当代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一种参照。杜威在其相关的三个重要文献中,以及在芝加哥大学创建教育系、实验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实践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学科的基本看法和设想,即创建一种"统一的教育科学"。这是杜威赋予教育学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一理想在当时的种种现实条件下还难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嘉慧
关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所提出的学术批评,可为中国学者更准确地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得失提供更冷静的研究视角。白璧德与杜威之争主要包括三个分歧。从白杜之争的视角来看,杜威教育哲学至少在三方面值得关注和重新评估:当杜威以一元论哲学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教育哲学时,这种一元论容易把个人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社会或他人;当杜威从民主主义的视角来建构其教育哲学体系时,需要谨慎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尽量避免过度浪漫的情感主义;当杜威将进化论作为其教育哲学的基本视角时,需要谨慎对待这种进化论所激发出来的"古今之争"。
关键词:
白璧德 杜威 一元论 理性主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夏剑
如何更好地解读杜威,其关键是如何理解杜威教育哲学中"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杜威教育哲学得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思想渊源及其内在逻辑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首先,可以确立"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其次,把握这一问题的实质与内涵。一方面关乎对杜威教育哲学中的"民主"概念的理解,包括"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民主"、"作为实验计划的民主"以及"以‘理智能力’与‘道德情感’为基础细节的民主"三个层面;另一方面则涉及对"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在杜威教育哲学中内在展开的双重逻辑的认识,其一为"民主作为教育的原则与教育民主化的逻辑",其二为"教育作为维持和改进民主的工具与民主教育的逻辑"。
关键词:
杜威 教育哲学 教育民主 民主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研究现代教育中的杜威和杜威所探索的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如何继承前现代教育遗产和培养现代社会新人"的问题。研究现代教育要处理好正确对待"传统教育"和"教育传统"的问题。20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前现代教育走出封闭,面向社会开放,进行多方面改革,向现代教育转型;科学主义、实验主义影响教育领域,教育研究出现科学化取向;教育多元发展,各种观念、思潮不断涌现。现代教育发展的"逻辑"是,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教育传统,使教育能够可持续和常态的发展。
关键词:
杜威 教育史研究 现代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子冰 桑志坚 刘文霞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以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为参照,以时代和社会中"人的问题"为本的哲学。"人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人的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在"人的问题"探索中,杜威完成了对哲学和教育的改造,构建了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因此,"人的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逻辑基点。
关键词:
杜威 教育哲学 人的问题 逻辑基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尚致远
一当前,我国社会正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关键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总体道德状况以及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正确地认识这两个问题对于促进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深化道德教育的改革,引导并保障社会的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