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1)
- 2023(5043)
- 2022(4591)
- 2021(4244)
- 2020(3904)
- 2019(9323)
- 2018(9132)
- 2017(17825)
- 2016(10433)
- 2015(12246)
- 2014(12736)
- 2013(12575)
- 2012(12026)
- 2011(10933)
- 2010(11170)
- 2009(10001)
- 2008(10194)
- 2007(9435)
- 2006(7913)
- 2005(7072)
- 学科
- 济(42311)
- 经济(42268)
- 管理(25966)
- 业(25598)
- 方法(22644)
- 数学(20437)
- 数学方法(20281)
- 企(19628)
- 企业(19628)
- 中国(13675)
- 农(12407)
- 财(10904)
- 学(8993)
- 贸(8410)
- 贸易(8410)
- 地方(8289)
- 易(8151)
- 农业(7950)
- 制(7658)
- 业经(7411)
- 理论(7145)
- 务(6648)
- 财务(6635)
- 财务管理(6612)
- 和(6579)
- 企业财务(6197)
- 技术(6135)
- 银(5932)
- 银行(5910)
- 融(5658)
- 机构
- 学院(150603)
- 大学(148667)
- 济(59967)
- 经济(58516)
- 管理(54774)
- 研究(50700)
- 理学(46889)
- 理学院(46324)
- 管理学(45448)
- 管理学院(45160)
- 中国(36628)
- 科学(31806)
- 京(31515)
- 农(28390)
- 财(27699)
- 所(27296)
- 研究所(24779)
- 江(24172)
- 中心(23835)
- 业大(23816)
- 农业(22673)
- 财经(21876)
- 范(21463)
- 师范(21276)
- 技术(20102)
- 北京(19911)
- 经(19707)
- 经济学(18694)
- 州(18508)
- 院(17566)
- 基金
- 项目(96201)
- 科学(74721)
- 研究(72068)
- 基金(66977)
- 家(58009)
- 国家(57472)
- 科学基金(47843)
- 社会(42746)
- 社会科(40310)
- 社会科学(40294)
- 省(39254)
- 教育(36730)
- 基金项目(35754)
- 划(33841)
- 编号(31951)
- 自然(30667)
- 自然科(29899)
- 自然科学(29886)
- 自然科学基金(29346)
- 资助(27991)
- 成果(25640)
- 课题(23004)
- 重点(22547)
- 部(22461)
- 发(21625)
- 创(19569)
- 教育部(19122)
- 科研(18776)
- 年(18498)
- 性(18458)
共检索到221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鼎 郝爱民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采取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但在筹资方式、待遇领取方式和领取期限等方面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分别基于职业年金待遇领取的现行方案和改进方案建立精算模型,从财政承受能力和职业年金保障功能两个维度对职业年金待遇领取方案进行精算测评。研究发现:按照现行方案,男性的财政负担高于女性,而职业年金对男性提供的保障程度反而低于女性;若能延长职业年金待遇支付期限且同步增加计发月数,取消单位缴费的可继承性,既能大幅提高职业年金的保险保障效应,也能满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所带来的延长养老金给付期限的需求。为在财政负担可控的情况下增强职业年金的保障功能,可采取以下措施:延长职业年金待遇给付期限,同步调整计发月数,取消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的可继承性,提高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适度调整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比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伟 郑伟
"养老金双轨制"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从国际经验来看,公职人员的职业年金呈现出以基本养老保险的融合为基础、从待遇确定型向混合型转变、坚持"增量改革、平稳过渡"的发展思路等特点。从技术基础、试点经验和心理预期等方面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职业年金 制度设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曹园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影响养老金的财政支出。本文通过对新政的政策分析,建立精算模型,测算改革前后养老金财政支出缩减额及缩减比例。研究发现,养老金支出缩减额随着职工逐年退休而增大,且当"新人"及"新中人"全部退休时缩减额达到最大;缩减比例逐年小幅降低,相对稳定。可见,改革可减少养老金财政支出,实现养老金待遇的平稳过渡,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出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新政 财政支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秉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后由两层构成,即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相比,职业年金的治理结构中增设了"代理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行使"代理人"的职能。作为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介入进来之后,职业年金的"委托代理"关系趋于复杂化。从理论上讲,与企业年金相比,这种委托代理模式将有可能导致出现四种新的情况: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账户管理导致额外的财政风险、单位缴费采取"虚账"管理形式为"代理人"带来一些困难、未来"虚账"带来巨大财务风险并为"代理人"带来挑战。文章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翔实和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秉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后由两层构成,即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相比,职业年金的治理结构中增设了"代理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行使"代理人"的职能。作为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介入进来之后,职业年金的"委托代理"关系趋于复杂化。从理论上讲,与企业年金相比,这种委托代理模式将有可能导致出现四种新的情况: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账户管理导致额外的财政风险、单位缴费采取"虚账"管理形式为"代理人"带来一些困难、未来"虚账"带来巨大财务风险并为"代理人"带来挑战。文章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翔实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为完善顶层设计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职业年金制度正式运转起来时采取一定的规避措施,以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使财政风险最小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乔杨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是目前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统计和精算方法,对两个部门的养老金待遇差距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养老金制度差异的经济学分析,进一步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探讨养老保障制度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金差距 精算模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元刚 刘嘉艳 齐嵩喆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由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政策的特殊性,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集“基础养老金财富”“个人账户养老金财富”和“职业年金财富”为一体的养老金财富精算模型,以养老金财富增加值作为评价标准,研究延迟退休对其养老金财富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洋 穆怀中 边恕
研究目标:测算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适度缴费水平,验证当前制度规定缴费水平的适度性。研究方法:构建职业年金总体适度缴费水平和个人适度缴费水平模型,结合相关参数进行实证测算。研究发现:职业年金总体适度缴费率区间为9.75%~12.91%,个人适度缴费率区间为3.84%~9.77%。当前制度的总体缴费率处在适度区间内,个人缴费率处在适度区间下限,敏感性检验显示结论稳健。研究创新:从保证养老金待遇给付端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和实现职业年金缴费收入剩余的效率性两个维度立意,发现职业年金适度缴费区间。研究价值:职业年金适度缴费水平的立意视角和研究结论可以为缴费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并轨改革的顺利推行和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飚 李航 乔丹
2015年初,在我国实行20余年的养老金"双轨制"被正式废除。通过构建"并轨"后新入职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其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职业年金替代率和总养老金替代率,以此探究养老金"并轨"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但由于职业年金的补充作用,总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改革后"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不仅与缴费年限相关,而且受到缴费基数、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以及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更加具有激励性。据此,提出要统一养老保险体制、完善养老金筹资模式、采取"保低限高"的养老金调节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等建议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养老待遇,并促进养老体制公平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韵含
2015年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职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对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首先分析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梳理替代率的定义,企业年金替代率及职业年金替代率的相关文献,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及我国实际,分析职业年金替代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为未来的研究拓展提供可能的方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伟
中国当前正在酝酿规划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而美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联邦政府雇员节俭储蓄计划(TSP计划)是一项DC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对于中国当前改革具有借鉴价值。文章讨论了美国TSP计划的缴费安排、税收政策和投资选择等基础或核心制度安排,从中提取规律性经验;并且反思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困境,认为改革总体不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缺乏包括职业年金在内的"三个配套"。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美国TSP计划对中国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若干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永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祖平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存在差距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发现,1999—2009年它们之间的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但差异扩张的速度在下降。造成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二者之间养老金的计发基础不同,替代率差异较大,养老金调节机制不同。如果不及时解决二者的差异,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风险。建议构建全民统一的基本险加强制性补充险构成的双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现有的养老金替代率政策,优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政策。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离退休人员 养老金待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凤珍
目前养老金的双轨制使得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制度层面显而易见的不公平不仅破坏社会的和谐,而且给财政带来了越积越重的负担。将养老制度并轨是必然的趋势,按照平滑过渡的原则设计待遇给付结构,同时测算转轨给财政造成的压力,根据2009年数据测算表明养老转轨的财政压力不算大,而且并轨将有利于增进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制度改革。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养老 双轨制 财政压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惠元 宋君
本文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构建出机关事业单位"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替代率精算模型,在对基本参数合理假设的前提下,对机关事业单位"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做出测算,结果发现:改革后"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更有弹性,改革是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养老待遇要视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收益率等情况而定;新制度养老金替代率与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个人账户收益率呈正相关,与缴费基数呈负相关;强制性职业年金的存在,使得养老保险"隐性双轨制"依然存在。建议: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落实延迟退休政策,加强基金投资运营,完善"长缴多得"政策,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