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5)
- 2023(11952)
- 2022(10037)
- 2021(9152)
- 2020(7612)
- 2019(17106)
- 2018(17486)
- 2017(31887)
- 2016(17868)
- 2015(20127)
- 2014(20710)
- 2013(20085)
- 2012(19081)
- 2011(17727)
- 2010(18520)
- 2009(17622)
- 2008(17403)
- 2007(15855)
- 2006(14811)
- 2005(14210)
- 学科
- 济(87414)
- 经济(87293)
- 管理(55790)
- 业(44908)
- 企(39640)
- 企业(39640)
- 方法(26324)
- 中国(23072)
- 制(22609)
- 财(21940)
- 数学(21240)
- 地方(21077)
- 数学方法(20895)
- 业经(19219)
- 学(18894)
- 农(18544)
- 体(16963)
- 理论(15948)
- 银(15223)
- 银行(15202)
- 融(14832)
- 金融(14825)
- 行(14638)
- 地方经济(13643)
- 体制(12733)
- 和(12096)
- 环境(11889)
- 教育(11821)
- 农业(11730)
- 务(11632)
- 机构
- 大学(264275)
- 学院(260268)
- 济(113355)
- 经济(110696)
- 研究(96809)
- 管理(91901)
- 理学(75953)
- 中国(75169)
- 理学院(74979)
- 管理学(73684)
- 管理学院(73156)
- 财(59618)
- 京(57607)
- 科学(53809)
- 所(49259)
- 江(44838)
- 财经(44097)
- 中心(43349)
- 研究所(43331)
- 经(39576)
- 农(38760)
- 北京(37387)
- 范(37137)
- 师范(36794)
- 经济学(35991)
- 院(34774)
- 州(34304)
- 业大(32546)
- 财经大学(32152)
- 经济学院(31628)
- 基金
- 项目(155144)
- 科学(122094)
- 研究(119014)
- 基金(110905)
- 家(95218)
- 国家(94388)
- 科学基金(80343)
- 社会(76418)
- 社会科(72221)
- 社会科学(72206)
- 省(60361)
- 教育(56848)
- 基金项目(56337)
- 划(50987)
- 编号(48407)
- 自然(48081)
- 自然科(46897)
- 自然科学(46881)
- 自然科学基金(46042)
- 资助(45909)
- 成果(43401)
- 课题(36593)
- 重点(35788)
- 部(35271)
- 发(33886)
- 制(33467)
- 国家社会(31724)
- 性(31483)
- 创(31410)
- 教育部(30931)
- 期刊
- 济(146269)
- 经济(146269)
- 研究(94915)
- 中国(67220)
- 财(49511)
- 教育(41148)
- 管理(39990)
- 学报(37597)
- 农(36369)
- 科学(34551)
- 融(30542)
- 金融(30542)
- 大学(29715)
- 学学(27270)
- 技术(24585)
- 财经(24265)
- 经济研究(23445)
- 农业(22934)
- 经(21146)
- 业经(20059)
- 问题(18333)
- 贸(14817)
- 技术经济(13451)
- 国际(13183)
- 世界(12815)
- 图书(12365)
- 理论(12188)
- 坛(12163)
- 论坛(12163)
- 统计(12076)
共检索到443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策群
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作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笔考于此抛砖引玉,拟对其中几个基本认识问题谈些浅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友孚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将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统计是为各个经济部门和各类企业收集、整理,加工有关社会经济数据,提供整个国民弪济信息的有效工具,它是通过大量的现象观察,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为有效的决策和计划提供客观依据。“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还指出,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它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必须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如何做到自觉的运用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利用经济杠杆和法律,行政的手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卓元 杨圣明 宋则 贾履让 陶琲 何振一 李扬 何德旭 卢中原 陈家勤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本刊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部份研究人员以笔谈形式,就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诗白 王叔云 许廷星 雷起荃 赵国良 丁任重 李永禄 刘锡良 郑景骥 曾国安 倪克勤 武尚理
1993年12月3日,本刊编辑部邀请校内部分专家、学者座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问题的决定》的心得、体会。会上,大家心情舒畅,畅所欲言,发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见。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目标的内涵,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分析新阶段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找准改革的动力源;明确改革的担当主体和重点领域,有区别、有层次推进改革。并且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结合起来,针对前期一些积极主张改革的主体开始成为改革阻力、深化改革要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可能性变小这一现实,更加强调政府在改革中的推动作用,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资源价格等方面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履宽
12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即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以及积累、消费之间的分配关系)没有理顺、以价格双轨制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秩序混乱。这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长酉
关于建筑业经济体制改革方向问题的王长酉1.建筑业改革得失1.1建筑业的改革成就斐然。改革开放以来,是建筑业在建国后发展最活跃时期,生产能力迅速增强。八十年代十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万亿元,超过前30年总和,机械装备水平有很大提高,机械装备总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伍庚福 汪苏华
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出发点和目标模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商品理论和建立起有计划的医疗卫生服务商品经济新体制。因此,运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探讨卫生改革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卫生事业的本质,分析卫生事业的经济性(包括生产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第一,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在"后改革时代",理顺产权关系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要认识到国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鹏
经济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推行各项改革的重点,并将在全面改革中发挥牵引作用,即以经济体制改革来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进产出的有效扩张,同时用经济体制改革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廷干
对统计工作职能的认识问题,是我国统计理论界讨论的中心议题。对统计职能认识不正确,统计工作就没有明确的目标,统计工作就处在被动的境地。本文作者本着求实的精神对统计工作职能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正如作者所言,有一些看法不一定成熟,欢迎读者对此问题进行争鸣和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毅
财政经济与技术经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财政工作经常涉及技术经济范畴。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经济搞好了,财源才能充裕。所以,制定好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经济效果才能提高,财源才能充裕,大家用钱也就不会困难了。因此,加强技术经济研究对达到上述目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春忠
运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而形成的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反映出的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选择其中不同层次的代表性矛盾,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思考,便可从中悟出成功的经验,失误的原因,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表现(一)改革中的矛盾:1.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我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但没有现成的完整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作指导,这种理论滞后性给改革实践带来了困难,使改革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只有“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