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6)
- 2023(14152)
- 2022(12684)
- 2021(11917)
- 2020(10254)
- 2019(24146)
- 2018(24207)
- 2017(47217)
- 2016(26196)
- 2015(29766)
- 2014(30052)
- 2013(29869)
- 2012(27797)
- 2011(25104)
- 2010(24898)
- 2009(23042)
- 2008(22633)
- 2007(20112)
- 2006(17326)
- 2005(15038)
- 学科
- 济(104334)
- 经济(104220)
- 管理(71823)
- 业(68774)
- 企(56201)
- 企业(56201)
- 方法(51569)
- 数学(45226)
- 数学方法(44730)
- 农(28745)
- 财(26042)
- 中国(25382)
- 学(24848)
- 地方(22220)
- 业经(21690)
- 农业(19211)
- 贸(19151)
- 贸易(19144)
- 易(18534)
- 制(17996)
- 理论(16998)
- 和(16587)
- 务(16493)
- 财务(16422)
- 财务管理(16380)
- 环境(15834)
- 企业财务(15418)
- 技术(15132)
- 银(14613)
- 银行(14544)
- 机构
- 大学(375143)
- 学院(372387)
- 管理(145823)
- 济(143743)
- 经济(140365)
- 理学(126736)
- 研究(125538)
- 理学院(125251)
- 管理学(122925)
- 管理学院(122284)
- 中国(91752)
- 科学(82720)
- 京(80588)
- 农(68743)
- 所(65152)
- 财(63873)
- 业大(61422)
- 研究所(59871)
- 中心(57671)
- 江(55004)
- 农业(54673)
- 财经(51756)
- 北京(50684)
- 范(49816)
- 师范(49257)
- 经(46852)
- 院(45400)
- 州(44673)
- 经济学(42500)
- 技术(40363)
- 基金
- 项目(257226)
- 科学(199330)
- 基金(184340)
- 研究(183223)
- 家(162314)
- 国家(160957)
- 科学基金(136150)
- 社会(111614)
- 社会科(105447)
- 社会科学(105414)
- 省(101846)
- 基金项目(99169)
- 自然(91704)
- 自然科(89486)
- 自然科学(89457)
- 自然科学基金(87837)
- 划(86152)
- 教育(84413)
- 资助(76866)
- 编号(75618)
- 成果(60983)
- 重点(57950)
- 部(56182)
- 发(54809)
- 创(52619)
- 课题(52050)
- 科研(50224)
- 创新(49120)
- 计划(48494)
- 大学(47611)
- 期刊
- 济(154306)
- 经济(154306)
- 研究(105065)
- 中国(67004)
- 学报(65668)
- 农(61333)
- 科学(58559)
- 管理(49574)
- 财(48729)
- 大学(47985)
- 学学(45138)
- 农业(42305)
- 教育(39845)
- 技术(31798)
- 融(28417)
- 金融(28417)
- 业经(25582)
- 财经(24393)
- 经济研究(24136)
- 业(22069)
- 问题(20927)
- 经(20705)
- 图书(20576)
- 版(18838)
- 技术经济(18364)
- 科技(18204)
- 理论(18061)
- 资源(17255)
- 业大(16791)
- 实践(16671)
共检索到531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铁坚,王均乐
一、前 言 最近几年儿童保健和生存的性别差异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揭示了某些国家或地区存在着子女养育中的养儿偏好(Son preference),从而与男性儿童相比,女性儿童享受不到应享受的护理、饮食、衣着和卫生保健,以及女性儿童存活时间较短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玲,王燕
本研究采用Hill-Upchurch标准分析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年代婴幼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 ,90年代我国婴幼儿死亡概率的女 -男性别比均高于Hill-Upchurch标准值 ,其中婴儿死亡概率性别比超出该标准的幅度较显著 ;农村地区的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超出该标准的幅度较城镇大。结论 :90年代中国存在着异常的婴幼儿死亡性别模式 ,主要表现为女婴的死亡率偏高 ;女性婴幼儿的生存劣势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 ,尤其是在三类农村
关键词:
婴幼儿死亡率 性别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贺光烨 简敏仪 吴晓刚
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城镇夫妻工作日与休息日家务活动的时间分配模式。考虑到夫妻间潜在相联的性别角色期待对夫妻家庭分工的影响,采用似不相关模型对回归系数的标准误进行校正。研究发现,对于家务劳动,妻子收入贡献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其本人而增加其丈夫工作日的家务劳动时间。在休息日,丈夫的家务劳动时间随妻子收入贡献的增加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于家人照料,妻子收入贡献会显著增加丈夫照料家人的时间。而其本人的照料时间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均呈现明显的"性别展示"模式:该时间先随妻子收入贡献增加而减少,当超过约60%,其收入贡献的进一步提高反而会增加妻子参与照料的时间。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家人照料 时间分配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本文在对中国婴幼儿死亡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描述了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的历史、区域和民族间的变化,以及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与一些社会、经济、人口和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还讨论了中国偏高的女性婴幼儿死亡水平可能导致的人口及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它们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邹丽娜 姜波
目的:探索中日两国儿童虐待方式等方面的规律,进而了解儿童受虐待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分类学方法,从儿童虐待类型、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关系、影响因素、虐待者的经济状况、受虐者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等方面,对中国124例和日本170例儿童虐待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身体虐待和期待过高是儿童虐待的主要类型;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明显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虐待发生率高;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0~2岁虐待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性虐待率增大。结论: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
关键词:
中日儿童 儿童虐待 虐待原因 虐待类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人权意识的增强,儿童虐待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由于自身认知发展水平低、沟通存在一定问题,加之社会防范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技能欠缺,往往成为受虐待的对象。文章分析了儿童虐待的特点,从躯体伤害和心理伤害两个方面分析了虐待对儿童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虐待给儿童带来的抑郁、自卑、人格障碍等心理影响。同时,立足于社会支持和政策法规层面对国内外儿童虐待的干预和预防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儿童虐待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儿童虐待 躯体虐待 性侵害 预防干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志伟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是哲学家中关于死亡的最深刻并且最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在通常观念中生死殊途,死是发生在人生之外的事情,因而死亡是无法“思考”和“言说”的。然而海德格尔却以生存可能性“打通”了生死,一方面把“去存在”理解为始终朝向可能性而在,另一方面把死亡解释为独具一格的特殊的可能性,于是“向死而在”就意味着“向可能性而在”,亦即向着此在最本己的存在而在。因而此在的生存活动并非实现着某种先在的“本质”或“潜能”,而是将可能性“收回”自身之中,成就着自己也成就着存在。
关键词:
存在 此在 死亡 可能性 向死而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贺 刘爱书 刘天牧 田志鹏
为探讨儿童期虐待对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困难和特质愤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特质愤怒量表和父母体罚行为问卷对52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虐待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儿童期虐待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特质愤怒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情绪调节困难与特质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銮珠 芦梦婷
职场虐待现象(如职场欺负、职场攻击、辱虐管理、顾客欺凌等)一直是管理者与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以往研究大多从实施者和受害者的角度来探讨职场虐待现象。新近研究发现,职场虐待现象不仅会影响实施者与受害者,也会影响第三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第三方在接收到职场虐待事件发生的信息后,会经历怎么样的心理反应,从而做出最终的行为判断呢?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面对职场虐待现象第三方可能出现的行为反应。在工具性动机、关系性动机或道德性动机的驱使下,以及在组织氛围、组织文化、上下级关系、道德观、年龄、人格特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第三方会做出保护行为、沉默行为、煽动行为或虐待行为等不同的反应措施。最后,从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车翰博 刘方 于腾旭
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究受心理虐待儿童的潜在类别,并考察不同类别儿童的内、外化行为问题的特征与差异。采用问卷法对614名8-13岁儿童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儿童可分为低危型,中间型和高危型三类。三类儿童在行为问题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危型内化行为问题水平最高、中间型次之,低危型最低;高危型外化行为问题水平最高,低危型与中间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潜在剖面分析可以区分受心理虐待儿童的潜在类别,为儿童心理虐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茂玲 徐晓叶楠 林丹华
目的:了解小学生经历虐待的特点,并探讨小学生受虐待经历、心理弹性与焦虑三者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采用儿童虐待、心理弹性和焦虑问卷对广西三所城市小学4-6年级的889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小学生在受虐待经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与年级主效应;(2)小学生受虐待经历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小学生受虐待经历各维度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各维度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3)心理弹性在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与焦虑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军辉
劳动力的时间配置结构关系到个人及其家庭的福利,家务时间的配置又受到工作性质与特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因性别差异和城乡背景在效应结构上存在差别。文章利用CHNS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事的工作中平均学历越高,会减轻女性的家务负担,但增加了男性的家务时间配置,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更趋平等;从事的工作中平均收入越高,男性会减少家务时间,但女性却会增加家务时间;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对于城镇劳动力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约束"要强于农村劳动力;收入提高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减少家务时间,但对城镇劳动力的影响不明显。文章强调了工作特征在性别和经济社会背景两个维度下影响家务时间配置的不同机制,对于探索促进性别平等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丽 谢光荣
儿童性虐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对儿童性虐待的流行学调查显示一致的高流行率及某些共同的特点,儿童性虐待由于具有特殊的创伤特征以及虐待形式的多样化而存在认定困难。建立专业的儿童性虐待评估机构是减少受虐儿童反复受到伤害,降低其创伤后障碍风险的有效途径。性科学教育及普法教育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意识的关键,学校是性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责任体系。
关键词:
儿童性虐待 认定 性教育 专业评估体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宝昌,罗伊
本文试图以现有的统计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就我们目前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认识作一个总体归纳,来考察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现象(1)在什么时候发生,(2)在什么地方发生,(3)在什么人群中发生,(4)怎样发生,(5)为什么会发生,以及(6)应怎么来解决。尽管重点是讨论中国大陆的情况,本文也将涉及我国台湾省和韩国的有关情况,因为在这两个人口中也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类似情况。这种比较将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讨论的深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文章以扩展传统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静态研究视角,使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0年上半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男女农村流动人口工作搜寻时间的角度进一步比较农村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劳动力市场过程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持续时间模型,通过研究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找工作所花费时间的影响因素,发现虽然在给定时间内,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找到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比男性要短,但女性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概率要低于男性,而接受低收入工作的概率要大于男性,从而导致"性别区隔"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