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7)
- 2023(9562)
- 2022(7847)
- 2021(7716)
- 2020(6161)
- 2019(14040)
- 2018(13494)
- 2017(24219)
- 2016(14374)
- 2015(16581)
- 2014(16908)
- 2013(15428)
- 2012(14501)
- 2011(12962)
- 2010(14059)
- 2009(12615)
- 2008(11602)
- 2007(10725)
- 2006(9989)
- 2005(9455)
- 学科
- 济(38380)
- 经济(38330)
- 管理(34627)
- 业(31508)
- 中国(28080)
- 融(25935)
- 金融(25935)
- 企(25600)
- 企业(25600)
- 银(24228)
- 银行(24226)
- 行(23595)
- 教育(22289)
- 财(21776)
- 制(15202)
- 理论(15080)
- 教学(14798)
- 农(14574)
- 地方(12435)
- 方法(12249)
- 财政(11717)
- 中国金融(11153)
- 数学(10764)
- 数学方法(10433)
- 业经(10144)
- 政(9942)
- 策(9756)
- 体(9448)
- 学(9429)
- 农业(9379)
- 机构
- 学院(181764)
- 大学(177961)
- 济(66618)
- 经济(64633)
- 研究(62546)
- 管理(57547)
- 中国(50516)
- 理学(47380)
- 理学院(46801)
- 管理学(45799)
- 管理学院(45432)
- 财(41082)
- 京(38576)
- 范(34390)
- 教育(34351)
- 师范(34156)
- 科学(33085)
- 江(32454)
- 中心(31164)
- 所(30085)
- 职业(28665)
- 财经(28640)
- 技术(27504)
- 师范大学(27431)
- 州(26376)
- 研究所(26353)
- 北京(25873)
- 经(25798)
- 银(23294)
- 银行(22542)
- 基金
- 项目(104222)
- 研究(91948)
- 科学(82421)
- 基金(68237)
- 家(55508)
- 国家(54756)
- 社会(52894)
- 教育(52846)
- 社会科(49830)
- 社会科学(49825)
- 科学基金(46970)
- 省(44482)
- 编号(43078)
- 成果(39602)
- 划(37774)
- 课题(34808)
- 基金项目(33520)
- 年(30758)
- 资助(29063)
- 性(26235)
- 自然(25836)
- 规划(25557)
- 项目编号(25542)
- 自然科(25257)
- 自然科学(25253)
- 重点(25245)
- 自然科学基金(24786)
- 部(24559)
- 发(24195)
- 教育部(22544)
- 期刊
- 济(79179)
- 经济(79179)
- 研究(73486)
- 教育(67269)
- 中国(54703)
- 融(36525)
- 金融(36525)
- 财(33235)
- 技术(23375)
- 管理(22655)
- 农(20766)
- 职业(20716)
- 学报(19092)
- 科学(17527)
- 大学(17185)
- 财经(15019)
- 学学(13943)
- 技术教育(13366)
- 职业技术(13366)
- 职业技术教育(13366)
- 经(12942)
- 农业(12891)
- 经济研究(12588)
- 坛(12118)
- 论坛(12118)
- 业经(11924)
- 问题(9431)
- 发(9187)
- 贸(9036)
- 图书(9022)
共检索到314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悦 常玉华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时事政策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的现状,寻找到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手段,将时事政策教育引入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通过研究成果转化成为丰富课堂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时事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忠珍
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的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健康的人。而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目前高职生存在健康人格缺失现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在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传统的"概论"课更侧重于政治规范和社会规范教育,没有把相应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人格素质。所以认真探讨"概论"课中如何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尤为重要。从教材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师自身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对高职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 “概论”课 健康人格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志凯 何玉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院校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式、渗透式和互动式融入思政课,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更充分,帮助学生坚定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思政课 融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东 邓昌大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对构建实践教学育人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思政课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茂昌
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的变革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虽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教学模式、技术平台等方面都有了一定基础,但还存在教学平台供需错位、教学设计不尽合理、教学效果仍需提高、意识形态风险等问题。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抓住人工智能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生动化的优势,应对教育规范性降低、主体性弱化、智能化素养欠缺等挑战,通过构建任务引导交互式智慧教学平台、优化思政课内容供给、提升思政课教师智能化素养和规范人工智能的应用来提高融入的效果。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 思政课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信容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为企业等组织培养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技能或职业服务规范的技术应用型的一线人才,同时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存在着人才"供求关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企业,高职院校需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就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道德观,更好地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鹏 吴之声
中国梦是当前凝聚国人力量、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旗帜,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科实践在每一门学科的发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高职思政课,其中国梦的教育更应该借力于学科实践。要着眼于高职思政课学科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实践、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教师要在课堂情境中融入中国梦内涵,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认同中国梦精神和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实践在高职思政课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梦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 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爱芳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课是贯彻"就业导向"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思政课教师应在思想性、职业性、发展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指导下,使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贯通、与教学方式相渗透、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传峰
将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有三个向度:理论向度、实践向度、校园文化向度,三者共生互动,互相促进。实现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生态融合,增强理论的说服力,现实的感染力,文化的影响力,使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瑞平 陈怀锐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以下简称“五个必由之路”),强调“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志凯 何玉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作为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促进知行有效转化,实现价值观塑造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小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新时代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牢牢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高校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探究如何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鲜明主题、实践要求和当代本质,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关键词:
新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思政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小玲 刘娟 吴松彬
本文从四个方面着手展开研究:一是阐述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及面临问题;二是从教育资源、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智能技术等方面探索影响智能时代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因素;三是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作用、教学模式等方面研究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专业课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四是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利用好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学校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智能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无瑕 连晓茹 齐建宁
雷锋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具有深远的育人价值。新时代,将雷锋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既积极响应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号召,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也契合了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应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系统性和问题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以突出一个关键、采用两个手段、彰显三维目标、讲好四门课程为着力点推进雷锋精神与思政课的耦合,实现精准性、协同性和实效性融入,切实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燕 程静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将这三个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和坚定中华劳动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鼓舞大学生提升劳动素质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需要。应充分认识这三个精神的理论要义、内在关系及其融入高职思政课的逻辑基础,以"四观"设计模块化的理论教学,以"四式"设计结构化的实践教学,构建"一体、两翼、三元"评价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着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
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高职思政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