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8)
2023(2070)
2022(1637)
2021(1586)
2020(1288)
2019(2840)
2018(2660)
2017(5024)
2016(2727)
2015(2882)
2014(2877)
2013(2814)
2012(2530)
2011(2399)
2010(2422)
2009(2591)
2008(2655)
2007(2345)
2006(2066)
2005(1991)
作者
(7534)
(6156)
(6015)
(5926)
(3946)
(2855)
(2792)
(2407)
(2357)
(2138)
(2111)
(2064)
(2007)
(1966)
(1943)
(1841)
(1836)
(1834)
(1817)
(1752)
(1702)
(1520)
(1493)
(1415)
(1410)
(1362)
(1349)
(1337)
(1247)
(1242)
学科
(10392)
经济(10385)
管理(7972)
(7687)
企业(7687)
(7418)
(7210)
理论(4100)
方法(3702)
教育(3385)
(3106)
经济学(2786)
业经(2700)
中国(2653)
(2632)
(2549)
财务(2549)
财务管理(2548)
企业财务(2430)
数学(2154)
数学方法(2110)
教学(1713)
经济理论(1614)
(1563)
图书(1539)
(1536)
(1523)
书馆(1479)
图书馆(1479)
思想(1450)
机构
大学(41651)
学院(39564)
(13828)
管理(13740)
经济(13502)
研究(13191)
理学(11568)
理学院(11383)
管理学(11176)
管理学院(11076)
(8973)
中国(8925)
科学(8208)
(7432)
师范(7372)
(6944)
(6445)
(6320)
师范大学(6105)
研究所(5865)
北京(5783)
财经(5583)
教育(5543)
中心(5475)
(5034)
(4893)
经济学(4759)
(4632)
业大(4593)
(4530)
基金
项目(23557)
研究(18638)
科学(18350)
基金(16466)
(14112)
国家(13954)
科学基金(11778)
社会(11678)
社会科(10872)
社会科学(10870)
教育(9487)
(8995)
编号(8136)
基金项目(8130)
(7733)
成果(7630)
自然(6968)
自然科(6756)
自然科学(6753)
自然科学基金(6648)
资助(6347)
课题(5628)
重点(5517)
项目编号(5444)
(5274)
(5003)
(4924)
(4807)
国家社会(4806)
大学(4779)
期刊
(16720)
经济(16720)
研究(12661)
教育(8988)
中国(8327)
(6945)
学报(6906)
科学(5392)
管理(5275)
大学(4975)
图书(4592)
学学(4234)
(3605)
书馆(3546)
图书馆(3546)
财经(3221)
技术(3128)
(2797)
经济研究(2751)
农业(2445)
业经(2326)
财会(2199)
(2184)
会计(2030)
职业(1965)
情报(1941)
(1937)
金融(1937)
(1924)
论坛(1924)
共检索到61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南海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某种意义上直接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素质教育。迄今为止,新课程改革实施已10年有余,然而大量调查显示新课程改革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贡献依然停留在理念的层面上。原因在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更深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本身的诠释不明所造成的。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有必要从价值学的维度解读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双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大允  李倩茂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对德育的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现代德育观的建立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笔者阐述了“以人为本”现代德育观的理论依据和意义,并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对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体系做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梅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指导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价值。新课程改革从人本的目标发展观、人道的课程实施观、人性的学生认识观、人文的评价功能观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课程改革中落实以人为本,就是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价值、课程开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中人与课程关系的问题,人个体发展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加仁  
文摘公共图书馆读者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内涵主要表现在"人人平等的思想理念、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和保障读者利益的工作机制"等三个方面。作者从图书馆读者服务时间的延续化、服务机制的公益化、服务内容的社会化和服务环境的人性化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嘉良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善于运用群体的智慧管理学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学校管理各项工作中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姿如  杨兆山  
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本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和基石,培养学生丰富的社会属性与鲜活的个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观照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真谛是帮助学生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又能改造社会的人,实现对自身、对上一代的超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宝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阵地,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融合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传统的机械性的特点,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本文通过对人本主义历史文化和以人为本价值的理论辨析,提出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确立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为此,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更新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德文  
以人为本是大学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播、创新和转化的重要基地,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人"而开展。从目的而言,培养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晓云  霍颖瑜  
文章提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服务理念,即通过充分研究读者需求实现优质服务,把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社会作用、教育作用推向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最前面,从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金桥  郭鹏  
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决定企业间的竞争成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拥有了满意的员工,才有可能拥有满意的顾客。本文探讨以人为本的内部营销系统的构建,以此实现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创造出满意的员工,真正实现企业的顾客导向,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朋  
"以人为本"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民族院校,应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在装潢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做好学生真正的导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