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6)
- 2023(8061)
- 2022(6865)
- 2021(6432)
- 2020(5433)
- 2019(12421)
- 2018(12182)
- 2017(23372)
- 2016(12666)
- 2015(14460)
- 2014(14202)
- 2013(14046)
- 2012(13192)
- 2011(11960)
- 2010(12313)
- 2009(11671)
- 2008(11879)
- 2007(11078)
- 2006(9463)
- 2005(8315)
- 学科
- 济(53289)
- 经济(53243)
- 管理(38637)
- 业(38190)
- 企(31774)
- 企业(31774)
- 方法(25549)
- 数学(22359)
- 数学方法(22128)
- 农(15076)
- 中国(14270)
- 财(13595)
- 技术(13510)
- 制(12028)
- 学(11787)
- 贸(11417)
- 贸易(11412)
- 业经(11271)
- 易(11084)
- 地方(10456)
- 技术管理(9724)
- 农业(9665)
- 银(8747)
- 银行(8723)
- 和(8668)
- 理论(8665)
- 行(8321)
- 融(8226)
- 金融(8224)
- 务(8050)
- 机构
- 大学(187643)
- 学院(185892)
- 济(78511)
- 经济(76739)
- 管理(71057)
- 研究(62921)
- 理学(60880)
- 理学院(60202)
- 管理学(59213)
- 管理学院(58838)
- 中国(47282)
- 京(39180)
- 科学(38612)
- 财(35355)
- 农(32493)
- 所(32243)
- 中心(29427)
- 研究所(29304)
- 江(28998)
- 财经(27961)
- 业大(27941)
- 农业(25656)
- 经(25244)
- 经济学(24755)
- 北京(24641)
- 范(24617)
- 师范(24394)
- 州(22722)
- 经济学院(22321)
- 院(22314)
- 基金
- 项目(121504)
- 科学(95104)
- 研究(89164)
- 基金(87055)
- 家(75819)
- 国家(75165)
- 科学基金(63770)
- 社会(56889)
- 社会科(53723)
- 社会科学(53705)
- 省(48278)
- 基金项目(45763)
- 教育(41065)
- 划(40347)
- 自然(39901)
- 自然科(39001)
- 自然科学(38985)
- 自然科学基金(38286)
- 编号(36279)
- 资助(34621)
- 成果(30090)
- 创(27868)
- 重点(27493)
- 部(26858)
- 发(26591)
- 创新(26276)
- 课题(25194)
- 国家社会(23575)
- 科研(23273)
- 教育部(22945)
共检索到276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新自由主义及新帝国主义霸权突破了原有制度框架和传统主权形式的约束,凭借过剩资本的不均衡地理空间分布,以利润为中心拓展资本权力结构,使全球空间呈现出"不平衡地理发展"状态,并且充满了对立和矛盾。面对错综复杂的新自由主义及新帝国主义问题,除已有的诸如基于"个人"主义或"自由社会"之上的"多元化"构想等克服和抵御方案之外,大卫·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与《新帝国主义》书中对认识新自由主义及新帝国主义霸权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大卫·哈维通过构建"资本—帝国主义"解释性框架,为发展中国家摆脱以利润为核心的资本积累体制,建立以人的幸福为出发点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同时还认为在当前人类发展的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当前我们进行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供给学派的供给侧改革,我们的改革是要调结构的,用创新的产品去应对国际经济大潮的冲击,如果指望有关部门采取减税降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是调结构和创新,将只会浪费政策的努力,陷入经济困局而不拔。以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更加强调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与奴役的自由,并为新帝国主义对国家主权的削弱和对其他国家经济资源的自由掠夺和控制提供理论根据,从而成为了新帝国主义的政策主张和霸权工具。另外,哈耶克在《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中所攻击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德国和奥地利曾经流行的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和第二国际那些修正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从而也只是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而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无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当前我们进行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供给学派的供给侧改革,我们的改革是要调结构的,用创新的产品去应对国际经济大潮的冲击,如果指望有关部门采取减税降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是调结构和创新,将只会浪费政策的努力,陷入经济困局而不拔。以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更加强调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与奴役的自由,并为新帝国主义对国家主权的削弱和对其他国家经济资源的自由掠夺和控制提供理论根据,从而成为了新帝国主义的政策主张和霸权工具。另外,哈耶克在《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中所攻击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德国和奥地利曾经流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杨戈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如家庭经济学、人力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他们给“经济学帝国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学是对包括诸如消费者选择、企业理论、(直接的)市场、宏观经济行为等古典问题范围的扩展。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和渗透,经济学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而且经济学领域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长安 丁晓钦
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兴起,经济金融化现象出现,随着后来冷战结束,西方金融资本在全球过度扩张,攫取巨额利益,导致了各种问题。200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再次爆发了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后,由于金融寡头的统治根基没有受到实质影响,维护其利益的新自由主义依然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金融化基础上又呈现出金融政治化、精英分裂化、民主空壳化、军事扩散化等新特征。文章认为,当前西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动向,其实质是新自由主义应对新变局而采取的策略,反映了资本主义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困境。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资本主义 新特征 新自由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洁
新自由主义以社会进步的名义粉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物质不平等,市场社会主义者对这一荒谬的平等观给予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其背后的阶级本质,并指出悬殊的贫富差距不仅是对平等的威胁,更成为自由的桎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而贫穷和失业作为资本逻辑的副产品,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难以根除。基于此,市场社会主义所建构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不仅追求机会平等,也极力纠正物质不平等。然而,由于缺乏可行的实现路径,市场社会主义的这一平等蓝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理论乌托邦。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新自由主义 平等 批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流派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其本质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作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将新自由主义范式化、政治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华盛顿共识”不能等同;对于前者应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对于后者须坚决批判、抵制,谨慎落入“一体化”陷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纳森·奥斯特里 普拉卡什·洛嘉尼 达维德.富尔切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热潮,主张通过消除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竞争,通过私有化、限制政府实施赤字能力以减少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显著增加了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提高了国企效率,减少了政府赤字。但其强调的消除资本跨境流动限制,加强财政紧缩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抑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应适度实施资本管制,特别是限制短期债务流动以防范金融风险;财政稳健的国家,即使其债务GDP比率很高,但由于缩减债务的益处较小,而紧缩政策会削弱需求、恶化失业,仍建议其承受较高的负债以促进增长。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资本管制 财政整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方 曹得宝
生态帝国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霸道蛮横,在政策议题、理论话语等层面构建起的霸权性或排斥性的话语体系、制度设计与主导力量。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对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成根源和剥削逻辑等方面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当下,生态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着国际“碳政治”,“中国环境威胁论”则是其遏制中国的战略新变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消解生态帝国主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重塑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实现了对生态帝国主义的超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方 曹得宝
生态帝国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霸道蛮横,在政策议题、理论话语等层面构建起的霸权性或排斥性的话语体系、制度设计与主导力量。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对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成根源和剥削逻辑等方面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当下,生态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着国际“碳政治”,“中国环境威胁论”则是其遏制中国的战略新变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消解生态帝国主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重塑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实现了对生态帝国主义的超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极力推崇自由市场机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构建了逻辑化的市场来为市场出清辩护,奥地利学派则将自由市场与企业家才能发挥结合在一起,而这成为当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然而,奥地利学派的分析逻辑却存在严重局限:(1)在市场主体的"异质"内涵的设定上,仅仅关注自然性差异,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差异;(2)在市场主体的行为逻辑的理解上,将自然性差异嵌入在理性分析框架中,从而忽视了社会性差异带来的权力因素对理性的侵蚀;(3)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认知上,主要从警觉性而非创造性来定义企业家精神,进而理想化了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和企业家的逐利行为;(4)在社会大众的能力认知上,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从而忽视了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往往会被错误的信息以及强烈的诱惑所误导;(5)最终,在分析思维和范式上,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根基于科学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却又陷入了根植于神秘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海祥 吴东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公共领域民营化改革已成为席卷全球的且无法抗拒的浪潮。尽管拉美等国被动的民营化实践证明:缺乏普适性的西式"休克疗法"并不能使公共事业改革走向"善治",然而随着皮埃尔.布迪厄的去世和乔姆斯基的"投降","对新自由主义的思考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新自由主义"蔓延的野火之中,欧美民营化的"典范"被无限制复制,甚至在中国,民营化也渐趋成为一种主流思想,反思的声音越来越微不足道,但布迪厄们的批判却警告我们:在对新自由主义民营化的"普世价值"——公民社会、自由市场、民主等主张顶礼膜拜时,更应该反思"普世价值"的普适性,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之于中国发展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洪
一、新帝国:战国逻辑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冷战时的力量格局应被描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均衡。按照基辛格的理论,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会进行核报复,所以不轻易发动核攻击;又因为任何常规战争都可能升级为核战争,所以双方尽量避免冲突(基辛格,1972)。美苏两国甚至自觉地利用核恐怖互相制衡。1972年,它们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其用意就是将双方暴露在对方导弹攻击的威胁之下,反而促使双方谨慎从事,进而减少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事实证明,核恐怖均衡是起作用的。自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近50年间,除了一些局部战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的;尤其是,美苏之间没有打过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竟辉
批判新自由主义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当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必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对新自由主义釜底抽薪式地批判,就必须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而要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就必须对其理论基础、阶级立场、政治图谋和实践危害进行全方位解读。这既是当前批判新自由主义所要掌控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两个巩固"所要把握的实践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邓久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进一步从经济中"脱嵌",最终使得"经济"成功脱嵌于"社会"。在经济"脱嵌"中,市场"脱嵌"非常关键。文章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角度重新梳理市场的本源,认为市场脱嵌是一项严密的计划和系统工程,自由市场是一种伪善和乌托邦。同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完全收缩于市场,使得市场脱嵌于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反过来也会有害于市场本身。经济"嵌入"社会的前提是市场"嵌入"经济,而市场"嵌入"首先需要的是经济理论回归本源。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经济 市场 脱嵌 嵌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