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9)
2023(3291)
2022(2693)
2021(2182)
2019(3887)
2018(3775)
2017(7346)
2016(3600)
2015(4110)
2014(4233)
2013(4372)
2012(4421)
2011(4347)
2010(4594)
2009(4451)
2008(4069)
2007(3760)
2006(3728)
2005(3553)
2004(3221)
作者
(11843)
(10103)
(10057)
(9754)
(6568)
(4642)
(4517)
(3868)
(3836)
(3739)
(3554)
(3414)
(3301)
(3177)
(3146)
(3109)
(2975)
(2859)
(2857)
(2751)
(2444)
(2421)
(2408)
(2396)
(2362)
(2319)
(2064)
(2049)
(1976)
(1950)
学科
(45851)
经济(45831)
地方(13838)
地方经济(11334)
方法(10553)
管理(10219)
数学(9529)
数学方法(9513)
中国(7372)
(6805)
业经(6606)
(6375)
经济学(5966)
环境(5011)
(4775)
企业(4775)
(4693)
(4417)
产业(4397)
(4336)
金融(4336)
(4170)
(4157)
资源(3946)
(3909)
总论(3907)
信息(3710)
(3542)
及其(3516)
农业(3480)
机构
学院(66001)
大学(65968)
(42377)
经济(41774)
研究(27592)
管理(22459)
中国(20375)
理学(18651)
理学院(18426)
管理学(18246)
管理学院(18112)
(16572)
经济学(15030)
(13874)
科学(13627)
(13192)
经济学院(13130)
财经(13110)
研究所(12295)
(11747)
中心(11200)
(10108)
财经大学(9465)
(9346)
社会(8954)
经济研究(8899)
科学院(8831)
北京(8701)
(7917)
师范(7888)
基金
项目(36543)
科学(29139)
研究(27586)
基金(27239)
(22864)
国家(22708)
社会(20717)
社会科(19753)
社会科学(19748)
科学基金(19428)
基金项目(13683)
(13557)
教育(11454)
资助(11411)
(11046)
经济(10963)
(10642)
自然(10036)
(9775)
自然科(9771)
自然科学(9769)
编号(9660)
自然科学基金(9586)
国家社会(9335)
发展(8742)
(8640)
重点(8317)
(8235)
成果(8024)
社科(7530)
期刊
(56383)
经济(56383)
研究(26432)
(12154)
中国(11815)
经济研究(10462)
管理(10401)
财经(7973)
科学(7428)
(7106)
问题(7009)
(6988)
金融(6988)
学报(6867)
(6615)
技术(6443)
业经(6278)
技术经济(5705)
大学(5654)
学学(5561)
世界(5104)
统计(4980)
(4922)
经济问题(4613)
经济学(4594)
国际(4459)
农业(4241)
经济管理(4167)
改革(4122)
(4122)
共检索到112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一舟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新技术创新的浪潮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新经济只是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决不能同知识经济相提并论。新经济没有改变经济规律。新经济的实质是收益递增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志敏  
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增长20多年,但是经济繁荣浮华背后隐藏的客观事实:就业率停滞不前,不少行业持续不景气,通货膨胀与紧缩交替上演等现象,让我们不能不对现有经济模式产生担心。如何看待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的应用?如何对中国经济增长做系统的解构?如何看待我国的投资冲动并在中国这个特定经济体中应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本文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尝试作恰当的修正,以期解释我国特有的经济增长态势。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健民  李万  
面对全球创新热潮,可以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源泉动力在于创新。创新的内涵架构可以被描述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三大板块。因此,需要实施知识创新,丰富科技源泉;需要强化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需要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创新大环境。思索全面世纪竞争,可以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立基根本在于不断提升公众科技素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并重视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应普遍掌握科学思想并全面提倡科学方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更应关注科技伦理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朱芳芳  李凌霄  
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对新经济的统计数据差别之大,源于其对新经济的内涵界定及其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全面探讨新经济的体系构建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新经济的"新"主要体现在七方面:新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不仅是生活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新的增长动能,包括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低位资源转向高位资源、从实体资源转向虚拟资源、从实体空间转向虚拟空间;新的经济形态,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新的运行方式,包括速度经济、网络经济、精准经济、长尾经济、协同经济;新的分配制度,包括时间分配革命、收益分配革命、财富分配革命;新的发展阶段,从注重生产、生态发展转向注重生活、生命发展,全面实现"以人为本";新的统计体系,基于新经济的内涵界定,亟待建立一套全新的统计体系。同时提出,新经济具有包容性,应把新经济和旧经济统一起来,促使旧经济全面转向新经济;新经济具有时代性,今天的新经济可能成为明天的旧经济,必须与时俱进,打造时代经济;新经济具有相对性,发展新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旧经济,当前正确的思路是"新要成旧也就"。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尹举  
新经济是近二三十年来 ,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创新思想与资本的高度结合 ,结合后的创新思想有资本化的趋势及资本有社会化的趋向 ,企业内的组织关系逐渐转化为经济关系并市场化 ,财富形态多元化并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培育新经济必须要有明确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有正确的科技产业政策和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一、在结构、组织、体制、 运行上具有特点的经济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五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先平  
本文论述了新经济的特点:知识是最基本的要素,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向,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新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异同;指出新经济没有改变经济规律;新经济的实质是收益递增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文生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新经济的起点》。我一开始还是讲讲怎么从今天的新供给来理解中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所谓新供给和新供给经济学,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什么是旧的经济学,它的问题,它的成效。我们都知道,所谓供给经济学,2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江会  
本文从美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因素等四个方面 ,详述了“旧经济学家”对“新经济”及“新经济论”的质疑。它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 :“新经济论”尚缺乏充分的经验验证和理论支持 ,传统的经济规律依然有效 ,欢呼“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还为时过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仕国  
关于新经济的争论 ,在根本上表现为对新经济概念之内涵与外延界定以及统计依据的差异上。新经济之“新”为其精确测度带来了挑战。在对国际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力图在新经济测度方面尝试进一步的研究 ,并导出了一些迥异于一般直觉的结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鲍志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邱晖  杜忠连  
较之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史学在对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福格尔创造性地使用反事实计量法来研究历史事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使新古典经济学获得了纵向的维度,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则带来了动态的制度演化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康  胡承统  
新经济还处在雏形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甚至是假设性的。但是新经济的实际生长过程已经表明,从根本上说,新经济的生长基础是各种性质和各种形式的创新,并且新经济是现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来说,在现有条件下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是通过创新形成适合新经济生长的制度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