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6)
- 2023(7920)
- 2022(6484)
- 2021(6078)
- 2020(4974)
- 2019(11170)
- 2018(10938)
- 2017(19350)
- 2016(10316)
- 2015(11938)
- 2014(11788)
- 2013(11874)
- 2012(11680)
- 2011(11166)
- 2010(11318)
- 2009(10673)
- 2008(10411)
- 2007(9225)
- 2006(8788)
- 2005(8430)
- 学科
- 济(70277)
- 经济(70219)
- 管理(26230)
- 方法(21961)
- 业(20961)
- 数学(19826)
- 数学方法(19722)
- 中国(19604)
- 地方(16873)
- 企(15470)
- 企业(15470)
- 学(13738)
- 农(12703)
- 地方经济(12455)
- 贸(11893)
- 贸易(11881)
- 易(11556)
- 业经(11526)
- 制(10981)
- 财(10000)
- 银(9612)
- 银行(9603)
- 融(9532)
- 金融(9532)
- 行(9424)
- 环境(9207)
- 发(8514)
- 农业(8299)
- 体(8292)
- 关系(7973)
- 机构
- 大学(165022)
- 学院(160198)
- 济(85573)
- 经济(84265)
- 研究(65904)
- 管理(55596)
- 中国(52111)
- 理学(46008)
- 理学院(45434)
- 管理学(44955)
- 管理学院(44626)
- 财(37381)
- 京(35601)
- 科学(34435)
- 所(32959)
- 经济学(29565)
- 研究所(29542)
- 财经(29297)
- 中心(28601)
- 经(26723)
- 经济学院(26339)
- 江(24387)
- 北京(23723)
- 院(22847)
- 范(22156)
- 师范(22022)
- 农(21801)
- 财经大学(21620)
- 科学院(20092)
- 社会(18873)
- 基金
- 项目(95862)
- 科学(76442)
- 研究(73069)
- 基金(72343)
- 家(62447)
- 国家(61992)
- 科学基金(52192)
- 社会(51132)
- 社会科(48627)
- 社会科学(48620)
- 基金项目(35975)
- 教育(32992)
- 省(32895)
- 资助(30613)
- 自然(29241)
- 自然科(28558)
- 自然科学(28549)
- 划(28513)
- 自然科学基金(28070)
- 编号(26922)
- 成果(23976)
- 部(23380)
- 国家社会(23213)
- 中国(22746)
- 发(22472)
- 重点(22100)
- 教育部(20732)
- 课题(19830)
- 发展(19425)
- 人文(19363)
共检索到269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邱海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和判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也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我们备受鼓舞,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学者,一方面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还要认真研究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做出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 ,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 ,围绕“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学发展”这一主题 ,撰写了一组文章 ,以作纪念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丁任重
2015年1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总书记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的实践,解释新特点、新规律,提炼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性的学说,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怎么理解这个"新境界"?理论界还没讨论出来,一个月以后,在2015年12月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对构建中国经济学几个问题的思考●朱成全在中国经济学如何构建问题上,目前人们的争议仍是较大的,其主要观点有:(1)“修补论”。主张在坚持现有的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及其方法,以达到对现有体系的修补和完善的目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通
经济学目前在中国处于困境中,要使经济学能成为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理论,必须进行经济学理论创新。创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在思路上有新突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上有新发展、传统观念上有根本的转变,同时需具备相应的人才条件。
关键词:
理论创新 中国经济学 创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申有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展开了“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大讨论,现在,这场讨论正在向纵深发展。现就重建“中国经济学”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关于“中国经济学”的概念界定长期以来,经济学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外来科学,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合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构想,以及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提出来之后,确立新的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学核心伦理,就成为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而科学、客观地认识与经济科学伦理相关的种种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又是确立新时期中国经济科学伦理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经济学伦理 和谐社会 经济现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经济学该向何处去——关于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卫兴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教材,确实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需要提高其研究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在目前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涌进、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各种经济学思潮与流派纷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皇甫晓涛
在对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经济学文明互鉴与后殖民经济国际分工三大定律等学科话语理论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千载以来"一带一路""中华六艺"主体共生禀赋与"丝路六通"主体共生优势新时代经济创新发展历史、逻辑原理、理论,提出中国特色新主体经济、新共生经济、新制度经济、新知识经济、新动能经济等新时代经济学学科话语共生优势理论框架、理论体系;揭示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40年的经济原理、创新原理、自主原理、主体原理、共生原理、自组织原理与跨越发展原理、科学发展原理,完成"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新主体经济学全球话语体系建构及其新时代经济相关学术、理论话语体系建构,并以之破解全球后殖民经济话语体系的发展难题与新结构经济比较优势的理论困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功能,更要强调其建构功能,更多着墨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语境表述。西方经济学主要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政治经济学则是解决资源配置的关系问题,这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的理论框架主要是揭示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新时代中国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经济关系是资源占有的公有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娇 陈明
世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凸显了流通在促进国内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战略意义,对我国流通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利用CiteSpace5.8.R3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基于中国知网CSSCI期刊数据库,研究1998-2021年我国流通经济学研究成果和特征。研究发现: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开大学;近十年高频关键词是农产品、流通效率、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粮食安全、数字货币等;新时期呈现“农产品流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流通经济研究重点主题,尤其是粮食安全”“基于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践加快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理论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区块链’‘大数据’等成为流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流通领域从商品流通转向了资本流通再到数据流通”四大特征。最后,针对学科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通经济 学科发展 新时代特征 文献计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善梅
文章通过对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历程的回顾,总结了经济学国际化的基本内容,并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经济学教育 国际化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崇正
中国经济学应该是伦理的经济学,经济学家们历来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研究、评价、探讨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经济运行以及资源如何配置。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伦理的经济学,这既是对斯密经济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学应该是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王子”的政治经济学,其社会性、历史性、理论性、时间性、方法论和思想性都浑然一体,在这里,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经济政策甚至行政学都有其内在的关联,它正是这些特征的统一。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对中国经济学的现在和历史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学家和学者树立正确的学风和正确的方法论,无疑意义是...
关键词:
斯密经济学说 中国经济学 未来发展思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朝栋
理论经济学可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都找不到现成答案。中国经济学应在经济学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扎根于本土,深入系统地研究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分析,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运动的规律。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