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8)
- 2023(12768)
- 2022(10232)
- 2021(9541)
- 2020(7650)
- 2019(17094)
- 2018(17070)
- 2017(30956)
- 2016(16905)
- 2015(19546)
- 2014(19759)
- 2013(19029)
- 2012(18090)
- 2011(16735)
- 2010(16881)
- 2009(15662)
- 2008(15249)
- 2007(14131)
- 2006(13033)
- 2005(11893)
- 学科
- 济(91744)
- 经济(91577)
- 管理(43271)
- 业(35943)
- 方法(29049)
- 中国(28977)
- 企(28079)
- 企业(28079)
- 数学(23425)
- 数学方法(23277)
- 农(22975)
- 地方(22742)
- 业经(20900)
- 学(18132)
- 制(16415)
- 财(15761)
- 农业(14851)
- 贸(14165)
- 贸易(14153)
- 理论(13961)
- 易(13714)
- 地方经济(13706)
- 和(13655)
- 发(13287)
- 体(13234)
- 融(13143)
- 金融(13136)
- 银(13134)
- 银行(13109)
- 行(12763)
- 机构
- 大学(250553)
- 学院(248281)
- 济(114387)
- 经济(112188)
- 研究(97691)
- 管理(85098)
- 中国(74494)
- 理学(70907)
- 理学院(70001)
- 管理学(68784)
- 管理学院(68313)
- 科学(55488)
- 京(55260)
- 财(52046)
- 所(49516)
- 研究所(44571)
- 中心(42281)
- 农(40716)
- 财经(40146)
- 江(39070)
- 经济学(37603)
- 经(36450)
- 北京(35908)
- 范(35381)
- 师范(35052)
- 院(34966)
- 经济学院(33496)
- 业大(32646)
- 农业(31435)
- 州(30365)
- 基金
- 项目(155682)
- 科学(122463)
- 研究(118650)
- 基金(112313)
- 家(97979)
- 国家(97164)
- 科学基金(81536)
- 社会(79080)
- 社会科(73968)
- 社会科学(73947)
- 省(58809)
- 基金项目(57514)
- 教育(54495)
- 划(49783)
- 自然(47342)
- 编号(47173)
- 自然科(46230)
- 自然科学(46213)
- 资助(45688)
- 自然科学基金(45407)
- 成果(40645)
- 重点(36044)
- 发(35798)
- 部(35493)
- 课题(35083)
- 国家社会(33835)
- 中国(31402)
- 创(31151)
- 教育部(30732)
- 性(30264)
- 期刊
- 济(141042)
- 经济(141042)
- 研究(85864)
- 中国(60999)
- 农(39809)
- 财(39257)
- 学报(39059)
- 科学(36076)
- 管理(34913)
- 教育(34774)
- 大学(30393)
- 学学(27967)
- 农业(26862)
- 融(25194)
- 金融(25194)
- 经济研究(23855)
- 技术(22829)
- 财经(22079)
- 业经(20157)
- 经(19424)
- 问题(18646)
- 贸(15921)
- 世界(15524)
- 国际(14496)
- 业(14365)
- 图书(13409)
- 技术经济(13008)
- 统计(11894)
- 坛(11844)
- 论坛(11844)
共检索到409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俊山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自主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经济建设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经济建设方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中心、建立在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基础之上、以质量第一为评价标准,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消费方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绍红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在治理方面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中国政治制度为基础建立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具有强大的治理能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桂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学习和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时,对于什么是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展开了讨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标题下,习近平总书记一共讲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属于现代化经济体系里的内容,还是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手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炜杰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西方世界正在衰落,而中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立足于基本国情和经济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正当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三大理论来源,即以价值取向为主要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工具取向为主要方面的西方经济学和以实践取向为主要方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作为理论突破点,有效回答"中国奇迹"之谜,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建
经过40年的奋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站在历史的高位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新发展理念、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科学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分别更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2023年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加快凝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共识合力,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认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毅
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题之一。目前中国进入社会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获得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特点、分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并以之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进一步工作,找到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发展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发展动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文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开启了超越中国千年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的历史转轨。邓小平从中国8亿农民的实际国情出发,尊重基层探索,尊重农民首创,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明确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路径,包括实施先富起来的"大政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主线与历史逻辑。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业大国 中国特色 现代化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祝建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重视总结和提炼经济规律,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和2017年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探索取得关键性突破。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给予学理化阐释与逻辑一贯的解读,并进一步提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就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的长期实践,从学术史与政策史视角进行归结与评述,提炼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两大阶段性演进范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由三大基本经济规律,即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规律和三大一般经济规律,即统筹与协调规律、价值规律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规律所组成的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王祖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它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综合基础,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在经济理论上独树一帜,具有雄伟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总纲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暴力 方凤玲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科学完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博大精深、系统完整,该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该文分为上下两篇,下篇重点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经济体制理论、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盖凯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凤玲 白暴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科学完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博大精深、系统完整,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客观基础、逻辑起点、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布局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