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3)
2023(7978)
2022(6369)
2021(6108)
2020(4705)
2019(10398)
2018(10364)
2017(18532)
2016(10401)
2015(11462)
2014(11296)
2013(10989)
2012(10393)
2011(9394)
2010(9887)
2009(9147)
2008(9012)
2007(8399)
2006(7755)
2005(7254)
作者
(27771)
(24037)
(23244)
(22450)
(14626)
(11378)
(10559)
(9093)
(8987)
(8636)
(8077)
(7944)
(7442)
(7430)
(7274)
(7239)
(7063)
(6950)
(6626)
(6551)
(6082)
(5862)
(5809)
(5737)
(5660)
(5518)
(5490)
(5171)
(4862)
(4844)
学科
(48604)
(42184)
经济(42138)
农业(32473)
(31414)
管理(20902)
业经(16511)
中国(13946)
农业经济(12403)
地方(12009)
(10795)
(10784)
企业(10784)
(10598)
(9493)
农村(9474)
发展(9008)
(8989)
方法(8709)
建设(8350)
教育(8111)
土地(8001)
(7719)
(7656)
(7457)
银行(7456)
及其(7386)
数学(7242)
(7239)
(7227)
机构
学院(139472)
大学(131765)
(55485)
经济(54060)
管理(49322)
研究(49241)
(44500)
中国(41030)
理学(40916)
理学院(40507)
管理学(39791)
管理学院(39544)
农业(33155)
(28488)
科学(28262)
业大(26677)
中心(25542)
(25516)
(24791)
(23982)
(21347)
师范(21191)
研究所(21098)
农业大学(20174)
(20101)
(19720)
财经(17841)
北京(17812)
(17214)
(16952)
基金
项目(86756)
研究(72647)
科学(67128)
基金(58285)
(49502)
国家(48810)
社会(44311)
科学基金(41222)
社会科(41165)
社会科学(41158)
(37329)
编号(34129)
教育(33370)
基金项目(30699)
(28972)
成果(28120)
(27056)
课题(23796)
自然(22959)
自然科(22319)
自然科学(22317)
资助(21983)
自然科学基金(21892)
(20924)
(20628)
重点(19413)
(19290)
(19020)
(18104)
(17811)
期刊
(78428)
经济(78428)
(52951)
研究(44159)
中国(41087)
农业(35884)
教育(25816)
学报(20436)
业经(20273)
科学(19288)
(19190)
金融(19190)
大学(17377)
(17324)
(15976)
学学(15849)
管理(14886)
农业经济(14655)
技术(14623)
农村(14287)
(14287)
问题(11318)
(10127)
图书(9514)
农村经济(9373)
世界(9197)
社会(8993)
经济问题(8892)
经济研究(8883)
职业(8851)
共检索到237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云  
近几年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陆续显露出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导致新农村的景观规划和建设存在不足。在新农村建设开展前期的今天,对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进行研究和探讨,显得颇有意义。着重从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方面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寿荣  
本文总结了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城市工业扩散、特色产业开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种支撑模式。提出了城乡产业转移不能转移工业污染;特色产业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自主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业产业化要注意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并且不能违背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的观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益康  黄冲平  
本文认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抓好学习宣传、规划部署、调查研究、建设载体、机制创新、组织保障等“六步规程”。结合浙江的实践,讨论了新农村建设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建设新城镇、培育新农民等10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华明  江惠云  
认为研究生教育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分析研究生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一些成功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牮  
农业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农业景观化协调了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土地的有效利用和优化布局,为人们提供极具观赏价值的生态农业景观,为新农村建设带来长期效益。农业景观化与农业旅游观光相区别,更加注重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农业景观的美学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持,还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昌盛  
加大农村金融支持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广东湛江地区为例,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服务面临多方面困境,如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多层次金融需求及支农服务不足等。最后,本文分析了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芬  
景观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景观规划既要考虑到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又要参考国际上有关国家和地区农村建设先进经验,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跨学科的视野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价值取向、指标体系、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等问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初步的理论探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邓军海  
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沦为"景观秀",除"政绩冲动"的因素之外,大众审美口味和审美习惯,以及哲学学人、美学学人的"外在者"的理论立场,也难辞其咎。环境美学的理论启迪意义就在于,农村之美,并非景观之美,而是家园之美,是"高贵的村子"之美。新农村建设,并非建设美丽风景线,而是要建设美丽家园,是要建设农人的栖居之地,建设人的情感寓所,建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关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起东  吕杏平  
为认真落实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民创业发展,浙江嵊州市开展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综合试点,推出了"创业乐"、"安贷保"系列金融新产品和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在增加信贷担保方式、放宽贷款条件、优惠利率和保费、简化办贷手续和防范信贷风险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为微型企业的再次创业、农户的初次创业以及低收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振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布局、稳步推进。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解决了农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了村容村貌,发展了生产,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一项支农惠农的好政策。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趋深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隐患,需要加以总结和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采薇  
乡村景观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对乡村各种景观,特别是对乡村民居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公共设施景观等进行改造、优化、开发的活动。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强化景观设计理念、廊道与斑块协调建设等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品味较高、底蕴深厚、乡土气息浓郁、综合效益显著。按照外延性和内涵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专家打分、决策优选、RELEASE评价法等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合理布置景观形象、保持乡土特色、优化经营管理等措施;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指出应重点注意创新开发方式、加强农民资源保护意识培养等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益莉  江强  
[目的]目前我国正多方位、多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容村貌改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基于乡村振兴角度提出具有乡村特色的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规范及技术指导对于乡村振兴十分必要。[方法]文章从乡村振兴角度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园林景观规划的意义,并在深刻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新农村环境建设现状及园林景观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路径。[结果]目前,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政策引导性加强、建设目标数字化,新农村环境建设正处于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依旧存在乡村特征缺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结论]尊重原有村庄肌理、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进行乡村聚落规划;保护乡村资源的同时,实现农业景观及自然景观同休闲、观光等产业相结合,打造乡村"多元经济发展体"是基于乡村振兴的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芳  
人类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是我们的居住空间。居住空间模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产水平、物质与精神文明、文化渊源等诸多方面。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人类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相互依存。农村居住环境作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之后聚集形成的生活空间,是人类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户居住空间作为农村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建构,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对外部空间的感知与认识。文章着重从适应现代发展要求出发,在总结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素与原则,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