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6)
- 2023(10879)
- 2022(9172)
- 2021(8480)
- 2020(6700)
- 2019(15382)
- 2018(15100)
- 2017(27404)
- 2016(14426)
- 2015(16582)
- 2014(16580)
- 2013(16703)
- 2012(16441)
- 2011(15591)
- 2010(15586)
- 2009(14625)
- 2008(14295)
- 2007(12414)
- 2006(11628)
- 2005(11150)
- 学科
- 济(88999)
- 经济(88929)
- 管理(34972)
- 业(32853)
- 中国(28303)
- 方法(27273)
- 地方(24829)
- 数学(24169)
- 数学方法(24055)
- 企(23387)
- 企业(23387)
- 农(19620)
- 学(16931)
- 业经(16821)
- 贸(16189)
- 贸易(16173)
- 地方经济(15667)
- 易(15621)
- 融(14001)
- 金融(14001)
- 农业(13442)
- 发(13394)
- 银(13364)
- 银行(13350)
- 行(13166)
- 制(13161)
- 财(12777)
- 环境(12466)
- 和(10651)
- 发展(9981)
- 机构
- 大学(221737)
- 学院(218904)
- 济(109446)
- 经济(107658)
- 研究(91584)
- 管理(76439)
- 中国(71306)
- 理学(63584)
- 理学院(62718)
- 管理学(61898)
- 管理学院(61457)
- 科学(50551)
- 京(49284)
- 财(47216)
- 所(47014)
- 研究所(42153)
- 中心(39200)
- 财经(36537)
- 经济学(36063)
- 农(33595)
- 经(33355)
- 北京(33035)
- 江(32763)
- 院(32268)
- 经济学院(32181)
- 范(31872)
- 师范(31626)
- 科学院(27990)
- 财经大学(26957)
- 州(26236)
- 基金
- 项目(134313)
- 科学(106685)
- 研究(101387)
- 基金(98760)
- 家(85756)
- 国家(85064)
- 科学基金(71513)
- 社会(68489)
- 社会科(65075)
- 社会科学(65066)
- 基金项目(50233)
- 省(49008)
- 教育(45205)
- 划(42205)
- 自然(41585)
- 资助(41156)
- 自然科(40563)
- 自然科学(40553)
- 自然科学基金(39861)
- 编号(38594)
- 发(35967)
- 成果(32872)
- 部(31290)
- 重点(31142)
- 发展(30088)
- 国家社会(29962)
- 展(29625)
- 中国(28773)
- 课题(28447)
- 教育部(27225)
- 期刊
- 济(134211)
- 经济(134211)
- 研究(80509)
- 中国(52366)
- 财(33738)
- 农(32397)
- 管理(31833)
- 学报(31140)
- 科学(31121)
- 融(25781)
- 金融(25781)
- 教育(25236)
- 大学(24090)
- 经济研究(23439)
- 农业(22710)
- 学学(22102)
- 财经(19745)
- 技术(19063)
- 业经(19036)
- 问题(17444)
- 经(17351)
- 贸(16616)
- 世界(15956)
- 国际(15838)
- 业(13027)
- 技术经济(12556)
- 统计(11258)
- 经济问题(10897)
- 图书(10853)
- 经济管理(10178)
共检索到371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新中国经济学理论的60年与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60年的实践是相互共生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来,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由此中国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立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概括了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经验,分析了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问题,说明了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总结了中国在经济发展理论方面的重要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有争议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从1949—1978年的近30年中,中国经济学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深入研究,并运用其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学教育呈现出由政治经济学教育一枝独秀到多元发展的轨迹,西方经济理论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内容逐步多元化,形成了经济学的学科繁荣和各种教学流派的争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完善市场经济、解决突出矛盾。围绕这些问题经济学教育需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强调本土化。处理好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强调融合。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强调定量分析。处理好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关系,强调综合化。
关键词:
新中国 经济学 经济学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晋川 叶建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始终围绕国家现代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改革与完善等重大议题进行研究,经历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确立及向现代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过程。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国际经济学术接轨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当前,中国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有益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在全球经济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朝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研究范式 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高尚全 张卓元 马建堂 蔡昉 林毅夫 黄群慧 田国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厉以宁 辜胜阻 高培勇 刘世锦 刘伟 洪银兴 樊纲 洪永淼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朱志军 许志敏
一个负责任的中国虽然她今天仍然走在崛起的路上虽然她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依旧算不上强大但是她的脚步坚定而踏实她的目标明确而切实她的前途光明而远大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期待未来会更加繁荣和富强的那个中国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改革》从2009年第2期开始刊出,至2009年第7期刊登完毕,敬请留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学研究范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与高度集权计划体制相适应,流行的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与市场机制的引入,东欧经济学研究范式在我国产生广泛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随着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而在我国逐步流行。"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的本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难以回答我们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因此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第二,以全方位开放的学术态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三,倡导直面现实的研究方法;第四,推进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第五,充分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璐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从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已经60年,其60年的学术生涯也恰好见证了新中国经济学60年之理论建设的艰辛求索与蓬勃发展。其间,谷书堂教授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奉行理论研究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治学原则,并积极主张汲取西方经济理论中科学实用的理论与方法。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诸多领域,如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分配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都有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和丰硕的理论建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海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新中国经济60年之所以高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党、国家和亿万人民正确地认识并运用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关键词:
新中国经济 经济规律 生产资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路兴隆
东北经济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东北经济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则出现了增长相对滞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现象。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高度契合;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在一个阶段的契合会产生路径依赖;要实现东北振兴必须关注人口流动的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消解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解放思想是东北地区破解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抓手。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东北经济 人口流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振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战略、21世纪初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当前区域协调发展四个阶段,走出了一条区域发展的中国之路。本文以史实资料为依据,梳理新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格局、区域战略及政策的变迁过程,总结区域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中国70年 区域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