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9)
2023(6795)
2022(5577)
2021(5191)
2020(4452)
2019(9810)
2018(9745)
2017(17887)
2016(9952)
2015(11302)
2014(10604)
2013(10489)
2012(9650)
2011(8364)
2010(8675)
2009(8211)
2008(8540)
2007(7828)
2006(7097)
2005(6419)
作者
(27913)
(23660)
(22968)
(21970)
(14897)
(11178)
(10447)
(9155)
(8757)
(8285)
(8217)
(8011)
(7798)
(7562)
(7173)
(7015)
(6849)
(6808)
(6799)
(6627)
(5927)
(5846)
(5454)
(5313)
(5301)
(5255)
(5172)
(5139)
(4714)
(4580)
学科
管理(42243)
(35388)
(32993)
企业(32993)
(32379)
经济(32338)
(14619)
技术(11830)
(11422)
方法(11402)
土地(10883)
中国(9673)
(9602)
(9203)
财务(9178)
财务管理(9154)
技术管理(9045)
(8802)
企业财务(8698)
业经(8644)
数学(8333)
数学方法(8232)
(7683)
银行(7674)
(7193)
理论(7079)
(6777)
(6685)
经济学(5921)
(5826)
机构
大学(131230)
学院(130623)
管理(55136)
(47921)
经济(46551)
理学(44539)
研究(44036)
理学院(43975)
管理学(43397)
管理学院(43082)
中国(38710)
(29635)
科学(27849)
(27823)
(23233)
(22376)
(22219)
中心(21796)
研究所(19986)
财经(19784)
业大(19107)
北京(18471)
(18115)
(17864)
(17725)
师范(17574)
(17471)
农业(17032)
(16885)
财经大学(14599)
基金
项目(84239)
科学(66751)
研究(61272)
基金(61261)
(54532)
国家(54115)
科学基金(46368)
社会(38651)
社会科(36554)
社会科学(36540)
基金项目(32818)
(32617)
自然(30401)
自然科(29631)
自然科学(29627)
自然科学基金(29097)
(27700)
教育(26663)
编号(24598)
资助(23086)
成果(20204)
(19875)
重点(19142)
创新(18904)
(18020)
(17447)
课题(16931)
国家社会(16373)
(16366)
科研(15943)
期刊
(60459)
经济(60459)
研究(39751)
中国(36061)
(25326)
管理(24162)
科学(21330)
学报(19637)
(18980)
大学(14830)
(14735)
金融(14735)
教育(13889)
学学(13792)
农业(11998)
技术(11902)
财经(10115)
图书(9545)
业经(9381)
(8890)
(8754)
资源(8553)
经济研究(8068)
科技(7938)
会计(7789)
书馆(7340)
图书馆(7340)
财会(7268)
技术经济(7103)
问题(6954)
共检索到218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第一次在法的层面对"公共利益"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文认为,新《土地管理法》对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采取的是稳妥审慎的做法,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新法实施后在征地制度方面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谢保鹏  
如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我国从立法层面始终坚持"公共利益"征地的原则,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均有相应界定,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而且,政府遵循"公共利益"原则行使土地征收权,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天元  李伟芳  钱忆露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珍贵  
缩小征地范围改革的难点分析众所周知,"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权存在的前提,是其合法行使的唯一条件。因此,社会各界都认为界定"公共利益"内涵是缩小征地范围的首要条件。然而,现实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且现在公共利益的范畴已经扩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可以是直接公共需要,也可以是间接公共利益需要;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已经将土地征收变成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延强  
设立征地撤销制度的必要性和依据我国实行国家、集体两种土地所有权制度,且土地所有权性质的改变只能是集体土地经依法征收后转为国有。但从现实状况来看,有的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并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利用,有的只使用了很少的一部分而将大部分土地闲置,有的甚至将征来的土地全部打入"冷宫",最后变成荒地。与此同时,被征地集体可能因兴办乡镇企业、农民建房、建设公共设施等多种原因而需要使用建设用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丹虹  杨子生  
即将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这对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更好地制定落实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接下来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征地补偿制度变迁和典型地方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本质、制定原理、优越性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本质是政府垄断价格,其具有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实现同地同价、趋向弹性化和考虑了土地增值分配的优越性的优点,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同地同价"隐患、土地价值不明晰、结果科学性存疑和与现实情况不兼容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政府更好落实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缩小征地范围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目前最难解决、也最具争议性的关键问题。十多年前,由中农办、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多部委及研究机构联合组成的国家层面的改革课题组,就对现行征地制度梳理出了四大问题,包括征地范围过宽、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安置不到位、征地程序不规范等内容。其中,"征地范围过宽"位列问题之首。2001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选取了上海、南京、苏州等9个城市进行以上述问题为重点内容的首批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然而,十年间,尽管各试点城市结合自身征地实际,多方进行了带有突破性的尝试,也探索了不少较为成功的经验。如,对法律规定的补偿倍数的突破,给被征地农民办社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孙玲艳  
如何做到公平、合理补偿一直是征地制度改革中的焦点问题。基于养老金精算模型的分析发现:影响被征地农民养老金补贴标准的参数有养老金替代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收入的比例、基础养老金增长率、个人账户储存额记账利率等;以安庆市为例,取40%的养老金替代率作为退休后生活水平不降低标准,被征地农民应该获得的人均年养老金缴费补贴标准为1 184元。因此,需要根据地区消费水平差异制定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被征地农民养老金补贴标准。此外,加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入市,会进一步降低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的支付压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登高  
《土地管理法》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制定的,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无论是在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方面,还是法律责任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待尽快修改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研究目的:《物权法》施行后,《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物权法》是以不动产(其中主要是土地)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其施行无疑会对同样以土地为调整对象的《土地管理法》造成重大影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应秉承公法与私法合一的理念,厘清法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公权主体和私权主体地位,分别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则,全面贯彻《物权法》的规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晓  
本文从征地制度的现状出发,引出“公共利益”界定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了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同时,提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分析现有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优缺点之后,设计出改革的第四种方案——征购返还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利国  宋旭明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制度调动了公民对危害公共利益行为提起诉讼的积极性,保障了机关、团体诉权的行使,但由于"公共利益"概念本身的模糊不清,致使我国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受限。因此,我们应从公共利益的界定范围出发,重新审视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从而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背景资料2010年6月,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挑选了11个城市,正式启动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其中,天津、重庆、武汉、成都、长沙和沈阳6个国务院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开展以"缩小征地范围"为主题的改革试验。其后,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较早的广东佛山市也被纳入该试点范围,全国开展缩小征地范围试点的城市因而扩大到目前的7个。3年多的试点,尽管上述7城市只是程度不同地选取了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分散性的试点,实际探索中也结合自身情况各呈特色,但大体上都遵循了几个基本规则:一是试点范围严格控制在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土地权利制度创新是《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心。文章论述了四个命题,即,在既有土地物权体系下,不宜再创设一个新的物权类型"农用地使用权",也不宜使用"土地抵押权"这一模棱两可的术语,但相关权利的物权变动规则应在《土地管理法》之下得以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只能采取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等两种方式设立,其期限无需在法律上作出规定;并非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无需审批,其流转亦应放开;土地登记机构应当统一,登记的效力应当符合《物权法》的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