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
2023(2144)
2022(1859)
2021(1831)
2020(1434)
2019(3260)
2018(3377)
2017(5723)
2016(3450)
2015(4058)
2014(4439)
2013(4082)
2012(3835)
2011(3471)
2010(3690)
2009(3313)
2008(3332)
2007(3274)
2006(2864)
2005(2700)
作者
(9933)
(8011)
(7886)
(7704)
(5172)
(3960)
(3833)
(3254)
(3103)
(3069)
(2854)
(2836)
(2720)
(2603)
(2560)
(2537)
(2463)
(2404)
(2393)
(2288)
(2114)
(2062)
(1980)
(1931)
(1910)
(1888)
(1811)
(1702)
(1663)
(1660)
学科
管理(10893)
(9207)
经济(9188)
(8115)
(6975)
企业(6975)
理论(3793)
(3786)
(3689)
中国(3462)
教学(3406)
(3213)
教育(3195)
(3020)
业经(2926)
(2625)
财务(2616)
财务管理(2597)
企业财务(2401)
农业(2390)
方法(2383)
(2352)
地方(2343)
环境(2335)
(2320)
银行(2316)
学法(2295)
教学法(2295)
(2192)
贸易(2188)
机构
学院(47677)
大学(44930)
管理(14385)
研究(14059)
(13768)
经济(13152)
中国(12167)
理学(11038)
理学院(10876)
管理学(10587)
管理学院(10499)
(10216)
(9653)
科学(9019)
(8956)
(7992)
(7535)
(7373)
师范(7303)
中心(7253)
技术(7239)
职业(7081)
(7017)
北京(6758)
(6507)
财经(6322)
研究所(6280)
业大(6148)
(5478)
师范大学(5450)
基金
项目(24183)
研究(20613)
科学(17226)
基金(14219)
(11749)
国家(11575)
(10889)
编号(10695)
教育(10443)
社会(10398)
社会科(9616)
社会科学(9613)
成果(9530)
科学基金(9352)
(8325)
课题(7842)
基金项目(7243)
(7011)
项目编号(6133)
资助(6059)
(5960)
重点(5512)
自然(5487)
研究成果(5234)
自然科(5216)
(5214)
自然科学(5212)
(5187)
(5185)
规划(5181)
期刊
(22180)
经济(22180)
研究(15637)
中国(13984)
教育(11290)
(8773)
(6772)
学报(6697)
管理(5950)
技术(5517)
科学(5432)
(5134)
金融(5134)
大学(5035)
图书(4736)
业经(4597)
学学(4372)
农业(4233)
职业(3888)
书馆(3681)
图书馆(3681)
财会(3539)
(3013)
论坛(3013)
财经(2919)
问题(2781)
会计(2745)
通讯(2725)
(2702)
会通(2700)
共检索到83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鸿雄  
文章对文物保护与修复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文物保护与修复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延斌  苏明哲  
古建筑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瑰宝,是人类智慧结晶的见证,是研究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为例,从古建筑遗址数字化艺术复原的应用,来探究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保护作用及意义。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现在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城门和宫殿建筑具有其地方特点,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发展。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进行艺术复原,展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当时的辉煌布局以及中南城门楼、一号主殿及周边亭廊、二号主殿及周边亭廊、三号主殿和四号主殿及十字心亭的辉煌建筑,以此来展现渤海国时期,我国北方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美芳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藏品有相似之处,三馆的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存手段、利用方式、保管设备、修复技术、工作流程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面对三大领域长期以来因体制隔阂而导致人才分别培养、研究独立进行等局面,文章对图书、文物、档案保护的学科整合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构建一个由"藏品—藏品保护分类技术—人"三个维度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河段的下段,受回水影响的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涉及的20个县市称库区,总面积约5.5万km2。三峡库区已发现853处大型文物古迹,水库蓄水后大部分文物古迹将不受影响,但少部分将全部或部分受淹。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三峡工程开工后,已拨出专门经费,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加强文物古迹调查、考古勘探,加速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抢救,切实保护三峡库区文物。
[期刊] 求索  [作者] 范朝霞  
《文物保护法》中的"物"属于《物权法》上之"特别物",其理应受到《物权法》的调整。现行《文物保护法》与《物权法》相脱节,过于强调对文物的公法管制,忽视了私法手段。文物是物也是财产,有关文物的物权制度应遵循《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其财产性价值应贯穿于文物保护的整个机制。实现《文物保护法》与《物权法》的衔接,建议修订国有文物和非国有文物有关物权的保护管理制度,以私法方式突出文物的价值,达到文物公法管制与私法规制并重、保存与利用并重的目的,充分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宝明  
近代旅游业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带动了旅游活动形式和内涵的变化,由过去的度假、消遣、疗养、休息等单纯的游山玩水而逐渐向知识度假型方向发展,通过旅游活动达到领略异国、异地文化和文明,扩大阅历,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目的。文化旅游应运而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中央财政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持文化改革和发展,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一、中央财政支持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近年来,全国文物系统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子建  钟笑寒  
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权衡取舍是文物旅游业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利用不完全合同理论,构造模型分析了两种典型的文物旅游管理体制——企业经营和事业单位经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的开发程度大于社会最优,事业单位开发程度小于最优。但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保护程度都小于社会最优。最优的管理体制取决于两个因素——开发收益性及文物脆弱性。当文物脆弱性和开发收益性较大时,最优体制选择偏向事业单位,反之则偏向旅游企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芹  邱红  余曰昆  
文章对《丘氏族谱》中的丘氏源流及文物进行考证,并综述了海南省政府对丘濬故居群的保护措施,指出族谱研究的作用和重要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近期,陕西省政府法制办公布了《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重点文物保护区和已经发生严重地面沉降的地质灾害区域一起,纳入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条例(征求意见稿)》所称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表以下的水资源,包括地热水、矿泉水。《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包括:禁止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可能对供水水源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杨  吴昊  魏彦飞  陈华  
ISO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1族标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ISO9000标准的质量管理原则的分析,结合文物保护工作的职能和业务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工作人员只有按ISO质量管理标准实施文物保护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豆豆  
基于古籍与图书、文物的紧密关系,古籍立法必须与《公共图书馆法》《文物保护法》进行区分和衔接,以维护法制统一、协调同级立法、融入既有立法体系。古籍立法与《公共图书馆法》在指导方针、服务规则、原生性保护方面应进行区分,在领导和实施部门、再生性保护、奖励机制方面应互相衔接;与《文物保护法》在指导方针、利用规则、人才队伍建设上需予以区分,在定级、管理方式、法律责任方面需进行衔接。建议制定法律位阶的《古籍保护法》,以根本性消除古籍利用的违法风险;规定衡量古籍文物属性和文献属性程度的标准,实现与图书和文物领域立法的对接;合理借用现行法中的一般规定,侧重规定古籍保护中的特有问题;尊重古籍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功经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梦菲  
根据通州区文化产业在“十一五”规划大背景下的特殊发展目标,着重阐述了通州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原则及发展策略,并提出了各项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为树立通州城市新形象奠定了文化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郝丽君  肖哲涛  李红光  
在总结函谷关遗址概况、资源类型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剖析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从网络化资源整合、划分保护层级、利用遗址公园模式、共建基础设施、明晰管理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与旅游共赢的函谷关文物保护规划策略,以期对函谷关遗址的文物保护兼顾旅游开发进行积极探讨,寻找遗址文物保护与旅游协调的双赢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爱琴  周勇  陈君子  胡红兵  
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法对湖北省文化遗产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历经时间较长,主要集中在史前至先秦时期、明朝至近代以来这两个时间段之内。2随着历史演进,湖北省新增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重心移动距离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移动方向呈现出先向南、再向东移动的趋势,与湖北省历史发展轨迹较为一致。3不同历史时期,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类型表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均属于集聚型。4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空演化逐渐由"多核聚散"演变为"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从以襄阳、荆州、鄂—黄为中心的聚散分布格局发展到以武汉为中心的分布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