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1)
2023(11261)
2022(9582)
2021(9423)
2020(7635)
2019(18201)
2018(18451)
2017(34466)
2016(19573)
2015(22391)
2014(22830)
2013(21748)
2012(19704)
2011(17706)
2010(17930)
2009(15715)
2008(15124)
2007(13077)
2006(11516)
2005(9970)
作者
(53090)
(43559)
(43291)
(41552)
(27792)
(20864)
(19826)
(17267)
(16776)
(15771)
(15095)
(14452)
(13779)
(13687)
(13566)
(13453)
(13205)
(13034)
(12436)
(12415)
(10902)
(10877)
(10407)
(10027)
(9930)
(9805)
(9681)
(9662)
(8704)
(8647)
学科
(65191)
经济(65115)
管理(50922)
(47130)
(39797)
企业(39797)
方法(31058)
数学(26512)
数学方法(26156)
中国(22792)
教育(22692)
(18087)
(17003)
理论(16514)
(16327)
业经(15243)
地方(13722)
技术(12546)
农业(11947)
(11739)
(11681)
贸易(11675)
(11533)
教学(11528)
(11332)
(10457)
财务(10394)
财务管理(10376)
环境(10321)
企业财务(9754)
机构
大学(265692)
学院(261547)
管理(102201)
(90868)
理学(88915)
经济(88415)
理学院(87865)
管理学(86251)
研究(85814)
管理学院(85767)
(58223)
中国(57885)
科学(54177)
(44842)
师范(44538)
(42377)
(41511)
研究所(38865)
(38446)
中心(38390)
业大(37739)
北京(37596)
教育(37421)
(37174)
师范大学(36351)
财经(33649)
技术(32443)
(31568)
(31211)
(30592)
基金
项目(180144)
科学(141862)
研究(139575)
基金(125969)
(108278)
国家(107223)
科学基金(91722)
社会(83025)
社会科(78247)
社会科学(78222)
(72036)
教育(70943)
基金项目(67231)
(62292)
编号(60843)
自然(59001)
自然科(57584)
自然科学(57573)
自然科学基金(56497)
成果(51444)
资助(51438)
课题(43930)
重点(40961)
(40670)
(38819)
(37830)
项目编号(37514)
(36111)
教育部(35483)
规划(34920)
期刊
(97509)
经济(97509)
研究(83341)
教育(62567)
中国(55713)
学报(38995)
管理(36184)
科学(36058)
(33302)
大学(30414)
(30192)
技术(27193)
学学(26890)
农业(23959)
(18239)
金融(18239)
业经(16677)
图书(16399)
职业(15721)
财经(15337)
经济研究(14715)
理论(13050)
(12888)
科技(12744)
(12293)
实践(12283)
(12283)
问题(12161)
(12124)
论坛(12124)
共检索到380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莉  
当前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推崇实证研究,似有试图用一种研究范式战胜另一种研究范式的倾向,教育规范研究备受质疑甚至遭到否定。从根本上讲,研究是为了知识进步所作的系统的、批判的探究,任何研究的特殊性都取决于研究对象的性质。教育是一种不断发生、指向未来、充满创造性和理想性的实践活动,它始终指向人性和人的身心本身的完善。因而,教育研究不仅包括实证研究对教育经验事实与证据的探寻,也包括规范研究对教育价值的追问、诠释与辩护。教育研究需要破除"方法主义"的迷信,树立学术研究的自信;教育研究者需要加强方法论和逻辑思维的知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陈云  叶陈刚  
近二十余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研究范式偏向性现象及过度“模型化”“数学化”倾向等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度忧虑与反思,会计领域的学者们也在重新审视我国会计理论主要研究范式存在的运用效应不足之处。本文基于我国会计研究生态的新时空环境视角,运用系统化思维、权变发展理论及全视域比较分析方法,对会计理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内涵、运用前提、研究特征、约束因素及其局限性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比对与动态分析,并对这两种主要会计理论研究范式变换的本源性问题进行辩证思考与理性剖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范式运用需顺应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新情境条件,无缝贴近新时代中国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对会计理论研究的迫切需求,学术界应重新认知经典会计规范研究方法在解决前瞻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重大会计理论问题方面的核心优势,高度重视并赋予其应有的地位,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为会计学科理论研究框架系统的继续完善提供富有引领作用的中国会计研究智慧和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泽强  
范式既是方法论,又是世界观。从一定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研究是学科还是领域的争论可认为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范式与领域范式的争论。事实上,两种范式都具有存在合理性,可以共存。反思学科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应充分确认它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应立足学科建制事实,通过更新思想观念,采用柔性学科标准,加强学科文化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得更为成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方向通过15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实践一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范式。本文对该范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者的学术立场和学术主张进行了评介,包括范式产生的背景、研究者的行动尝试、范式的雏形(概念概括、共同承诺的信念、价值、范例)、范式的方法论意涵、该研究方向的地位以及今后继续探索的思路。通过本文,作者希望倡导一种批判反思的、基于实践问题的并为实践服务的教育研究取向,以提高我国教育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引领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谈苏欣  
循证教育研究对基于事实揭示教育规律、提升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基于证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制约循证教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限度有三重:一是研究目的上倾向于片面地以“有效性”为最大追求,难以回答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二是研究方法上易陷入纯粹的技术主义与应用的取向;三是研究结果上“证明”多于“创造”,各相关方在教条化的框架中出现惰性,反被“证据”制约。要突破循证教育研究的限度,首先应从横向上追问“证据”之于教育研究的概念原点,让价值在技术之上、“求用”的同时也“求真”;其次,应从纵向上回溯相关教育思想史渊源,不仅关注“证据”、更要关注“证据”背后真切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教育问题,化解“客观证据”与“意识形态”的矛盾;最后,应反思“教育”与“证据”的关系,促进循证教育研究与其它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结合,从机械循证到自主循证,唤醒沉睡在教条主义中的循证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仁  
长期以来,我国教学论实为理论教学论,即习惯以思辨方式在理论基础上衍生理论。这造成的困境不言而喻:理论的空洞繁荣和在描述、解释、引领实践中的乏力。有鉴于我国教学论发展中的这种内在危机,近十多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路向发生了重要转变,即以实证方法所进行的旨在发展"实践教学论"或"课堂教学论"的课堂研究方兴未艾,这对于改变我国教学论的研究传统与知识结构,通过教学理论创新促进教学实践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红艳  
规范本位道德深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至今仍是主导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规范本位德育寻求道德规范的普遍性,过于倚重道德理性,易陷入知行必然合一等认知陷阱,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弊病。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强制性与个人道德发展的特殊性、自发性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等多学科视野,德育范式的重构在方法论上应以生态系统思维代替理性崇拜,在道德发展观上应以社会生态建构观代替线性发展观,在道德教育的主旨上应以育人为本位,即专注于学生发展。"育人本位"的道德教育要求建设道德学校、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拥有实践智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苏慧  
社会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实证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范式变迁。特殊教育研究长期以来较好地坚持了科学实证主义的传统,但新的范式的接受和应用较慢。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质的研究范式与特殊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从价值追求、实践和理论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当今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质的研究方法;认为特殊教育的研究应该走向多元的研究范式,即在坚守实证科学精神的同时,纳入建构与人文主义的情怀,在进一步规范逻辑验证性质的量的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对归纳探索性质的质的研究范式的探索与运用。文章最后倡议:特殊教育研究者积极转变研究范式,加强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等质的方法的运用,藉此丰富特殊教育的实践,探索丰富多彩的、具有本土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慰星  钟伟丽  
高校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逻辑涵盖范式、角色和规范三向维度。其范式逻辑的构建,应诉求高校内部自治型的多元化解纷机制;其角色逻辑的构建,应淡化解纷机制中裁判者的压制者角色;其规范逻辑的构建,应扭转当前过度偏向高校职权的规范设置局面,有效配置面向学生权利规范的数量比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凤岐  谢爱磊  
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巨大分歧是教育学不成熟的表现,但教育实践跨度大、参与者众多,教育研究要面对不同性质的问题,满足不同主体的要求,单一的方法论难以应付。根据生成教育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可将教育研究的范式分为基于经验的、基于逻辑的和基于体验的三种。经验研究基于人类共同感知和形式逻辑,可定量亦可定性,具有最好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基于逻辑的规范研究主要使用分析判断、公理推理、反思平衡方法;体验具有个人性、社会文化性和人类共同性,但体验研究的合法性经常面临挑战。从可靠性和准确性角度看,能经验研究的问题,不用逻辑思辨研究方法和体验研究方法;适合定量研究的问题,不用定性研究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淑玲  陈向明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更新教师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者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研究改革的重点。2013年9月1日",首届‘实践-反思教育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召开。"实践-反思教育质性研究"的范式采用贴近实践的质性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以"求真"和"求善"为双重目的。会议就该范式的理论建构与行动等主题展开了讨论,重点关注对该范式的理解、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等,并展望了推进该范式的发展以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青云  闻天铭  
网络时代,成人教育研究范式进入了一个"全面变革"的关键时期。此"全面变革",不仅是研究方式的变化,更是对研究范式历史沿革的梳理,对当代研究范式变革内涵的关注,以及对其未来走向的研判与设计。本文力图从历史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多种可能的思考,尝试着为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创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发展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钧  
本文依据社会学对研究范式的界定,从研究范式产生的背景、研究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研究者价值观等方面分析比较教育研究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解释主义研究范式、批判理论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混合研究范式和思辨研究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