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8)
2023(9066)
2022(7932)
2021(7306)
2020(6467)
2019(15196)
2018(15461)
2017(30363)
2016(16488)
2015(18909)
2014(19416)
2013(19415)
2012(18509)
2011(17372)
2010(17769)
2009(17178)
2008(17147)
2007(15494)
2006(14196)
2005(13189)
作者
(49654)
(41696)
(41525)
(40098)
(26550)
(19785)
(19218)
(16218)
(15577)
(14865)
(14356)
(13720)
(13414)
(13403)
(13135)
(13024)
(12515)
(12279)
(12131)
(11973)
(10740)
(10389)
(10155)
(9616)
(9537)
(9408)
(9237)
(9105)
(8501)
(8169)
学科
(91711)
经济(91631)
管理(43233)
(39594)
方法(34397)
数学(30956)
(30768)
企业(30768)
数学方法(30757)
中国(23407)
地方(20440)
(20196)
(18895)
(18761)
(16382)
业经(16352)
(14534)
贸易(14527)
(14432)
银行(14403)
(14044)
(13891)
(13804)
金融(13802)
地方经济(13615)
(13416)
农业(12814)
(11594)
环境(11036)
体制(10114)
机构
大学(253751)
学院(251361)
(118434)
经济(116055)
研究(92310)
管理(91187)
理学(76579)
理学院(75697)
管理学(74626)
管理学院(74128)
中国(71327)
(56070)
(53926)
科学(52870)
(48254)
财经(43216)
研究所(43157)
(41123)
中心(40594)
(39166)
(38873)
经济学(38220)
北京(35226)
经济学院(34266)
业大(33878)
(32815)
师范(32544)
农业(32264)
(31944)
财经大学(31583)
基金
项目(148838)
科学(115288)
研究(111237)
基金(106253)
(91678)
国家(90912)
科学基金(75745)
社会(70751)
社会科(66982)
社会科学(66960)
(57351)
基金项目(55460)
教育(50988)
(48218)
编号(45878)
自然(45789)
自然科(44587)
资助(44584)
自然科学(44569)
自然科学基金(43763)
成果(39254)
(34161)
重点(34024)
(33926)
课题(32039)
(30001)
国家社会(29302)
教育部(29293)
(28846)
创新(28268)
期刊
(141784)
经济(141784)
研究(85516)
中国(50378)
(43030)
(37360)
学报(36108)
管理(33970)
科学(33046)
(28471)
金融(28471)
大学(27136)
教育(25870)
学学(25356)
农业(24263)
经济研究(24095)
财经(22906)
技术(22040)
业经(20734)
(19861)
问题(19269)
(15998)
技术经济(14656)
国际(13724)
统计(13720)
理论(13558)
商业(12869)
(12468)
世界(12253)
经济问题(12141)
共检索到39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波动"的运行态势,并先后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周期。尽管不同周期的波动特征不尽相同,但动态地看,四轮周期之间存在着明显而一致的演进规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经济平均增速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经济波动的不对称有所减弱,以及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较之前几轮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把握新周期下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志雄  胡智  
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是许多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谷—谷"划分法,中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与"谷—谷"划分法相同的结论,同时分析了2003年中国经济是否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端这一问题,并对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众  宋燕萍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宪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内在联系。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及GDP年度数据,运用"双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教育投资周期以及宏观经济周期动态过程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转移分析。结论表明:(1)教育投资在1983年至2005年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在2006年至2012年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GDP在1995年至2002年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在1983年至1994年以及2003年至2012年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教育投资(GDP)处于"低速(快速)增长阶段"时的持续性强于其处于"快速(低速)增长阶段"时的持续性,教育投资步入"低速(快速)增长阶段"时的持续性强于(弱于)GDP步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隋建利  蔡琪瑶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总产值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MS-AR模型,识别农业经济周期路径演化进程的具体形态,透析农业经济周期多阶段变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1种植业总产值仅在相关政策出台的年份步入"快速增长区制",并在次年滑落至"中速增长区制"的短暂"过渡期",最终长期稳定于"低速增长区制"。2林业总产值仅在经济"软着陆"时期以及个别年份处于"低速增长区制",在多数年份处于"中速增长区制"或"快速增长区制"。虽然2006~2013年林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2014年林业总产值却步入"低速增长区制"。3畜牧业总产值除了两次由"中速增长区制"过渡至短暂的"快速增长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恒  
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在冲击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在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经济的周期波动越来越表现为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全面把握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造成的损失,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嘉瑞  徐圣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 4个经济周期 ,这些经济周期的发生主要是由政府政策的不一贯性造成的。从 2 0 0 0年开始 ,我国已经进入第 5个经济周期。历史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经济运行平稳时 ,应尽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减少或避免计划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而在经济趋向萧条或过热时则必须及时实施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 ,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为实现“十五”时期的目标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 5个经济周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再提高一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正确认识与把握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对于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考察了1978-2007年间中国历次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与波动特征,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所有制结构、社会总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价格体制、调控手段和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分析宏观调控对我国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产生的影响;接着从国际经济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美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特征,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15个不同市场类型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周期存在的特征事实;最后给出了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徐海云  
货币供给的周期波动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其周期波动的测定与分析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本文首先对我国M0、M1和M2三层次货币供给的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与平稳化,然后利用现代谱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0和M1供给均存在季节波动、3年、6个月和4个月左右的周期波动;M2存在10年、4年以及3年左右的周期波动;所有层次货币供应的变动幅度与长期趋势间存在线性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分析冯煜一、经济波动的基本态势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1亿元增加到1995年5773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比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平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仲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贡献分析张仲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与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代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物价总指数如表1所示。表1实际GDP增长率与物价指数对比年份实际GDP增长率相邻年份增长率之差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相邻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文凯  夏会琴  胡海胜  
入境旅游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入境旅游周期波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HP滤波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变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总量不断攀升但增速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在其增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种区制状态,并在“低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在“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之间存在着往复的阶段性变迁情况,且“高速增长区制”和“低速增长区制”将通过“中速增长区制”实现“软着陆”和“稳扩张”。从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入境旅游一直处于低速收缩状态,且未来维系低速推进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为扭转低迷的入境旅游市场并推动我国入境旅游业的逆势复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