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4)
2023(8291)
2022(7017)
2021(6308)
2020(5461)
2019(12134)
2018(12484)
2017(23966)
2016(13195)
2015(15274)
2014(15585)
2013(15676)
2012(15176)
2011(14201)
2010(14651)
2009(14155)
2008(13662)
2007(12710)
2006(11900)
2005(11048)
作者
(43466)
(35986)
(35828)
(34180)
(22859)
(16955)
(16333)
(14024)
(13762)
(13079)
(12508)
(11994)
(11869)
(11696)
(11605)
(11160)
(10727)
(10636)
(10444)
(10230)
(9467)
(9193)
(8949)
(8489)
(8319)
(8114)
(8002)
(7990)
(7533)
(7248)
学科
(74554)
经济(74480)
管理(35544)
(28668)
方法(23785)
(21931)
企业(21931)
数学(21034)
数学方法(20828)
中国(20272)
地方(17995)
(16507)
(15338)
(15221)
(14411)
业经(12887)
地方经济(12856)
(12109)
银行(12069)
(11824)
(11646)
(11269)
金融(11262)
(10383)
贸易(10374)
(10006)
农业(9597)
环境(9455)
(9047)
理论(8785)
机构
大学(207198)
学院(205695)
(93157)
经济(91132)
研究(80384)
管理(69073)
中国(62169)
理学(57038)
理学院(56329)
管理学(55275)
管理学院(54915)
科学(48142)
(45957)
(45617)
(43440)
研究所(38828)
(38232)
财经(34527)
中心(34523)
(33625)
(30966)
农业(30278)
北京(30099)
业大(30034)
经济学(30015)
(28782)
经济学院(26630)
(26342)
(26222)
师范(25975)
基金
项目(121282)
科学(92476)
研究(87115)
基金(85518)
(76154)
国家(75538)
科学基金(61280)
社会(54558)
社会科(51521)
社会科学(51503)
(47359)
基金项目(43535)
(40239)
教育(39504)
自然(38248)
自然科(37225)
自然科学(37206)
资助(36979)
自然科学基金(36488)
编号(34743)
成果(30492)
重点(28063)
(27864)
(26763)
课题(26181)
(23727)
科研(22809)
计划(22657)
国家社会(22600)
创新(22463)
期刊
(117404)
经济(117404)
研究(71567)
中国(45931)
学报(36196)
(34938)
(34644)
科学(30828)
管理(28887)
大学(26681)
学学(25275)
(23547)
金融(23547)
农业(23152)
教育(21691)
经济研究(20389)
财经(18536)
技术(18082)
业经(16832)
(16158)
问题(15573)
(12858)
统计(11536)
国际(11502)
技术经济(11393)
(11183)
理论(10264)
世界(10070)
商业(9815)
经济问题(9677)
共检索到341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云鹏,杨美廉,张华  
当前,世界上有两种核算体系MPS和SNA。目前,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基本上存在着三种意见:一是以MPS为基础,充分吸取SNA的长处,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是在一定时期内,MPS和SNA同时并存,以SNA为主,吸取MPS的有用部分,逐步建立以SNA为主的核算体系。三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现阶段MPS和SNA同时并用,总结过去的经验,吸取两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问题我国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核算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进行认真的清理,继承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修改或淘汰其中存在问题或已经过时的部分。现有核算体系是以MPS为基础、兼容SNA的核算内容,在实际核算中采用的SNA指标带有明显的MPS相应指标的痕迹。所以在新核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启贵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朱启贵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面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强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变化和完善李强ABSTRACTThispapercoverstheissuesontheevolutionanddevelopmentprocessofaccountingtechnologyinourcountry,th...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詹云乔  
由国家统计局岳巍等部分核算专家集体编写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1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既是新体系研究论证和试点实践的总结,又是新体系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论述;无论作为专业知识的培训教材,还是作为广泛宣传新体系基本知识的学习材料,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而且是实用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奇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和剩余价值理论,坚持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界限,正确反映经济的循环和周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兆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力求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成为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的一种重要工具。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一、八个基本点(一)物质产品核算与劳务核算并用我国过去只对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进行核算,对提供劳务的活动,在理论上是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核算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来源困难,没有进行宏观核算。现在,有必要同时进行这两种核算。主要理由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树成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统计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与方法论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讨论会得到国务院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如何进一步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问题,已经提到我国统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我们要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水平,逐步实现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适合我国情况的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大力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工作,系统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比例,效益和速度,反映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宪春  
一、为什么要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利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原则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这个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目前,国际上存在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国民帐户体系(SNA),另一个是产生于原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大核算体系在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和核算原则方面均有差异.它们都被联合国所承认,并形成联合国的标准文件.我国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我国传统集中型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需要,在MPS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它在国民经济管理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然  
为了适应经济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将从1995年起全面实施新国民经济援算体系。如何科学地看待和评价我国研制的新体系,是这项统计改革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认为:(1)中国棱算体系在设计上注重了从中国实际出发,注意了核算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情况的结合。(2)尽管如此,中国核算体系并不是一个超越于SNA 和MPS 之外的第三种体系.(3)中国核算体系更多地吸收了世界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经验和原则,大大加强了自身的国际对比功能。(4)中国核算体系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是一个发展中体系。下面拟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谈一些认识。(一)新核算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同志在1992年全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心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形势日新月异,经济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改革九年来已经获得了理论上的七个重大突破,充分发挥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统计工作作为经济运行的“仪表”,各级领导的“耳目”和“参谋”,更应迅速适应经济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需要,决不能步履蹒跚地落于人后。因此,尽快建立科学而实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我为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涧生  
1993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我国的应用吴涧生1993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年SNA)代表了国民经济核算方面的重大进展。这是一个因其广泛性和公开性而引人注目的进程的成果。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又一阶段,1993年SNA成功的保留了以前体系业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若干设想——基本核算内容的补充和调整许宪春ABSTRACTThepapergivessomepersonalideasconcerningthesupplementandadjustmentofthebasicacc...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雪梅  
SNA2008的对外公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在立足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最新标准的差距所在。结果显示,这些差距集中体现在机构部门设置、研究与开发支出归属、雇员报酬统计、所有权分类、资产分类以及中央银行产出计算方法等方面。最后,结合SNA2008的最新规定及中国的现实需求,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