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2)
2023(12310)
2022(10244)
2021(9588)
2020(8170)
2019(18347)
2018(17812)
2017(34929)
2016(17954)
2015(20112)
2014(19848)
2013(19412)
2012(17486)
2011(15411)
2010(15311)
2009(14482)
2008(12954)
2007(11230)
2006(9774)
2005(8867)
作者
(46914)
(38789)
(38477)
(36983)
(24614)
(18509)
(17847)
(15217)
(15026)
(13771)
(13417)
(13205)
(12219)
(11974)
(11962)
(11910)
(11449)
(11386)
(11190)
(11107)
(9494)
(9356)
(9033)
(8967)
(8861)
(8857)
(8589)
(8382)
(7672)
(7556)
学科
(68587)
经济(68495)
管理(54564)
(52427)
(43982)
企业(43982)
方法(34811)
(34212)
银行(34066)
(32485)
数学(31258)
数学方法(30852)
(30445)
金融(30444)
中国(24221)
(23039)
(21947)
(19127)
业经(15960)
(14885)
财务(14838)
财务管理(14810)
地方(14375)
企业财务(14197)
农业(13297)
(13187)
制度(13173)
(12696)
贸易(12678)
业务(12425)
机构
学院(238241)
大学(237737)
(102640)
经济(100610)
管理(98480)
理学(84476)
理学院(83767)
管理学(82490)
管理学院(82049)
研究(70449)
中国(68665)
(50734)
(47573)
财经(40736)
中心(38753)
科学(37838)
(37141)
(35620)
(34306)
(33593)
经济学(32878)
银行(32321)
(31423)
业大(31170)
财经大学(30868)
(30227)
经济学院(29899)
(29341)
北京(29188)
(28647)
基金
项目(162669)
科学(130542)
基金(121868)
研究(121567)
(103578)
国家(102691)
科学基金(91365)
社会(80519)
社会科(76693)
社会科学(76674)
基金项目(64329)
(62431)
自然(58041)
自然科(56770)
自然科学(56754)
教育(56308)
自然科学基金(55736)
(51574)
资助(49436)
编号(48968)
成果(38184)
(37097)
重点(35848)
(34677)
国家社会(34108)
(33988)
教育部(33216)
人文(32918)
创新(32399)
课题(32043)
期刊
(106057)
经济(106057)
研究(72337)
(51135)
金融(51135)
中国(45101)
(40354)
管理(36157)
(30413)
学报(29924)
科学(29024)
大学(24802)
学学(23473)
教育(21383)
技术(21105)
财经(20572)
农业(18243)
业经(18120)
(17535)
经济研究(17196)
理论(13759)
问题(13607)
实践(12681)
(12681)
商业(11415)
技术经济(11248)
财会(11171)
统计(10851)
(10442)
现代(10264)
共检索到36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学文  
一、银行卡领域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从发卡银行角度分析。一是发卡银行风险提示不足。二是持卡人个人金融信息遭泄露。三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严。个别工作人员丧失职业道德,故意向第三方泄露自身掌握的客户个人金融信息,谋取非法利益。四是银行的业务流程、服务设施本身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五是发卡行防伪技术仍有漏洞。(二)从金融消费者角度分析。一是金融专业知识欠缺。持卡人自我维护权益能力不强,对维权途径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莉萍  
2003~2012年是我国信用卡发展的黄金十年,信用卡发卡银行、发卡数量以及交易金额等都迅猛增长。然而,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在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本文对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紧围绕人民银行履职能力建设要求,坚持服务"民生金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思路,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原则,在前期广泛调研、多方协调、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5月份开始在江西省辖内试点开展金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伟明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根据该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通过集中监管,全面、系统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澍  
金融消费者不仅是金融服务的使用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既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提升自身经营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商业银行的神圣使命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内涵。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银行业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银行业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必须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做到发展利民、服务便民、防险安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旭海  
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大力发展理财产品,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多发现象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如何既能促进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又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管理部门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对此作了深入调查,分别从金融消费者、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等不同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学军  王丽萍  
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以下简称"消保工作")已经在商业银行内普遍开展,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造成消保工作机制并未有效发挥作用,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不断升级,成为当前危害金融秩序的不稳定因素。论文结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剖析目前商业银行对消保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入手,提出促进消保工作有效开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上海农商银行课题组  刘勇奋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导向与社会责任目标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银行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结合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良好做法与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山东银监局调研组  王朝弟  
加强对银行业消费者的保护,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利于银行业健康适度地开展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进一步做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山东银监局组织辖内15个银监分局和26家商业银行,开展了关于银行业消费者投诉情况的专题调研,对近两年银行业投诉的整体特点、当前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工声  
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根据这几年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推进征信体系建设、改进个人征信管理的工作实践,我对征信领域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我认为,加强和改进个人征信管理,能够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从而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也为构建和谐有序的金融稳定环境夯实基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璨  
本文介绍了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应在借鉴相关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规制,建立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完善保护机制,切实提高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伟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进一步从立法层面构建有效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尤其是使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获得公平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不仅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行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寿龙  
加强征信知识教育是提高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主动防范权益受损的有效手段。阐述征信教育对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征信知识教育的成效及问题,提出要加强征信知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教育实施体系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开展征信知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有龙  
为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促进金融市场和谐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基层行应结合实际,与政府等有关部门联动,积极探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构建良好金融环境,搭建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平台,积极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郑璇  
本文以在湖南省抽样调查的自然人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Prob it模型,从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和行为特征分析用卡频率的影响因素,从数量上研究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持卡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持卡量和用卡领域是影响用卡频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如何提高消费者用卡频率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推动消费者支付结算效率的提高和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