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3)
- 2023(4719)
- 2022(3892)
- 2021(3804)
- 2020(3218)
- 2019(7567)
- 2018(7639)
- 2017(14035)
- 2016(7886)
- 2015(9000)
- 2014(8985)
- 2013(8640)
- 2012(8090)
- 2011(7319)
- 2010(7568)
- 2009(6939)
- 2008(6615)
- 2007(6259)
- 2006(5580)
- 2005(4662)
- 学科
- 济(34742)
- 经济(34606)
- 管理(19959)
- 方法(17759)
- 业(16460)
- 企(15054)
- 企业(15054)
- 数学(14092)
- 数学方法(13701)
- 中国(10290)
- 农(9388)
- 理论(8915)
- 业经(8570)
- 地方(8563)
- 和(7300)
- 学(6789)
- 财(6366)
- 农业(5808)
- 教育(5604)
- 制(5442)
- 教学(5361)
- 环境(4474)
- 策(4324)
- 经济理论(4195)
- 社会(4109)
- 技术(4101)
- 企业经济(4091)
- 划(4071)
- 发(3976)
- 融(3764)
- 机构
- 大学(104424)
- 学院(103350)
- 管理(39252)
- 济(37838)
- 经济(36855)
- 研究(35973)
- 理学(33335)
- 理学院(32873)
- 管理学(31775)
- 管理学院(31572)
- 中国(26351)
- 京(22844)
- 科学(22389)
- 财(18964)
- 江(18053)
- 所(17738)
- 州(17311)
- 中心(17286)
- 农(16673)
- 范(16517)
- 师范(16393)
- 研究所(15847)
- 业大(15034)
- 北京(14608)
- 财经(13849)
- 省(13412)
- 师范大学(13129)
- 院(13028)
- 技术(12651)
- 农业(12573)
- 基金
- 项目(69000)
- 科学(54762)
- 研究(52181)
- 基金(48628)
- 家(41811)
- 国家(41418)
- 科学基金(35908)
- 社会(33400)
- 社会科(30315)
- 社会科学(30304)
- 省(28683)
- 教育(26553)
- 基金项目(25105)
- 划(24079)
- 自然(23135)
- 自然科(22642)
- 自然科学(22640)
- 自然科学基金(22201)
- 编号(22079)
- 资助(20539)
- 成果(18923)
- 课题(16878)
- 重点(15914)
- 部(15277)
- 发(14513)
- 创(14000)
- 年(13756)
- 大学(13530)
- 规划(13403)
- 项目编号(13313)
共检索到169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雷忠良
广州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四个承担"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两年多的改革实践,对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通过对学习型社会建设意义和政府主导作用的阐述,理清了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主要思路,并提出了对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考和认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下篇彭坤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广州模式"的突破意义和下一步的关注点广州电大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于广州城市特点、城市品位、城市传统以及城市居民对未来追求的,并且符合广州市政府战略意图的服务路径,现实载体的探寻,融合机制的探索,合作体系的形成,这三个方面具有突破意义的探索值得借鉴。今后应更进一步关注学习型城市学习环境的优化,进一步关注学习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关注城市学习文化的构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广州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动承担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念、机制与价值取向诸层面进行创新探索。深入挖掘这一案例,无疑对认识与解决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相关实践进程与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2012年12月1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在广州...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新明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对教育的影响也日益扩大。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大批网校、教育网站,但大部分是以提供教学内容、课程讨论、远程教学和学术交流为主,很少以教育相关人力、教材、软件、网络活动等资源,结合社会化的社区互动,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从而建立学习型的网络社区。本文讨论了“网络社区”发展的现状和意义,以国外网络社区近30年发展实践的三个阶段典型案例演绎出“学习型网络社区”的本质内涵;就构建我国的学习型网络社区的组织形式、交互活动的监控和评价等一些问题作对策思考。
关键词:
网络社区 交互 学习环境 协作学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制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和学习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发展成为教育变革的实践和现实的社会活动。适应时代的迫切需求,终身教育活动在全国多个城市蓬勃开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10月27日,2011全国终身学习常州论坛在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隆重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国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胜蓝 王明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以整体部署。文章总结了四川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效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其他地区学习。
关键词:
四川省 新农村建设 认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10月29日下午,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苏州举行。鲁昕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等部门代表,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等机构有关负责人,以及各省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城市代表、地方院校代表等150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刘建同主持会议。鲁昕副部长讲话中,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巍 何晓莉
在以数字化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共享共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剖析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难点,分析了广州模式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以区域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政府、高校、行业进行共建、共享的模式与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体现了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创新思想,明确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学习者的人生发展打开了能够多次选择学习的上升通道,使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彰显了终身教育理念。本文从远程开放教育支撑职业教育的视角,阐释了面向人人乐学的制度设计思想,以灵活的职业教育学习制度对接多种形式的终身学习,整合办学资源共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开放教育园区,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及互联网时代,将有围墙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为开放的教育,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教与学过程重构,推动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促进学习型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任为民
本文阐述了:①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国家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变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②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③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为终身学习社会建设服务,已是网络教育持续发展的方向。④数字化学习港建设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创新性的实践,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效果和良好的反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在数字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按照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需要提升,职业继续教育应坚持职业院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兴趣爱好课程并重,高等继续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应以统筹三教协同创新为基础,以教育数字化提升创新能力,以数字科技创新深化不同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加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文清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肩负促进社会个体发展的历史使命的成人高校,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与历史担当。科学把握发展方位、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将有效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深入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玲芳
本文从研究生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出发 ,论述了课程学习的必要性 ,提出要正确认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客观分析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将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作为优先领域;将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农村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强化农民工就业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需要强化的支柱。
关键词:
新农村 “三农”问题 发展 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