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8)
2023(9172)
2022(7587)
2021(7256)
2020(5881)
2019(13597)
2018(13080)
2017(24425)
2016(12692)
2015(14741)
2014(14560)
2013(14301)
2012(13449)
2011(12111)
2010(12507)
2009(11654)
2008(10738)
2007(9617)
2006(8590)
2005(8066)
作者
(33907)
(27972)
(27721)
(26618)
(17942)
(13442)
(12709)
(10887)
(10766)
(10076)
(9609)
(9442)
(8944)
(8923)
(8834)
(8710)
(8204)
(8191)
(7979)
(7811)
(7166)
(6651)
(6599)
(6416)
(6332)
(6270)
(6146)
(6126)
(5643)
(5548)
学科
(53607)
经济(53538)
(34254)
管理(32846)
(27377)
企业(27377)
(26387)
金融(26386)
中国(25924)
(24012)
银行(24005)
(23351)
方法(19812)
数学(17627)
数学方法(17517)
(15120)
(14986)
(14876)
(13667)
贸易(13649)
(13433)
业经(11625)
中国金融(11292)
地方(10829)
(10453)
农业(10215)
(9298)
财务(9276)
财务管理(9249)
企业财务(8810)
机构
大学(174592)
学院(174504)
(83708)
经济(82162)
研究(64871)
管理(62133)
中国(58603)
理学(51856)
理学院(51314)
管理学(50680)
管理学院(50368)
(39393)
(37373)
科学(33170)
中心(31597)
(31537)
财经(30833)
(28262)
经济学(28254)
研究所(28198)
(25615)
经济学院(25524)
北京(24784)
(24205)
财经大学(23154)
(23054)
(22319)
师范(22146)
(21750)
金融(21351)
基金
项目(108261)
研究(85720)
科学(85707)
基金(79882)
(69123)
国家(68127)
科学基金(57603)
社会(56246)
社会科(53461)
社会科学(53449)
基金项目(40625)
(39122)
教育(39117)
编号(34570)
资助(33444)
(33257)
自然(32926)
自然科(32172)
自然科学(32164)
自然科学基金(31659)
成果(29762)
(25776)
国家社会(24767)
重点(24758)
(24548)
课题(24403)
中国(24320)
(23539)
(23333)
教育部(22926)
期刊
(93439)
经济(93439)
研究(60364)
中国(41555)
(34440)
金融(34440)
(30448)
管理(24371)
(23523)
科学(22078)
教育(21859)
学报(21846)
大学(17719)
学学(16304)
经济研究(15881)
财经(15857)
农业(15246)
技术(14921)
(13831)
国际(13109)
(13063)
业经(13040)
世界(12230)
问题(12074)
(8985)
论坛(8985)
(8948)
图书(8203)
技术经济(8178)
理论(8174)
共检索到288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该区域的金融合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探讨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私人部门的资本流动和货币当局之间的合作进行观察;然后具体探讨了如何看待今后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世界及区域的经济环境变化给金融合作带来的影响。文章接着对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提出了建议,并分析了在推进金融合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是全文总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文学  武政文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改善和跨境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为进一步拓展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包括中国商业银行在东盟国家网点布局不合理、共同金融市场和货币结算体系缺失、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创新欠缺、外部环境存在干扰制约等。基于国际金融话语权的视角考察分析,可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顺明  杨清源  
税收合作关系是区域内国家间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与合作前景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虽然近年来中国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经贸交流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税收合作与协调活动(如关税互惠减免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受政治体制、税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各方在税收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造成相互之间经济资源自由流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要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及"两个文件"生效后的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区域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和充分利用东盟各国资源,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必要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伟  
80年代以来,台湾对外投资步伐加快,特别是1987年7月台湾当局放宽外汇管制以来,台湾对外投资更是迅猛增长,投资地区主要是东盟国家(本文仅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美国和中国大陆。近年来,东盟国家先后大幅调整外资政策,争相吸引台资,给大陆吸引台资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就台湾在东盟国家投资现状、特点作一分析,着重探讨90年代台湾在东盟国家投资的趋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建春  
通过分析广西与东盟国家发展贸易物流业的优势,剖析双方在贸易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为打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提高贸易物流的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韦朝晖  陈万华  
虽然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在该领域特别是国际交换生项目合作依然有广阔的合作需求和提升空间。借鉴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经验,本文创新性地探讨实施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的思路及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广西与东盟的合作拓展新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永红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与东盟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渐削弱,产业内分工开始形成,产业内贸易迅速扩大, 其重要性不断提高。中国入世之后,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使中国与东盟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得以发展和深化,促进双方的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娟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纺织品贸易主要是一种跨国界、区域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表现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也表现在国际营销渠道的共享。本文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纺织品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基础并提出开展产业内合作的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后红  
大多数东盟国家都以农业为支柱产业,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与东盟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具有区位优势和贸易优势。但广西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弱,农产品出口比重低,削弱了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提升广西与东盟农业战略关系的重要一步,广西应把握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农业信息共享,建设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玲丽  王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现有的互访、交流和高层会晤、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合作、农产品贸易合作等农业合作方式及其效应,并着重对未来可行的农业投资合作、农业合作实验区、制度和组织合作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艳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帆乐  刘雪凤  赵杰  吴凡  
中国和东盟国家随经贸往来的深化,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初步建立包括多边、复边和双边合作体制,但并不完善。从加速协调机制条约化、完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促进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保护合作、实行区域专利审查高速路等方面入手,是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必经之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适度金融开放并逐渐消减利益集团的阻挠,提高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协调性,并加强金融合作,以促进各国金融发展及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洪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开始了新的金融改革进程。重组金融体系,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强化金融监管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是东盟国家金融体系的一次重要调整,也是东盟国家金融改革在经历了从放松金融监管到再监管后的进一步深化。东盟国家金融改革在银行领域和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