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
2023(126)
2022(107)
2021(100)
2020(97)
2019(206)
2018(219)
2017(336)
2016(279)
2015(328)
2014(300)
2013(254)
2012(232)
2011(175)
2010(203)
2009(167)
2008(141)
2007(152)
2006(115)
2005(111)
作者
(505)
(419)
(404)
(388)
(263)
(201)
(190)
(171)
(159)
(157)
(148)
(144)
(130)
(126)
(122)
(121)
(120)
(117)
(117)
(114)
(112)
(109)
(106)
(104)
(104)
(95)
(91)
(90)
(90)
(86)
学科
(731)
经济(731)
地方(416)
中国(361)
教学(330)
管理(319)
产业(303)
理论(285)
(260)
学法(244)
教学法(244)
业经(241)
地方经济(229)
教育(221)
(220)
企业(220)
学理(213)
学理论(213)
学校(197)
方法(168)
研究(163)
技术(141)
(138)
结构(135)
院校(132)
数学(119)
数学方法(119)
工作(112)
(106)
贸易(106)
机构
学院(2695)
大学(2366)
(929)
经济(919)
研究(863)
管理(707)
理学(611)
理学院(605)
管理学(571)
管理学院(569)
中国(524)
师范(521)
(521)
科学(495)
(468)
(465)
教育(444)
(410)
(409)
技术(409)
中心(367)
研究所(358)
职业(340)
(330)
(322)
北京(306)
师范大学(304)
业大(300)
经济学(298)
科技(292)
基金
项目(1756)
研究(1752)
科学(1346)
教育(1020)
(973)
基金(905)
编号(849)
社会(838)
成果(825)
社会科(780)
社会科学(780)
(769)
课题(721)
(694)
(689)
国家(688)
科学基金(589)
高校(587)
规划(562)
(533)
(523)
项目编号(498)
发展(482)
基金项目(475)
(472)
重点(467)
研究成果(464)
(451)
(435)
(429)
期刊
教育(1344)
(1144)
经济(1144)
中国(1125)
研究(868)
高等(476)
高等教育(377)
职业(363)
技术(334)
管理(326)
(306)
成人(261)
成人教育(261)
农业(247)
(227)
业经(209)
(205)
论坛(205)
技术教育(200)
职业技术(200)
职业技术教育(200)
经济研究(183)
科学(182)
学报(175)
(169)
大学(166)
(164)
科技(157)
问题(155)
图书(142)
共检索到4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彩莲  
本文提出,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产业发展间对接不够的现象,高校与地方产业必须树立互动的共赢理念,整合社会资源,使高校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高端岗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人才就业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向荣  
在贯彻和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中,尤其是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对策上,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抢抓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所蕴含的发展机遇,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位于温州办学、作为浙江省首批高校学习实践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智惠  张海军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效应:一方面,区域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区域高校为支撑,以高校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并提升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被称为"耦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立  周德绿  
中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是否应与产业需求对接?笔者认为,产业需求作为决定高校人才供给及专业设置适度与否的“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一命题,现今仍有再次重申并取得更多社会共识的必要。从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人才供给与社会产业需求对接的视角及操作层面入手,是合理设置高校学科专业及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的最佳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华  
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的重要特征,不同规模的企业各具优势,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产业组织结构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同时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下,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去中心化、平台化和扁平化等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能够对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学义  
区域内部的绩优禀赋是形成地缘优势的主要因素。地缘优势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是经济、教育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反映,它理应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和制度的惯性支持。地缘的结构内部蕴涵着连贯的经济体系、同一的行政规划和连续的制度因素,其结构功能不断减小着不同级层的各种阻滞,消弥着不同地区之间的创新成本、资源利用的不平等,是形成全国系统的、和谐的和集约的创新局面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侯长林  
我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但总的来说,所有陆地中除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外,大多为丘陵和山区。因此,分布在丘陵和山区的地方高校,是一个比较大的地方高校群。这个地方高校群,既然身处山区,就应该主动打开校门,"走山路,唱山歌",积极融入山区,并在服务山区中吸取营养,充分利用山区优势资源,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黔东地区是典型的山区,位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腹地,是一个山高谷深的地区。地处黔东地区的铜仁学院是一所以人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拥军  
从战略的角度讲,发挥比较优势不仅仅涉及贸易战略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而产业升级则是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必然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是改革的大方向,过分强调产业升级将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新的扭曲并延误改革的进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幼文  
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分析当前新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毕业生结构与就业意向,以及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区人才需求间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由此,提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对接的若干策略,包括高校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地方如何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高校和地方如何形成联动协作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玥  都阳  
文章结合汇总数据和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微观数据,全面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在面临工人工资上涨冲击时,其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发现在2004年之前,总体上看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化解了工资的上涨,单位劳动力成本始终下降。而在2004年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轨迹开始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依然下降。因此,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优势需依靠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来带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江宇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依靠"举国体制"建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一优势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期,以企业下放地方为标志的有色金属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年下降,从有色金属工业来看,过于分散的产业结构导致无序竞争,地方政府非理性的投资冲动,全球贸易萎缩和国际竞争加剧,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尚未形成等原因,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要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创新方式加强工业基础领域的投资,充分挖掘我国内需潜力,加强科技研发的超前布局,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等,使我国工业产业摆脱对旧动力的依赖,凝聚新增长动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汉东  赵景  
在对杭州市出口优势产业进行筛选及判定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学统计方法以及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对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进行8个城市间的对比分析,发现杭州市纺织服装业无论是在创新投入还是在创新效率方面均存在相对不足,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投入相对不足上。针对杭州市出口优势产业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技术、营销和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提出转型升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启生  
随着河北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河北的传统优势产业运行呈现较大波动,迫切需要产业转型与升级。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在于能够以最少的消耗、投入、排放,获得最大的增长、产出、效益。为此,必须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遵循"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原则,充分运用京津资源和社会资本这两方面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袁强  戴海东  
教育、科研、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温州大学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产业与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依托地区优势,开展创业教育;注重科研与学科专业结合,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通过这些有效的举措,培养了一大批设计研发型创业人才,为加速温州制造的技术创新、地方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温州各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侠  孙铁  
发挥优势学科群的"优势"、服务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分析了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群服务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辽宁地方高校服务县域产业集群实践,从设置学科特设岗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完善学术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群建设及服务效能提升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