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5)
2023(4212)
2022(3673)
2021(3691)
2020(2918)
2019(6933)
2018(7018)
2017(12661)
2016(7332)
2015(8794)
2014(9382)
2013(8841)
2012(8391)
2011(7582)
2010(8163)
2009(7433)
2008(7831)
2007(7402)
2006(6818)
2005(6586)
作者
(21593)
(17637)
(17541)
(17198)
(11395)
(8639)
(8232)
(6931)
(6829)
(6650)
(6020)
(5956)
(5850)
(5666)
(5512)
(5433)
(5378)
(5210)
(5097)
(5083)
(4753)
(4380)
(4332)
(4252)
(4241)
(4097)
(3886)
(3845)
(3835)
(3605)
学科
(25740)
经济(25689)
管理(20980)
(18377)
(15987)
企业(15987)
理论(10940)
教学(10286)
中国(8884)
(8683)
(8664)
方法(8417)
(7651)
(7396)
教育(7314)
业经(7215)
学法(6431)
教学法(6431)
(5925)
银行(5918)
农业(5642)
(5595)
数学(5473)
数学方法(5186)
(5176)
(5137)
财务(5114)
财务管理(5085)
地方(5067)
(4934)
机构
学院(108296)
大学(106317)
(37848)
经济(36616)
管理(34874)
研究(34763)
中国(28591)
理学(27930)
理学院(27561)
管理学(26816)
管理学院(26618)
(23702)
(22678)
科学(20563)
(20365)
(18202)
(17874)
师范(17703)
中心(16760)
(16676)
财经(16380)
北京(15949)
研究所(15564)
(14984)
技术(14648)
(14441)
职业(13948)
师范大学(13734)
(13216)
教育(12719)
基金
项目(55632)
研究(47103)
科学(41264)
基金(35126)
(29182)
国家(28803)
社会(25390)
教育(24953)
科学基金(23875)
(23716)
社会科(23625)
社会科学(23619)
编号(22381)
成果(20790)
(18977)
基金项目(17689)
课题(17196)
资助(15321)
(15156)
自然(13791)
自然科(13406)
自然科学(13403)
(13310)
自然科学基金(13136)
重点(13073)
项目编号(13036)
大学(12091)
(11999)
规划(11949)
(11735)
期刊
(54496)
经济(54496)
研究(39299)
中国(29918)
教育(28657)
(20297)
管理(15846)
(14645)
学报(13988)
技术(12988)
(12445)
金融(12445)
科学(12435)
大学(11134)
学学(9645)
农业(9138)
业经(8942)
财经(8895)
职业(8646)
(7828)
图书(7658)
问题(7153)
经济研究(7108)
(6044)
论坛(6044)
书馆(5859)
图书馆(5859)
财会(5726)
会计(5698)
(5692)
共检索到188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于泽元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与知识授受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新课程也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探究教学 ,本文拟对探究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探究教学的独特内涵以及探究教学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作用等三个理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慧生  
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田慧生一、活动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历史上看,活动教学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它是在不断批判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这一思想萌发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拉伯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永华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从频临灭亡的绝境中复苏,然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至1992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13.9万家,投资者30.3厅人,雇佣工人200多万,注册资金200多亿元,工业产值205亿元,营业额113.6亿元。事实上,私营企业远比注册登记的多,因为相当一批私营企业是以集体企业的名义即假集体登记的。目前,社会舆论和经济政策有不少方面不利于私营经济的发展,这些舆论和经济政策是理论误区的产物,因此,为了让私营经济健康的发展,必须澄清这些理论误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火生  
对地方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王火生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税体系,首先离不开基本的理论指导。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目前在完善地方税体系中之所以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正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理论出发,对地方税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在目前特定审计环境下 ,国家审计署提出了真实性审计。对审计基本职能的再认识 ,真实、合法、有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真实性审计与稽查特派员稽查工作之关系以及真实性审计与民间审计年报审验之关系等方面 ,论述了真实性审计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 ,以及如何理顺真实性审计与其他相关方面关系 ,以利于真实性审计顺利开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邬志辉  戴继天  唐德先  
文章探索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目标定位、性质和功能几个理论问题,指出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教育家上,并揭示了教育硕士具有实务性、封闭性和复合性三重属性和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促进行动研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纵横联系,推动高师改革四种潜在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玉  杨琦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和陈旧的话题,要做出土地流转政绩十分简单,但规划和预测流转规模、流转速度并没有实际意义;农业用途的需求不足,非农用途需求强劲但受到政策限制是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严格的流转限制条件使得流转要么没前途,要么走样和变味,目前很多地方所谓的流转模式并不符合流转定义;最关心农村土地流转的其实是非农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农村土地承包权不能流转;"股田制"并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关于财务管理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谢志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财务也面临两个根本的转化:一是财务环境由统一计划环境向市场环境转移;二是企业预算约束由不负盈亏责任的软约束向自负盈亏的硬约束转移。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面对市场独立组织自身的财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于“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谈教学论的逻辑起点问题●潘莉娟乔炳臣在我国的现行教学理论中,重研究如何“教”、轻研究如何“学”,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认为,只有真正明确了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学与教的关系,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国璋  
软投入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李国璋(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经济系)一、软投入要素的概括及含义人们为从事生产活动而人为提供的一切条件统称作投入,即广义投入。其中一类投入具有物质形态,称作硬投入(Hard-input);另一类不具有物质形态,称作软投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沙勇忠  高海洋  
探讨与信息消费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信息需求、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环境和信息文化),并阐述它们与信息消费之间的基本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松龄  
消费力的和谐和消费关系的和谐是消费和谐的两个重要内容。消费力和谐的内涵既有人和物的关系,也有人与人的关系。健全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法律法规、完善而均衡的市场是消费和谐的必要条件。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吴水澎  
责任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各责任单位可控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划分责任中心、明确责任内容、制订经营目标、落实措施、进行责任控制与考评等。对责任的考核不仅要定性,更要定量;既要有价值指标,又要有非价值指标。责任会计本质上是与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相适应,运用会计测定、反映不同责任者的工作业绩并同经济管理者的责任与报酬结合起来的会计管理体系,它与财务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中一  陈穗红  周威  张晓云  
本文在分析复式预算的成因、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实行复式预算有利于健全财政职能,全面反映财政活动,增加财政分配的透明度,控制举债规模,硬化预算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行复式预算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职能与财政活动内容的扩展,它是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矛盾,解决分配比例失调的客观要求,能够适应改革以来财政管理变化的需要.作者认为,实行复式预算除了继续坚持"收支平衡、量力而行"等基本原则外,还要遵循加强宏观控制,盈利性投资与非盈利性投资相结合,税收收入要兼顾两个预算,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留有协调空间等原则.要实行复式预算必须进行配套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