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3)
2023(5590)
2022(4985)
2021(4852)
2020(4231)
2019(9369)
2018(9765)
2017(19338)
2016(10867)
2015(12389)
2014(12505)
2013(12335)
2012(12205)
2011(11108)
2010(11808)
2009(11757)
2008(11786)
2007(11087)
2006(10373)
2005(9723)
作者
(32888)
(27368)
(26923)
(25977)
(17288)
(13114)
(12385)
(10465)
(10149)
(10046)
(9194)
(9192)
(8775)
(8679)
(8440)
(8331)
(8055)
(8021)
(8016)
(7957)
(7174)
(6728)
(6605)
(6331)
(6213)
(6163)
(6110)
(6054)
(5621)
(5439)
学科
(42337)
经济(42278)
管理(37282)
(29531)
(24039)
企业(24039)
方法(17795)
环境(15961)
数学(15175)
数学方法(14934)
中国(13949)
(13109)
(13026)
(12453)
(11775)
(9752)
(9494)
银行(9483)
(9123)
(9111)
贸易(9111)
(8930)
业经(8546)
(8160)
(8030)
(7943)
财务(7927)
财务管理(7904)
(7790)
金融(7790)
机构
大学(165158)
学院(163851)
(65090)
经济(63413)
管理(59724)
研究(55141)
理学(49514)
理学院(48967)
管理学(48103)
管理学院(47820)
中国(46046)
(36670)
(34962)
科学(33204)
(28748)
(27122)
财经(26734)
中心(26360)
(25703)
研究所(25196)
北京(24244)
(23844)
业大(22317)
(22124)
师范(21937)
(21895)
农业(19880)
(19759)
经济学(19503)
财经大学(19413)
基金
项目(94507)
科学(72832)
研究(70341)
基金(67505)
(58256)
国家(57751)
科学基金(48239)
社会(43950)
社会科(41515)
社会科学(41501)
(36096)
基金项目(35214)
教育(31695)
(30614)
自然(30235)
编号(29368)
自然科(29281)
自然科学(29269)
自然科学基金(28714)
资助(28665)
成果(25851)
(21189)
重点(21102)
课题(20160)
(20109)
(18183)
(18021)
(17956)
教育部(17892)
科研(17868)
期刊
(81460)
经济(81460)
研究(52198)
中国(34947)
(27349)
学报(25251)
(23792)
管理(22679)
科学(22654)
(20050)
金融(20050)
大学(19244)
教育(18564)
学学(17783)
农业(15626)
业经(13832)
财经(13812)
技术(12679)
(11874)
经济研究(11657)
问题(11653)
图书(10569)
(10079)
理论(9283)
实践(8416)
(8416)
国际(8345)
资源(8285)
(8015)
书馆(7953)
共检索到26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秀渊  
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低成本高效益、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优点而受到各国的青睐。但是,排污权交易的顺利实施必须依赖于完备的法治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在我国法治未建立、市场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实施排污权交易,其效果必将受到限制。若要真正发挥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红艳  田永  桂雄  
文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半年的背景下,从我国环境保护税由"费"改"税"的发展历程出发,探析环境保护税由"费"改"税"以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对排污权交易的影响、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响、对碳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财税管理中应对环境保护税实施的企业发展战略、生产优化措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税收筹划和排污权交易协同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但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方向。"十一五"时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英婕   王洪强  
生态环境保护关乎民众福祉、民族未来。国家审计是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等审计文本资料,运用NLPIR分析平台,系统回顾了2002—2022年国家审计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项目实施与公告情况,区分不同五年计划时期提炼总结审计主题、审计重点和问题发现,进而探讨国家审计工作优化方向。研究认为,水污染防治及垃圾处理、节能减排、退耕还林还草等领域受到持续关注;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始终是审计重点。为更好地发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国家审计还应在面源污染、权益交易、其他财税政策等方面持续拓展广度和深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熊冬洋  
一、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农业生态环境是一种社会性公共产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很强正的外部性,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亲环境行为使水土资源得到节约、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并非只是给农户自己带来益处。然而,农户采取亲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往往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劳动投入,尤其是在生产经营初期。因此,在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和激励的情况下,农户一般是不会为这类公共产品付费,就会产生所谓的"免费搭车"现象,从而导致这种亲环境生产行为提供的不足。因此,从理论上讲,农业补贴应成为国家激励和引导农户选择亲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致性。但从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玉萍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的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际及国内社会的重视。本文对排污权交易进行了系统地介绍,论述了排污权交易的含义、性质、目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的构成。最后,对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若干设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建梁  
环境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排污权交易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背景,提出了基于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说的环境资产管理会计观。探讨了企业环境资产属性,以排污权为例,对企业环境资产确认计量记录以及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虹  胡晓红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保护环境的方式,即在保持一定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确立排污权,允许各个排污单位的排污权像商品那样买卖。针对西部污染等环境问题,本文阐述了西部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构想,提出了良好的制度才能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鼓励公众参与,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借鉴期权理论,环境政策的整体策动效应是完善此制度的有效措施等观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金志  黄旺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思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深入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丰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丽杰,孙敏,邱红  
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则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实施排污权交易将促进生态城市环境目标的顺利实现,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充分调动企业环保行为的自觉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利于新兴支柱产业的兴起,使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志梅  李秀莲  赵丽丽  
排污权交易主要有基线与信用、总量管制与交易两种机制。针对其会计处理,美国、日本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均已发布相关的准则,但是我国尚为空白,缺乏相应的准则规范。排污权的确认应结合排污权交易参与主体的目的和排污权的期限,而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则应考虑市场的活跃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