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4)
2023(3099)
2022(2516)
2021(2617)
2020(2125)
2019(4924)
2018(5089)
2017(7273)
2016(5752)
2015(6854)
2014(7273)
2013(5949)
2012(5671)
2011(5294)
2010(5887)
2009(5121)
2008(4891)
2007(4802)
2006(4596)
2005(4522)
作者
(13207)
(10736)
(10669)
(10662)
(6922)
(5250)
(5137)
(4388)
(4322)
(4062)
(3871)
(3610)
(3570)
(3565)
(3524)
(3509)
(3454)
(3276)
(3248)
(3226)
(3186)
(2888)
(2783)
(2620)
(2599)
(2562)
(2435)
(2367)
(2289)
(2262)
学科
教育(21047)
中国(10906)
管理(8789)
(8740)
经济(8717)
教学(7658)
理论(7226)
(6005)
(5370)
(4698)
企业(4698)
思想(4600)
政治(4515)
思想政治(4279)
政治教育(4279)
治教(4279)
德育(4243)
(3947)
(3907)
研究(3793)
学法(3789)
教学法(3789)
(3777)
学校(3728)
发展(3676)
(3649)
(3550)
改革(3526)
高等(3513)
(3361)
机构
大学(70101)
学院(64752)
教育(29445)
研究(26834)
(22425)
师范(22359)
师范大学(18430)
(17863)
科学(15059)
管理(14945)
(14628)
中国(14566)
(14558)
职业(13894)
经济(13790)
(13338)
技术(12855)
北京(12739)
中心(11915)
研究所(11752)
理学(11610)
教育学(11406)
理学院(11271)
(11163)
管理学(10666)
管理学院(10505)
(9920)
(9585)
职业技术(9541)
技术学院(8558)
基金
研究(34675)
项目(33429)
科学(27416)
教育(26898)
成果(19426)
基金(18599)
编号(18259)
社会(17538)
课题(17447)
社会科(16082)
社会科学(16080)
(15626)
(15422)
(15328)
(14450)
国家(14081)
规划(11984)
科学基金(11170)
(11094)
项目编号(10762)
研究成果(10758)
(10289)
年度(9961)
(9620)
(9584)
阶段(9562)
重点(9386)
(9341)
(9016)
教育部(8846)
期刊
教育(54403)
研究(35237)
中国(30013)
(21338)
经济(21338)
职业(13431)
技术(10699)
技术教育(8278)
职业技术(8278)
职业技术教育(8278)
(8228)
学报(7759)
大学(7455)
(7212)
高等(6535)
(6401)
金融(6401)
成人(6333)
成人教育(6333)
科学(6291)
(6085)
论坛(6085)
图书(5941)
管理(5919)
高等教育(5648)
(5289)
书馆(4779)
图书馆(4779)
学学(4549)
农业(4512)
共检索到127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秋兰  
护士承担着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崇高职责。对护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研究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行为准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是不可缺少的教育。要圆满完成护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必须不断研究和探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护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影响,特别是学校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振华  王勇  
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改革。思政教育改革要立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注重职业导向,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季红  武斌  
感恩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努力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构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鼓励参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教育网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轶群  
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留学生规模空前扩大,留学生教育对于促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部分高校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影响了留学生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尽快加以改善,以更好地面对挑战、把握机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坤岳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德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德育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必须以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开辟德育建设的新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白羽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的几点思考白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建构中出现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膻变中传统社会心态的变化,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的德育课,必须以坚定学生建设有中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钢  
随着21世纪的临近,知识经济将替代工业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为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各国都不断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  于翠霞  崔建国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行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学校教育不仅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我国正在逐步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因有助于实现社会个体的解放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技术创新、使用和管理提供基础,为实现"效率优先、注重公平"提供条件,因此,应把发展教育放在国民经济的优先地位。目前国家财政在支持教育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迷惑和问题,我把它们提炼成几点思考,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进一步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融合教育"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为一体,这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融合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融合教育要把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主流教育的环境中给予特殊儿童特殊的关怀、辅导、心理咨询。融合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志敏  
随着高教改革和基础教育课改的逐步深入,我国目前的师范生教育实习环节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实习现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结合国内教改形势和国外教育实习的先进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实习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达到最终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目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我国历史上的许多著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艰苦的磨练对年轻一代成长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孟轲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许多后来创造出伟业的著名人物,在年轻时代都曾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或心灵的磨砺。正是遵循了这一思想,在中外教育史上,用人为的方式创设艰苦的条件和情境来培育具有优异品格的出色人才,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家的重要实践。例如古代希腊时期的斯巴达教育,英国的伊顿和哈罗公学,以及近几十年在我国台湾省出现的忠诚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武文  
目前高职教育被定性为一种新类型,然而理论界对"类型"和"层次"的争论并没有停止,而且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如果是类型,承担这个类型的是否就是目前的高职院校;这样的一种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培养过程的重点是技能吗?在借鉴国外先进模式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中国化"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而冷静地的思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荣花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社会与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今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知识、知识创新在于教育,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的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提高综合国力提供智力保障,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革新落后的教学体系,培养新型的师资队伍。知识经济需要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则呼唤创新教育。因此,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把创新教育摆在突出的地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清  
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33万人,招生数量达到了157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45万,增幅达44%。这一举措不仅对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保证当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赋予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速度提出了更新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