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5)
2023(7439)
2022(6262)
2021(5754)
2020(4932)
2019(10642)
2018(10604)
2017(19662)
2016(10356)
2015(11297)
2014(10794)
2013(10742)
2012(10085)
2011(9044)
2010(9360)
2009(8659)
2008(8495)
2007(7924)
2006(7172)
2005(6563)
作者
(28903)
(24069)
(23893)
(22942)
(15316)
(11386)
(10757)
(9147)
(9027)
(8723)
(8176)
(8070)
(7845)
(7783)
(7567)
(7369)
(7319)
(7088)
(6917)
(6758)
(6272)
(5833)
(5791)
(5564)
(5395)
(5373)
(5370)
(5307)
(4823)
(4794)
学科
(45150)
经济(45112)
(39101)
管理(36265)
(34219)
企业(34219)
技术(20145)
方法(15698)
中国(13369)
技术管理(13117)
业经(12817)
数学(12695)
(12558)
数学方法(12556)
地方(11214)
产业(11007)
(10681)
(10564)
农业(8557)
(8068)
(8011)
银行(7994)
理论(7845)
(7693)
(7593)
(7107)
贸易(7095)
(7076)
金融(7076)
结构(6983)
机构
学院(145183)
大学(143143)
(64450)
经济(63225)
管理(59204)
理学(50350)
理学院(49875)
管理学(49244)
研究(49028)
管理学院(48946)
中国(37705)
(30157)
(28667)
科学(27647)
(24956)
(23562)
中心(23210)
财经(21908)
研究所(20988)
(20518)
(19694)
经济学(19458)
(19432)
北京(19140)
业大(19068)
(18411)
师范(18215)
(17995)
经济学院(17476)
技术(17405)
基金
项目(94776)
科学(76717)
研究(73093)
基金(67879)
(58265)
国家(57778)
科学基金(50872)
社会(47944)
社会科(45775)
社会科学(45766)
(39743)
基金项目(35843)
教育(33366)
(31868)
自然(30637)
自然科(30009)
自然科学(30004)
自然科学基金(29571)
编号(28458)
(26841)
资助(26175)
创新(24026)
成果(22901)
(22413)
重点(21638)
课题(20978)
(20592)
国家社会(20034)
(19091)
发展(18639)
期刊
(75510)
经济(75510)
研究(46882)
中国(35745)
管理(26728)
(22296)
教育(20435)
科学(19361)
(18899)
学报(18132)
技术(17339)
(15005)
金融(15005)
大学(14656)
学学(13470)
业经(13102)
农业(12660)
经济研究(12185)
财经(11149)
科技(11064)
技术经济(10608)
(9937)
问题(9477)
(8792)
论坛(8792)
图书(7532)
(7438)
(7375)
商业(7337)
(7235)
共检索到232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耀明  
彩电市场竞争中洋彩电采用“技术领先”策略占据技术制高点 ,国产彩电采用“技术适宜”策略占领了市场主体。国产彩电在品牌市场份额竞争的“价格大战”中展开库存调整、价格调整、生产调整、技术调整。应深入进行技术战略调整 ,把“技术适宜”策略调整为“技术创新”战略。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彩电产业结构调整 ,获得彩电市场技术优势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超  孙立梅  李天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芬  郭广生  张士运  
本文构建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的PVAR模型,研究中国30个省份2004—2016年全部区域、高碳区域和低碳区域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消耗间的传导机制,并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减少能源消耗存在正向效应,技术创新和高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实现经济增长有正向脉冲的影响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对能源消耗具有较高的约束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恒烺  王家敏  
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首先,通过使用面板EGLS模型检验技术创新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收入不平等为倒"U"型关系,而经济增长可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技术创新在现阶段仍会扩大全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但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缓解技术创新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抑制收入不平等,而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够互相抑制。技术创新由产业结构调整渠道暂缓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亚玲  
近几年来 ,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但与广东、上海相比 ,尚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与浙江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关系 ,但主要原因还是浙江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不高。因此 ,浙江要加快结构调整 ,必须确立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产业培育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 ,以及以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策略。期间 ,政府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奇平  黄诚  
信息将取代货币成为宏观经济调节的核心变量 ,信息资本将取得对金融资本的支配地位。凡是提供信息创造、传播、交流和处理的电信产业、计算机产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传统电台电视台传播媒体业之间 ,将以提高信息流通速度为主线展开交叉兼并 ,逐渐融合成一个大的中介性信息服务业。随着电子货币对纸币的取代 ,金融业本身将成为信息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乃至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的核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在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消费、提高能源效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创新要素,建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分析框架。通过假设建立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计量模型,运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授权量增加能够节约能源消费,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等能源消耗较少产业的产值比重增加能够减少能源消费。研究结论认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脱钩的重要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讴歌  王满仓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基于空间集聚视角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产业空间集聚。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机制表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产业融合机制以及产业空间集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应从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市场性金融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刘喜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量子力学的建立,完成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物理学取代了经典物理学。20世纪中期以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融为一体,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技革命所包含的领域十分广泛,它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宇宙航天技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群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现代科技成果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振清  李欢欢  刘保留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对于充分激发碳交易政策的区域碳减排潜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2005-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DID和PSM-DID方法评估碳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在SFA模型测算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方面探讨碳交易政策的作用机制,同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区域验证。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能推动试点和非试点地区协同减排;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碳交易政策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减弱;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高级化更多受益于碳交易政策,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较弱,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效果也较为明显。基于此,从完善碳市场建设、制定差异化政策、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协同减排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促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振清  刘保留  李欢欢  
基于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进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整体层面上,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碳减排的效果更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技术创新投入更有助于碳减排,技术创新产出作用较小;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促进碳减排的交互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背景下,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也存在明显异质性。因此,应增强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协同减排,重视技术创新效率改善,以发挥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减排的交互项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华  龚珏  
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在理论上有充足论证,在实践中也基本形成共识。世界各国都通过鼓励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财税政策是其中重要的政策工具。我国建立了以税收抵免为中心的鼓励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完善空间。为此,本文提出三项完善建议:在财政政策上,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在税收政策上,调整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突出产业性导向;在此基础上出台配套政策,提高财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