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2)
2023(3217)
2022(2909)
2021(2679)
2020(2532)
2019(5674)
2018(5983)
2017(12310)
2016(6913)
2015(8120)
2014(8271)
2013(8566)
2012(8304)
2011(7540)
2010(7993)
2009(7896)
2008(7744)
2007(7180)
2006(6845)
2005(6483)
作者
(20192)
(16692)
(16331)
(15974)
(10595)
(7829)
(7652)
(6353)
(6229)
(6176)
(5604)
(5456)
(5441)
(5321)
(5225)
(5097)
(4955)
(4915)
(4806)
(4798)
(4484)
(4075)
(4041)
(3870)
(3840)
(3820)
(3796)
(3762)
(3426)
(3247)
学科
(28866)
经济(28830)
(19288)
管理(18970)
方法(13001)
(12953)
企业(12953)
中国(12250)
数学(11951)
数学方法(11822)
(11730)
(10718)
(9758)
收入(8459)
(8047)
银行(8044)
(7739)
农业(6929)
(6462)
贸易(6450)
(6341)
(6066)
税收(5794)
(5777)
金融(5777)
(5657)
(5548)
制度(5547)
(5528)
业经(5394)
机构
大学(105752)
学院(103734)
(47247)
经济(46151)
管理(38207)
研究(35151)
理学(31556)
理学院(31243)
管理学(30839)
管理学院(30640)
中国(30314)
(26712)
(23149)
财经(19977)
科学(18061)
(17923)
(17637)
(17500)
中心(16818)
北京(15576)
经济学(15231)
研究所(15230)
财经大学(14623)
(14181)
(13926)
经济学院(13880)
(13860)
师范(13835)
(12278)
业大(11773)
基金
项目(55575)
研究(44015)
科学(43378)
基金(40131)
(33619)
国家(33303)
社会(28193)
科学基金(27744)
社会科(26644)
社会科学(26637)
教育(20920)
基金项目(20344)
(20204)
编号(18953)
资助(17528)
(17525)
成果(17467)
自然(15821)
自然科(15425)
自然科学(15418)
自然科学基金(15134)
(13702)
课题(13201)
重点(12151)
教育部(12097)
(11992)
(11854)
人文(11535)
国家社会(11507)
项目编号(11493)
期刊
(57530)
经济(57530)
研究(39186)
中国(21786)
(19515)
(15995)
金融(15995)
管理(15294)
教育(13569)
(13318)
学报(12596)
科学(11940)
财经(10431)
大学(10360)
经济研究(9575)
业经(9340)
学学(9294)
技术(9045)
(8975)
问题(8634)
农业(8334)
(7671)
理论(6955)
图书(6377)
实践(6226)
(6226)
国际(6014)
商业(5723)
统计(5571)
技术经济(5460)
共检索到17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晓媛  韩克勇  
中等收入阶层是推动我国消费需求的主导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核心力量。因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是推进我国可持续消费的现实基础,也是缩小我国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均明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结构的和谐,而中间阶层占社会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为合理的。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存在许多弊端,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凸显。为扩大中间阶层,建议国家和政府可从四大方面入手选择合适路径解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永生  
(一)瞄准农民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源2017年,我国低收入者的比重在55%左右,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约为37%,高收入者约为8%。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目标的核心是让有潜力的低收入人群尽快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2017年,我国农民工数量2.8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占劳动人口的30%左右。从收入结构看,过去10年,农民的收入整体在增加,部分高收入农民工已经达到了或超过中等收入门槛。所以,无论是从数量讲,还是从收入的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卫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缩小这种差距、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及社会结构意义重大。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应对其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其次要对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低的现状及其危害有清醒、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达到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的目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永生  
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建设"橄榄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举措。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但在群体规模、城乡分布、区域分布、行业分布及职业分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建议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国家战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云  
本文就我国现阶段中等收入阶层需求进行了分析, 得出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过小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回升的一个直接因素, 为此提出相关政策措施来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以促进消费: (1) 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为重点,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2) 完善分配制度, 调节过高收入者水平, 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3) 加大教育投入, 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 (4) 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5)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6)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内涵和划分标准中等收入阶层是指一定时期收入及生活水平稳定保持在中等或相对平均水平的居民群体。这一概念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1.发展。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重将缩小,符合一定标准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将上升。这一标准应是绝对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韩克勇  
为了尽快提高山西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构建“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必须不断加强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舆论导向;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促使低收入阶层向中等收入阶层转化;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介服务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海南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全面建没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文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正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尽管目前其所占比重仍较小。营销者必须重视这一变化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本文在对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等收入阶层的需求和购买行为特征;然后,针对企业的营销变革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燕霞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工薪制度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指出应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力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众敏  何帆  
艰难而快速的转型近几年来,我国的海外能源投资在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实现了高速增长。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加州优尼科出师不利后,海外能源投资曾一度陷入低谷。在这一时期,国际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扩大我国民间投资需求 ,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政策选择上 ,应指导民间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 ,积极开展新的投资领域 ,引导民间企业在新兴产业取得发展 ;在融资环境上 ,应大力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 ,为民间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使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相适应 ,提高全社会的投资需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邱爱军  白玮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城乡统筹战略的确定,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潜力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