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9)
- 2023(9015)
- 2022(7833)
- 2021(7113)
- 2020(6254)
- 2019(14575)
- 2018(14518)
- 2017(28662)
- 2016(15912)
- 2015(17972)
- 2014(18524)
- 2013(18341)
- 2012(17564)
- 2011(15859)
- 2010(16098)
- 2009(15061)
- 2008(14951)
- 2007(13930)
- 2006(11945)
- 2005(10735)
- 学科
- 济(71701)
- 经济(71631)
- 管理(41581)
- 业(41508)
- 企(32374)
- 企业(32374)
- 方法(30941)
- 数学(27127)
- 数学方法(26905)
- 农(20826)
- 中国(17896)
- 地方(17835)
- 财(17099)
- 学(15387)
- 制(15374)
- 业经(15122)
- 农业(13475)
- 贸(12351)
- 贸易(12349)
- 易(11883)
- 体(11834)
- 银(10979)
- 银行(10942)
- 融(10824)
- 金融(10815)
- 产业(10702)
- 理论(10517)
- 行(10459)
- 和(10384)
- 地方经济(10148)
- 机构
- 学院(234055)
- 大学(233018)
- 济(97804)
- 经济(95699)
- 管理(86142)
- 研究(83592)
- 理学(73590)
- 理学院(72698)
- 管理学(71387)
- 管理学院(70957)
- 中国(61809)
- 科学(52356)
- 京(50546)
- 农(45218)
- 所(44126)
- 财(43852)
- 研究所(40139)
- 中心(38370)
- 业大(37186)
- 江(36747)
- 农业(35827)
- 财经(34627)
- 北京(31859)
- 范(31329)
- 经(31154)
- 师范(30951)
- 经济学(30216)
- 院(29757)
- 州(29053)
- 经济学院(27478)
- 基金
- 项目(153720)
- 科学(119184)
- 研究(111893)
- 基金(108744)
- 家(95452)
- 国家(94683)
- 科学基金(79177)
- 社会(69203)
- 社会科(65571)
- 社会科学(65550)
- 省(61607)
- 基金项目(57928)
- 划(51853)
- 教育(51283)
- 自然(50265)
- 自然科(49029)
- 自然科学(49011)
- 自然科学基金(48139)
- 编号(46419)
- 资助(44740)
- 成果(38285)
- 重点(35394)
- 发(35323)
- 部(33967)
- 课题(32722)
- 创(31736)
- 创新(29750)
- 科研(29369)
- 计划(28702)
- 教育部(28362)
- 期刊
- 济(110167)
- 经济(110167)
- 研究(67862)
- 中国(46747)
- 农(41439)
- 学报(39823)
- 科学(35361)
- 财(34568)
- 管理(29930)
- 大学(29230)
- 学学(27640)
- 农业(27564)
- 教育(25190)
- 技术(20915)
- 融(20364)
- 金融(20364)
- 业经(19034)
- 经济研究(17753)
- 财经(17369)
- 问题(15318)
- 经(15094)
- 业(14764)
- 技术经济(12260)
- 版(11978)
- 统计(11806)
- 贸(11619)
- 商业(11572)
- 科技(10922)
- 理论(10679)
- 图书(10630)
共检索到349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管怀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历史上我国各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不同。本文从政治晋升的角度,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地区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指出在政治晋升的驱动下,传统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工协调会出现失灵,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很难纠正;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模仿的后发优势,各地会一哄而上,导致新兴产业的趋同。但是产业结构趋同也并不是没有好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
关键词: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协调失灵 模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赵洁
运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这一指标分析成渝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用区位熵方差测度区域内工业行业的区际分工程度。分析表明:该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现象,虽然趋同程度存在递减趋势,但区域竞争格局下的相关政策仍为未来的产业过度竞争埋下隐患。从3个不同层面对成渝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给予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拓展型"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内生性战略和内生性市场机制的培育、由产业合作向外溢性公共政策合作转变、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带动型区域经济转变以及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等角度出发,给出相关政策选择。
关键词:
产业同构 产业协作 政策选择 成渝地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武 王俊海
首先利用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框架,揭示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单一的中央政府依托相对绩效考核的晋升激励假设下,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会采取模仿战略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放松假设后,地方政府的行为将出现分化。接下来,本文根据1999—2007年中国省际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情况,对理论推导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近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关键因素并非地区间相对绩效竞争的结果,而是由GDP增长率等绝对绩效指标带来的晋升激励扭曲。此外,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益控制权的行为,将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耀
产业结构趋同化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多年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问题有几种普遍看法:一是“趋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在我国已经十分严重;二是“趋同”完全违背了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应坚决“避免”;三是国家对“趋同”现象要全面干预,加强项目审批等方面的管制。笔者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现行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判断缺乏依据,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宝通
如何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张宝通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一直围绕着改革与发展,妨碍着经济结构的优化。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呢?一、把国家产业政策具体化为区域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投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耀东
工业化初、中期,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大国经济增长的一般特征,但是中国似乎提出了一个“悻论”——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持续的地区产业趋同化。为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将近年来理论界的讨论综述如下。 (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 大多数观点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表现为三个层次。(1)根据产业“相似系数法”模型得出结论,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与工业结构相似度高;①(2)根据区位商与专业化系数指标分析,各省(市)区专业化系数普遍下降,工业结构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重复和同构;叭3)根据主要产品的地区分布,推论出省(市)区之间的主要产品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明吾
本文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解释产业结构趋同成因的理论模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以及地区利益障碍和产业协调政策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消除地区利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作用,关键是能否在尽快完成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地区利益协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地区利益 博弈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万清
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我国8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90年代,原先导致趋同的主要因素如制度基础、利益导向、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动力等将逐步减弱,不同类型省区产业结构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作用下将向不同方向发展,地区间结构趋同态势将发生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智兰 陈君 封永梅
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时期而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归结为体制原因,体制弊端是产生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主要的内在根源。另一类观点则归结为非体制原因。这两类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同时也为我们找到对策提供了依据。即:产业结构趋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原因,在一定时期也会有几个原因同时导致,不能简单的判断为那一个单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趋同原因 体制弊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世银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是在计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逐步引进了市场机制 ,同时也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利益驱动 ,从而产生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演变态势、趋同的危害和深刻的复杂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 趋同 形成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国际贸易理论阐释了在完全分工与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现实的国际贸易实践却是:在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以及能带来高额利润的高科技产业和其它产业,出现了国与国之间同构的现象。出口相似性指数和产品相似系数都显示了这种同构日趋严重,文中的博弈模型论证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风起云涌,呈现出广泛性的特征。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贸易摩擦 博弈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施惠琳 张济琳
改革和开放给我国区域经济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改革不配套、不彻底,以及体制、宏观管理不当,调节机制不完善,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依然存在且有所加剧,严重地影响了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改革的进程。为此,我们就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特点、成因及其合理化对策等一系列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德亚 汤龙
文章通过使用多种指标,比较分析了全国、长江经济带及其内部地区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发展趋同问题。结果发现,二者发展失衡的同时,各地区结构合理化程度逐步优化,结构高度化速度持续加快,结构相似水平不断增强,地区间结构趋同趋势显著,但地区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