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5)
2023(2917)
2022(2636)
2021(2405)
2020(2240)
2019(5202)
2018(5071)
2017(9854)
2016(5309)
2015(5781)
2014(5527)
2013(5802)
2012(5413)
2011(4869)
2010(5260)
2009(5196)
2008(5290)
2007(4900)
2006(4760)
2005(4815)
作者
(14166)
(11641)
(11612)
(11530)
(7560)
(5631)
(5320)
(4526)
(4424)
(4335)
(4186)
(4068)
(3924)
(3920)
(3907)
(3755)
(3532)
(3449)
(3358)
(3256)
(3243)
(2948)
(2939)
(2736)
(2719)
(2688)
(2681)
(2666)
(2516)
(2303)
学科
(21642)
税收(20203)
(20033)
(19908)
经济(19879)
管理(14807)
(12410)
(10928)
企业(10928)
(10141)
中国(6413)
(5547)
方法(5376)
财政(5303)
(5082)
地方(4828)
(4495)
(4392)
(4338)
财务(4320)
财务管理(4315)
数学(4271)
数学方法(4123)
企业财务(4074)
业经(3850)
(3785)
贸易(3778)
(3752)
银行(3749)
关系(3742)
机构
大学(70277)
学院(68200)
(27919)
经济(27240)
研究(25341)
管理(23013)
(22697)
中国(21341)
理学(18428)
理学院(18199)
管理学(17800)
管理学院(17637)
(15686)
财经(15112)
(13977)
科学(13553)
(13457)
(13099)
中心(11655)
(11372)
(11110)
研究所(10895)
财经大学(10823)
北京(10669)
(10637)
(9630)
(9443)
(9156)
师范(9097)
(8985)
基金
项目(35647)
研究(28354)
科学(27598)
基金(25689)
(21907)
国家(21710)
科学基金(18260)
社会(17769)
社会科(16830)
社会科学(16825)
教育(12935)
(12807)
成果(12410)
基金项目(12306)
编号(12182)
资助(11427)
(10963)
自然(10533)
自然科(10326)
自然科学(10322)
自然科学基金(10126)
(8993)
课题(8599)
项目编号(8130)
重点(7947)
(7917)
(7703)
(7683)
阶段(7673)
国家社会(7538)
期刊
(36511)
经济(36511)
研究(32981)
中国(18510)
(18387)
(15345)
(15257)
税务(13522)
教育(11169)
管理(9970)
学报(9956)
(8808)
金融(8808)
(8376)
科学(7712)
大学(7619)
财经(7093)
学学(6523)
经济研究(6325)
(6037)
技术(5650)
国际(5495)
图书(5319)
(5300)
农业(4840)
会计(4673)
问题(4561)
书馆(4436)
图书馆(4436)
业经(4377)
共检索到133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於鼎丞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分立,既不利于为内外资企业营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也不利于国有企业和民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对外资企业的优惠过多、范围太广,从而使得优惠尺度难以把握,操作也更加复杂,形成了避税“黑洞”和征管“盲点”,给某些避税和逃税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和可能。造成投资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吸引长期投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邵明均  梁友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万甫  
目前,对于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各界已达成共识,这是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内在动因。同时,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时机也已基本成熟。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是两套所得税的简单合一或简单嫁接,其中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包括税基、税率、税收优惠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两税合一”。毫无疑问,企业所得税法对国内企业是个很大的利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严兵   郭少宇  
所得税影响企业收益,从而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本文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改革为冲击,考察了企业所得税对外商投资的影响。研究证实,所得税率上升显著提高了外商减少投资的概率,且对成本导向与竞争力较低外资、“假外资”、高竞争行业外资以及来自港澳台和未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国家外资的作用更大,通过扭曲贸易价格转移利润是外资企业应对税负增加的重要手段。本文还发现,中西部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引起了外资企业的梯度转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靳东升  
盼望已久的内、外资企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已于2007年3月16日经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法”的通过,标志着又一次税制改革的成功;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内外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一鸣  宋韬  
本文通过研究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从企业微观层面出发来研究"两税合一"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政策效应,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我国在当前全球性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要从基本国情出发,适度降低我国企业所得税,撤销非必需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给予高税负企业税收优惠,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来支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炜  
一、税收对企业投资处理的一般原则通过税收对投资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我们看到税收通过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当我们对企业投资的业务进行税收处理时,必须在税制设计时遵循一定的原则。(一)避免重复征税,体现税收公平原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霖  
本文通过对“两税合一”从动议到成为共识经过的分析,及对“两税合一”的反方观点影响外资论、收入减少论、改革时机论进行剖析,得出当前两税合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我国新公司所得税法的具体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生  张岸元  曲凤杰  张哲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培莉  王海勇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合并迟迟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门担心合并后税负提高影响了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的规模和速度,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税收政策在一国的投资环境中只能起到部分激励作用,并非决定因素;第二,由于我国超过70%的外资来源于与我国尚未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或虽有协定但并不包括饶让条款的国家和地区,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是大多数外商投资者关注的重心;第三,对中小外国资本来说,税收政策的调整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这部分外资的减少反而会优化我国的外资结构,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明喜  刘树林  汪寿阳  
基于从价税,文章比较了两税合一对不良资产拍卖结果的影响,得到:(1)两税合一前,税率差别导致国外投资者在不良资产拍卖博弈中中标,从而解释了"在不良资产拍卖中,一般是国外投资者中标"的现象;(2)在两税合一前后,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都不会贱卖国有资产,但在某种意义下可能会损失中国的部分外汇储备;(3)两税合一不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且,只要税率设置合理,还会进一步提高不良资产的预期收益和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量,为两税合一的税改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卫甫  庞德征  路庆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莫晓芳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统一。"两税合一"的实施,将使广东外资企业的整体税负因税收优惠减少而趋于增加。但历年改革开放成果的积累及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广东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具备相当强的竞争优势。可以乐观地预期,"十一五"期间广东利用外资仍将持续增长,并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但引资格局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