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617)
- 2022(576)
- 2021(567)
- 2020(567)
- 2019(1318)
- 2018(1498)
- 2017(3483)
- 2016(1808)
- 2015(2238)
- 2014(2267)
- 2013(2480)
- 2012(2382)
- 2011(2274)
- 2010(2381)
- 2009(2418)
- 2008(2333)
- 2007(2181)
- 2006(2051)
- 2005(1864)
- 2004(1586)
- 学科
- 济(8323)
- 经济(8315)
- 管理(5049)
- 业(4562)
- 方法(4238)
- 数学(4075)
- 数学方法(4068)
- 中国(3555)
- 制(3114)
- 企(2940)
- 企业(2940)
- 农(2599)
- 银(2444)
- 银行(2442)
- 行(2371)
- 贸(2363)
- 贸易(2360)
- 易(2340)
- 财(2328)
- 税(2153)
- 税收(2040)
- 收(2029)
- 体(1822)
- 融(1718)
- 金融(1718)
- 制度(1670)
- 度(1670)
- 体制(1597)
- 出(1462)
- 农业(1340)
- 机构
- 大学(31103)
- 学院(30817)
- 济(14354)
- 经济(14042)
- 管理(11309)
- 理学(9432)
- 研究(9351)
- 理学院(9335)
- 管理学(9282)
- 管理学院(9210)
- 中国(8283)
- 财(8272)
- 京(6580)
- 财经(6388)
- 经(5685)
- 经济学(4788)
- 所(4770)
- 财经大学(4699)
- 科学(4593)
- 北京(4506)
- 经济学院(4426)
- 江(4320)
- 研究所(4100)
- 中心(4024)
- 范(3583)
- 师范(3566)
- 州(3550)
- 农(3484)
- 系(3265)
- 业大(3253)
共检索到47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有禄
文章从我国特殊的交易制度T+1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该交易制度下,我国IPO股票的不正常高抑价和高换手率。T+1的特点是:首日只能是中签者卖出,且涨跌无限制,而买者当日无论股价涨跌多大,都不能卖出。因此,按常理IPO股票不应该出现高抑价和高换手率,但我国的IPO股票却出现了。这种制度造成了IPO股票出现高抑价和高换手率,建议管理层应加强对现行交易制度下,不正常的新股首日高抑价和高换手的监管,防范动机不良的交易者的违法乱市行为。
关键词:
T+1交易制度 高换手 IPO抑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边江泽 宿铁
本文中,我们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上一项独特的交易限制:"T+1"交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股票购买者至少到第二天才能将股票卖出。而中国的权证市场则服从"T+0"的交易制度,即购买者可以随时将权证卖出。我们证明"T+1"制度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使股票的价格中存在低流动性折价。我们还证明股票流动性和相应权证的溢价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最后,基于文中的实证结果,我们给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曙光 蒋顺才
本文首先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我国 A 股市场的 IPO 高抑价现象,得出了几个定性分析结论,然后通过长周期、大样本实证分析验证了定性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IPO 抑价 制度变迁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志强 赵美娟
本文基于1990-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市盈率差动衡量新股发行制度变化,运用偏t-CopulA函数分析新股发行制度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市盈率差动变大,Ipo抑价程度逐渐下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说明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渐显成效。进一步按发行制度变化划分区间,对中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程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发现创业板的抑价程度显著地低于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创业板新股抑价率在最新一期低至17.20%,逐步与国外成熟市场抑价率接轨。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股票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宜玮
中国IPO抑价的平均水平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并且用传统的理论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外关于IPO抑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然后探讨了A股发行审核制度、发行方式以及发行定价机制等对中国IPO抑价率的影响,并针对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2009年重启IPO以后各股的表现,指出了其中仍需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和对中小股民的保护,以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IPO 发行抑价 发行制度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赛芳
本文通过均值比较、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网贷问题平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贷问题平台具有注册资本相对少、存续时间短、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地区性风险不显著等特征。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创新运用了均值比较和独立两样本T检验,对目前研究中的一些结果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并指出网贷平台实力和经营方式应是当前监管的重点。
关键词:
均值比较 P2P网贷 问题平台 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玉祥
本文分析了在《纺织品和服装协定》于2005年1月1日终止后,美国依据世贸组织框架下可适用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中美有关双边和多边协定以及美国国内法对来自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实施包括数量限制在内的贸易措施的可能性,并阐释了它们各自的内在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法律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华
本文采用经济学实验方法,构建实验资本市场,进行T+1交易制度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T+0制度还是T+1制度,实验资本市场都出现价格泡沫,市场缺乏效率,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说;T+1交易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价格泡沫的程度,但这种程度并不显著;被试的经验才是真正能稳健消除泡沫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资本市场 T+1交易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伟
中国证券市场曾经实行过T+0交易制度,由于存在过度投机T+0被取消,进而推出了T+1交易制度。2010年之后,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证券改革正走向纵深,T+1交易制度已经不再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光大"8·16"乌龙事件中,机构利用股指期货和ETF变相T+0交易规避风险,市场的公平与效率亟待维护和提升。为此,本文提出在沪深300成分股中率先实行T+0制度的渐次改革原则及其三大理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高才
2013年光大证券"8·16事件"之所以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首例黑天鹅事件,其中高频交易的嫌疑最大。本文通过基本概念的界定和交易策略的简要介绍,认为此次事件为高频交易在事件研究、市场微结构、外汇储备保值、热钱监控、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问题中有广阔的应用机遇。本文认为,重视和深入高频交易的相关研究将大大降低市场的传染和崩盘风险,对正在研究的T+0交易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频交易 “8·16事件” 应用机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鹿波
本文从T+0交易与信用交易的内在联系、T+0对投资者的影响、T+0对市场的影响、交易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四个方面对期现货交易机制进行分析。结论是:T+0是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的必然产物,T+0和T+1交易机制的制度套利来自于信用交易,而不是股指期货;是否需要取消T+1,从而消除这一制度套利,不能单纯从维护散户交易权利的角度出发,而应当综合考虑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交易机制改革可行的方法是实行T+0并辅以配套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T+0 T+1 交易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亮 唐红桃 陈恭军
从上世纪末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包括"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新农村"在内的多项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本文以"我国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居民收入结构和水平"为视角,以"对应分析和T-TEST"为方法,以"SAS8·2统计分析软件"为工具,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结构较政策实施前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2·城乡间、东西部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差距在扩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兵 薛冰
本文通过对T+1交易制度下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以及对A股市场收益的实证检验,发现隔夜收益率与T+1交易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T+1交易制度下,中国沪深A股市场整体隔夜收益率为负的现象十分稳定、显著,并且低隔夜收益率的股票在未来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收益;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由市场投资组合、规模因子和隔夜收益率因子组成的三因子模型对于中国A股市场收益的解释力更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显芳
2005年《公司法》新增的关联交易规定和2006年《关联方披露》的颁布,使我国规制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基本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但仍不尽完善。正确的做法是在修改已有制度的基础上,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关联交易定价体系;二是建立商业银行统一的综合授信制度,规范关联交易的担保业务,防范金融风险;三是进一步完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非正当关联交易 关联方披露 制度框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俞闽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和政府在IPO发行监管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对核准制下政府的IPO"窗口指导"及其对IPO定价效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深入,政府在IPO中进行"窗口指导"的政策效应对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弱,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IPO定价的市场机制正在增强,IPO定价效率有所提升,体现了IPO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向。
关键词:
询价制 IPO抑价 政府指导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