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3)
2023(3297)
2022(2995)
2021(2927)
2020(2562)
2019(5892)
2018(6311)
2017(12678)
2016(7106)
2015(8522)
2014(8942)
2013(8872)
2012(8595)
2011(7870)
2010(8239)
2009(7853)
2008(7958)
2007(7522)
2006(6910)
2005(6489)
作者
(21247)
(17282)
(16827)
(16418)
(10817)
(8159)
(8066)
(6572)
(6561)
(6371)
(5662)
(5648)
(5562)
(5512)
(5255)
(5239)
(5143)
(5072)
(4980)
(4859)
(4524)
(4175)
(4173)
(4106)
(3921)
(3906)
(3877)
(3873)
(3490)
(3389)
学科
(27466)
经济(27432)
管理(19249)
(17785)
(13476)
企业(13476)
中国(11229)
方法(11111)
数学(9345)
数学方法(9271)
(8860)
(8856)
(8019)
(7505)
贸易(7500)
(7453)
银行(7446)
(7349)
(7147)
业经(5963)
(5666)
金融(5665)
(5221)
理论(5217)
(5194)
农业(5186)
教育(4981)
税收(4938)
(4914)
制度(4910)
机构
学院(107436)
大学(105197)
(44128)
经济(42964)
管理(36747)
研究(35361)
中国(30217)
理学(29640)
理学院(29307)
管理学(28882)
管理学院(28677)
(24751)
(23433)
科学(18999)
(18663)
财经(18548)
(18004)
(16467)
中心(16234)
北京(15954)
研究所(15941)
(14972)
(14613)
师范(14507)
(13920)
经济学(13453)
财经大学(13403)
(12601)
经济学院(12214)
技术(12030)
基金
项目(53405)
研究(44662)
科学(39879)
基金(35119)
(28887)
国家(28585)
社会(25461)
社会科(23905)
社会科学(23900)
科学基金(23107)
教育(21596)
编号(21310)
(21288)
成果(19250)
基金项目(18143)
(17485)
资助(15434)
课题(15069)
(12775)
自然(12692)
项目编号(12608)
(12585)
自然科(12273)
自然科学(12269)
(12257)
自然科学基金(12032)
(12024)
重点(11956)
(10711)
大学(10653)
期刊
(57712)
经济(57712)
研究(38598)
中国(23744)
(18890)
教育(17034)
管理(15332)
(14536)
金融(14536)
(13065)
学报(11998)
科学(11112)
技术(10498)
业经(10327)
大学(9391)
经济研究(9322)
财经(9098)
农业(8568)
学学(8317)
问题(8270)
(8136)
(7878)
图书(7110)
国际(7108)
理论(6995)
商业(6605)
实践(6389)
(6389)
现代(5681)
(5672)
共检索到180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慧  王桂荣  
今年5月CPI指数回落,有人认为我国物价上涨的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本文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近期物价存在的压力,指出在一定时期内,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甚至有继续走高的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金奇  舒晓惠  
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和理论分析发现,近年来PPI与CPI走势不断分化,同时由于指数构成差异及传递障碍,PPI与CPI相互间影响程度很小,因果检验表明PPI和CPI互为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发现,PPI只解释CPI变动的11.04%,CPI能解释自身变动的88.96%;CPI可解释PPI变动的28.66%,PPI能解释自身变动的71.34%,它们不是完全同步变动的,政策制定中不能把PPI当作CPI变化的先行指标。宏观政策层面,当前PPI下行,CPI不降,给宏观调控带来了困难,要注意结构性减税并注重刺激消费,防止物价进一步下探引起通缩的可能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双进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2014年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成本上升、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房价上涨预期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结合我国近年来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在综合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看法的基础上,对2014年CPI走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磊  邵明振  
本文详细考察了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同时,利用VAR等经济计量模型对影响CPI的主要因素进行动态影响分析,并对物价走势做出预测。研究表明,本轮物价上涨既保持了以往的一般规律,也有鲜明的新特点。预测物价于2011年3季度结束上行趋势,此后进入本轮周期的下行阶段。预计2011年CPI上涨率为5.5%,2012年物价上涨压力将有所减缓,全年上涨3.8%左右。文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毅亭  熊明渊  
本文回顾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高通胀的情况,研究表明本轮通胀依然可以在货币数量论的框架内解释,但在货币数量论的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并修正物价和货币的理论值与度量值的差异带来的偏差。认为本轮通胀是货币因素和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非货币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进而用货币数量论分析了我国的通胀情况,并对未来通胀形势做出了判断,认为2009年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当前,国家防止房地产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明显奏效。然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规范等因素仍将有利于我国房地产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同时,央行加息所产生的“双刃剑”效应等因素,又将使房地产开发成本上升,从而必然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推进房地产金融多元化,以规范经济适用房建设为核心,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控制房价过猛上涨将成为今年我国房地产领域的工作重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晨  
2007年我国CPI增幅持续扩大,尤其以猪肉价格最为突出。本文对当前理论界关于CPI持续上涨成因的几类观点进行了简要评析,通过内因、外因两方面的分析后指出:由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价格机制在长期受到抑制后的自发作用是此次CPI大幅上涨的制度内因,而以流动性过剩为核心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则进一步刺激了CPI涨幅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思维  
入世后中国商品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买方市场格局延续和深化、供给状况更趋向宽松,国内市场需求在启动中回升并带动销售持续增长,商品市场主体进一步趋向多元化,商品市场的多层次性及细分化进一步凸显,商品市场的竞争将更为充分和激烈,商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梁莹  
文章尝试从不同层面分析经济恢复形势,回顾人民币汇率走势,提出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五个近期变化,分析汇率波动对政策和经济的影响。最后,文章展望了短、中、长期内的经济运行及人民币汇率走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源海  
股票资产比例是影响保本基金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股价走势进行准确判断,就成为提高保本基金绩效的策略要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保本基金的运作过程,认为股票资产的动态调整是保本基金策略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次探讨了判断股价走势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提高保本基金绩效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彦  何金祚  胡德宝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我国近20年来CPI与PPI走势的相关性分阶段进行分析,并对CPI与PPI走势背离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借助协整分析和VAR模型进一步检验了CPI与PPI之间的传递效应和时滞效果。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供给端、消费端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万贵  袁佳  
从统计制度、实证检验等多角度分析了1997—2015年间CPI和PPI之间的传导关系变化及原因,并重点分析了2012—2015年间二者走势背离的原因,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产能过剩以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等因素是CPI和PPI走势分化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优化调整CPI和PPI等指标的统计口径,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有效供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慧钧  
本文从CPI的构成和结构入手,分析几个可能影响CPI的因素,认为是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导致了物价上涨。最后,通过建立CPI自回归模型,预测了CPI的走势,并据以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物价仍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本文首先对2011年我国CPI前十个月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客观地总结了当前CPI的主要特征,从四个方面剖析了CPI上涨的动力因素,结合GARCH模型对2011年后二个月的CPI进行了预测;其次,对2012年影响我国CPI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判断,给出了2012年全年的CPI涨幅可控在4.5%的水平。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相互消长,导致通胀与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相互转化,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恰当把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快速转变,防止高通胀是当前及今后经济工作的一贯重点,为此,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有效稳定物价水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