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7)
2023(8056)
2022(6964)
2021(6387)
2020(5464)
2019(12751)
2018(12563)
2017(23855)
2016(13006)
2015(15036)
2014(15259)
2013(15577)
2012(15342)
2011(14295)
2010(14719)
2009(14229)
2008(14222)
2007(12627)
2006(11800)
2005(11208)
作者
(41351)
(34340)
(34253)
(32748)
(22026)
(16365)
(15788)
(13335)
(13164)
(12604)
(12002)
(11422)
(11371)
(11173)
(10996)
(10724)
(10181)
(10047)
(9940)
(9868)
(8840)
(8637)
(8553)
(8029)
(7988)
(7821)
(7650)
(7509)
(7113)
(6728)
学科
(77181)
经济(77118)
管理(37223)
(32176)
方法(26145)
(25962)
企业(25962)
数学(22947)
数学方法(22742)
中国(20859)
地方(17445)
(16690)
(15805)
(14542)
(14345)
业经(13529)
地方经济(12657)
(12235)
银行(12209)
(11769)
(11747)
金融(11747)
(11656)
贸易(11645)
(11274)
(10317)
(9648)
(9581)
财务(9562)
财务管理(9534)
机构
大学(207655)
学院(202741)
(95960)
经济(94037)
研究(79828)
管理(70383)
中国(62915)
理学(58922)
理学院(58154)
管理学(57203)
管理学院(56832)
(46844)
(45838)
科学(45822)
(42182)
研究所(37581)
财经(35956)
中心(34483)
(33170)
(32533)
经济学(31348)
(31327)
北京(30230)
(28154)
经济学院(27908)
业大(26855)
财经大学(26625)
(26421)
农业(26193)
师范(26099)
基金
项目(119301)
科学(92483)
基金(87070)
研究(85368)
(76741)
国家(76120)
科学基金(62820)
社会(55418)
社会科(52432)
社会科学(52415)
基金项目(44742)
(44006)
自然(39631)
教育(38663)
自然科(38589)
自然科学(38574)
(38289)
自然科学基金(37873)
资助(37388)
编号(32916)
成果(28904)
重点(27855)
(27622)
(27037)
课题(23843)
教育部(23529)
(23320)
国家社会(23221)
科研(22675)
(22397)
期刊
(118279)
经济(118279)
研究(72351)
中国(42868)
(35860)
学报(32681)
管理(30159)
科学(29563)
(29422)
大学(24731)
(23693)
金融(23693)
学学(23228)
经济研究(20637)
农业(19951)
财经(19284)
教育(18938)
技术(17008)
(16854)
问题(15599)
业经(15445)
(14253)
国际(13185)
技术经济(11559)
世界(10836)
理论(10785)
统计(10526)
(10320)
商业(9710)
经济管理(9675)
共检索到337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龙  
2012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关键之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和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一定控制的新情况,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新变化,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根据各自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提出了不同的调控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和评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信林  王立勇  
面对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微调中。其中,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的判断基本一致,不过货币政策的取向稍有差别。1.财政政策取向方面的判断较为一致。学者们普遍认为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例如,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2011年11月)表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09年,我国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局面,呈现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地  
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通胀现象将在小幅振荡中持续攀升。通胀的主要根源是过度投资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必须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改善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降低各级政府投资冲动,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即把大部分经济职能移交给市场,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分担调控责任。保证增长、控制物价,需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刺激以农民为主体的有恒产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并以此作为未来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最近,为了应对美国住房和金融危机继续加深、国际市场环境动荡的外部冲击和国内通货膨胀势头趋缓、股票市场持续下跌的新形势,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刺激经济和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适当下调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财政部实行股票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政策,汇金公司入市增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票,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回购和增持所属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从短期看,经济总量仍处于偏热状态;从中长期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软肋”。2007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适当调整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将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晓  陈光磊  高菲  
本文通过对物价增长偏低、社会资金偏紧、总需求结构不合理等宏观数据的分析,认为2003年以来的经济过热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宏观调控已经到位,国民经济实现了软着陆,需要警惕的是宏观调控不能过犹不及断送增长周期。文章建议,为保持增长周期的持续,当前宏观调控必须尽快做出相应调整,以形成增加国内需求的新政策体系,确保国民经济在不发生紧缩的情况下持续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经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本文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进行了分析判断。一、深化改革:经济政策的总纲作为转型国家,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既有周期性问题,更有体制性问题。而宏观经济体制上的某些矛盾与问题,需要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在巴厘岛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时称:"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只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期刊] 改革  [作者] 童舒静  
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以调控房价为主要目标的房地产宏观调控,自1988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开始,共经历了五个阶段:1988~1996年、1998~2002年、2003~2007年、2008~2010年4月、2010年4月至今。在不同的阶段,调控措施的重点和指向都有一定差别。从"价、量、投资"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业变化的趋势与历次宏观调控的目标并不同步。现阶段,在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影响下,以控制房价为主要目标的"房地产新政"面临重大考验,需预防双重泡沫的产生。房地产调控的未来效果与政策的力度及其持续性密切相关。房地产调控目标的实现将考验政府的施政智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朱戎  
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的回落,但由于各种原材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快速提升,面临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幅放缓"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投资周期、消费周期、信用周期、价格周期和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分析,本文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高位,投资要求拉动作用在减弱,产能释放所引起的生产过剩风险在增大,有可能导致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受供给面影响,通货膨胀仍会持续,但不表明经济出现过热。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10.5%以上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在5%~6%之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全文对影响经济运行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乃将保持基本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