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0)
- 2023(9454)
- 2022(8025)
- 2021(7617)
- 2020(6128)
- 2019(14184)
- 2018(14069)
- 2017(26133)
- 2016(15491)
- 2015(18205)
- 2014(18672)
- 2013(17985)
- 2012(17533)
- 2011(16083)
- 2010(16946)
- 2009(15516)
- 2008(15315)
- 2007(14028)
- 2006(13198)
- 2005(12654)
- 学科
- 济(62432)
- 经济(62360)
- 管理(35975)
- 业(33535)
- 中国(28336)
- 企(23954)
- 企业(23954)
- 教育(21430)
- 农(19822)
- 地方(18792)
- 方法(18455)
- 数学(15753)
- 数学方法(15512)
- 制(15134)
- 银(14306)
- 银行(14295)
- 财(14229)
- 业经(14135)
- 行(13923)
- 学(13343)
- 农业(13007)
- 理论(12951)
- 融(12852)
- 金融(12851)
- 发(12834)
- 贸(11710)
- 贸易(11690)
- 易(11285)
- 技术(10538)
- 地方经济(10483)
- 机构
- 学院(221407)
- 大学(217130)
- 济(85767)
- 经济(83467)
- 研究(82858)
- 管理(70323)
- 中国(61746)
- 理学(56994)
- 理学院(56161)
- 管理学(55141)
- 管理学院(54699)
- 京(50136)
- 科学(46824)
- 财(44685)
- 所(43064)
- 范(40254)
- 师范(40028)
- 江(38127)
- 研究所(37835)
- 中心(36529)
- 教育(35547)
- 北京(34312)
- 财经(33146)
- 师范大学(32230)
- 农(31897)
- 技术(31325)
- 州(31230)
- 经(29757)
- 职业(29631)
- 院(29099)
- 基金
- 项目(122443)
- 研究(103304)
- 科学(96084)
- 基金(80601)
- 家(67645)
- 国家(66814)
- 社会(60580)
- 社会科(56923)
- 社会科学(56906)
- 教育(55623)
- 科学基金(55035)
- 省(51397)
- 编号(47616)
- 划(44344)
- 成果(42670)
- 基金项目(40949)
- 课题(37939)
- 资助(33870)
- 发(33100)
- 年(32342)
- 自然(30627)
- 自然科(29789)
- 自然科学(29782)
- 重点(29392)
- 自然科学基金(29189)
- 部(28511)
- 性(27896)
- 规划(27835)
- 发展(27474)
- 项目编号(27293)
- 期刊
- 济(111773)
- 经济(111773)
- 研究(85715)
- 教育(63068)
- 中国(60571)
- 财(32496)
- 农(31477)
- 管理(28360)
- 融(28185)
- 金融(28185)
- 学报(27500)
- 科学(26102)
- 技术(25359)
- 大学(22471)
- 农业(21251)
- 职业(19391)
- 业经(19274)
- 学学(19241)
- 经济研究(17608)
- 财经(17083)
- 问题(15466)
- 经(14828)
- 坛(13939)
- 论坛(13939)
- 技术教育(12745)
- 职业技术(12745)
- 职业技术教育(12745)
- 贸(12711)
- 发(11470)
- 图书(11442)
共检索到379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雨晴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界从不同立场出发,围绕"我国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还是属于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这个问题争论至今。论争的实质是我国高职教育应该如何改革和发展,即高职教育发展观问题。文章通过反思,对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考意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显波 刘家枢
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产生是产业升级、教育民主化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三大动力作用的结果。依据国际高等教育分类标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衔接的受限、教育分类标准问题。对策:通过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增强社会对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认同,建立专科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高职的顺畅通道,科学设计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的比例结构,适时调整政策,加强高职本科教育科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在今后的十年时间里,教育创新的任务更加繁重,教育改革的任务更为艰巨。笔者以为,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国情出发,要想加快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两个转变,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清源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完善职业教育的内部层次,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类型。而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就是要研究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尤其是在现有的政策、科技、经济发展条件下,分析高等学校的转型或者高职教育层次的上移,意义十分重大。近十多年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地位也有了基本的认可,然而,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和高职教育专科层次的"终结性",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吸引力。本科层次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弛 张磊
在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高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厘定高职教育层次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层次高移至本科的需求因素,对高职本科实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永林
根据评估实践所涉及的对象范围,高职教育评估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受到高职教育举办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评估层次尚存缺陷。为此,一方面应积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评估的经验,通过明确评估的主客体、评估的内容与指标、评估的实施路径等来构建宏观层次的高职教育评估,以引导高职院校更紧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督促院校举办主体加大办学投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应通过坚持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推进"管办评"分离、优化评估方案与指标等来改进完善已有的中观和微观层次的高职教育评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评估层次 缺陷 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宝华
对德国、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路径进行系统考察,归纳出升格、新建、衍生、专办本、专升本等五种模式,分析不同国家不同路径选择的背景与风险,提出通过逐步升格的模式发展我国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并强调升格后应去标签化。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本科层次 高职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林伟
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面临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等级观念的羁绊、技术的市场本性与政府管理的冲突以及实施技术教育的条件约束。我国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多元发展道路;以技术联盟为平台,提升综合技术能力;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托,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以"双师"为基本标准,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以及以"技"载"道",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技术人"等。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本科教育 技术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桃茂 雷培梁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办高职迅速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复兴、快速增长和稳定规范三个时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民办高职将呈现坚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兼并或重组,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分类管理等发展趋势;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规范管理、扩大办学自主权、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民办高职 发展历程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健
高职教育发展观是人们对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其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成效等根本性问题,故要给予充分重视和研究。笔者就此论述了人是发展的主体,技能是发展的主线,合作是发展的主流,就业是发展的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四主"发展观。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四主”发展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在经过30年大发展,尤其是实施国家示范性建设计划后,应该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整个高职教育战线的重大课题。在回顾分析高职教育发展观历史演变,高职教育发展机遇、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分析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包含:以生为本的质量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特色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发展的质量观等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稳定规模、培养适需人才、办出特色、依托行业、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实施开放办学等方面阐释了构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提高质量 科学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孟
随着高职教育标准化建设的繁荣,高职教育的"标尺竞争"效应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围绕高职教育管理者制定的标尺进行竞争。高职教育领域的"标尺竞争"一方面有力推动了高职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了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也造成高职教育发展同质化、不正当竞争及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建立多样化的标尺体系,推动高职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制度;三是建立合作、扶持机制,推动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标尺竞争 效率 均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静
我国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青年运动领导人杨贤江,主张以培养学生实科能力与劳动素养为要的健全人格为主旨,秉持教育与劳动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本质观,提出涵育学生主体性,注重科学技能素养和劳动生活能力的培养,实施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材使用革新是职业教育有效实施的主要路径。启示当下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坚守涵育学生健全的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主旨和坚守尊崇劳动、服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办学主旨及引入学科、融入生活、多育并举的教学主旨。
关键词:
杨贤江 职业教育主旨观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展立新
高等教育发展观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问题的总体性和一般性看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再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经历了建国初期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深化改革开放时期四个基本阶段。高等教育本质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观所不容规避的核心问题。从本质上看,高等教育普遍地具有知识的批判反思性、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社会代理性、组织结构的高度分工性、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一致性等传统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