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9)
2023(4302)
2022(3570)
2021(3663)
2020(2991)
2019(7066)
2018(7329)
2017(12846)
2016(8717)
2015(10481)
2014(10749)
2013(9761)
2012(9314)
2011(8784)
2010(9295)
2009(8198)
2008(8135)
2007(7605)
2006(7122)
2005(6652)
作者
(21899)
(18020)
(17638)
(17443)
(11349)
(8522)
(8410)
(7100)
(6838)
(6752)
(5952)
(5907)
(5821)
(5772)
(5762)
(5736)
(5476)
(5353)
(5271)
(5153)
(5033)
(4602)
(4454)
(4448)
(4144)
(4142)
(4055)
(4045)
(3724)
(3706)
学科
教育(21792)
(20578)
经济(20555)
中国(16835)
管理(15696)
(13222)
教学(9863)
理论(9746)
方法(9262)
(8686)
企业(8686)
数学(8570)
数学方法(8431)
(7750)
(6744)
(6065)
(5933)
学法(5702)
教学法(5702)
(5574)
银行(5564)
研究(5508)
(5414)
(5364)
(5144)
贸易(5138)
学理(5082)
学理论(5082)
(5073)
技术(4759)
机构
大学(117240)
学院(114301)
研究(41752)
(37680)
经济(36430)
管理(32735)
教育(31525)
(27466)
理学(26955)
(26700)
师范(26588)
理学院(26529)
管理学(25918)
中国(25866)
管理学院(25673)
科学(22617)
师范大学(21642)
(21522)
(21126)
职业(19738)
(19550)
北京(19229)
技术(19175)
研究所(18691)
中心(17000)
财经(16378)
(15602)
(14780)
(14682)
(14251)
基金
项目(60609)
研究(56643)
科学(47165)
教育(37476)
基金(36235)
社会(29989)
(29469)
国家(28993)
编号(28531)
社会科(27899)
社会科学(27892)
成果(26993)
(26566)
课题(24450)
(24296)
科学基金(22728)
(21304)
基金项目(17946)
规划(17019)
项目编号(16419)
(15986)
(15933)
资助(15595)
重点(15532)
(15087)
(14635)
教育部(14439)
研究成果(14424)
(14080)
(14038)
期刊
教育(58527)
研究(49670)
(44618)
经济(44618)
中国(36446)
技术(16803)
职业(16699)
(14718)
学报(13408)
(12661)
管理(12568)
大学(11712)
科学(11437)
技术教育(11161)
职业技术(11161)
职业技术教育(11161)
(10528)
金融(10528)
农业(8988)
学学(8909)
财经(8392)
(8288)
论坛(8288)
业经(7424)
高等(7401)
(7302)
经济研究(7122)
(6889)
成人(6564)
成人教育(6564)
共检索到19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冬英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的偏颇,具体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学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两个方面的定位——职业定位和学术定位,并指出这是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新生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不同时期分别经历了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总体缺乏从教育体系整体性、稳定性、战略性的角度进行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国家整体宏观结构的、稳定的和战略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由此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卓越产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框架,高等职业教育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分别对应培养卓越技能型人才、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卓越技术型人才的层次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基础课程体现高等教育属性;专业课程面向产业和职业岗位;技能课程直接对接实际需求。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构建完备的教材体系,实施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教与学的协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志革  
本文结合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包含全面性、国际性、发展性、技术性、基层性等五个特征,培养规格主要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等三个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门燕丽  马君  周志刚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课程开发价值观、课程开发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机制等方面,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并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应具备的课程价值取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入选理由立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培养目标衔接、培养目标及规格分类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职业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致平  王升  贾树生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高低的理论标准。本文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因素、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比进行分析,从而阐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段致平  王升  贾树生  
段致平、王升、贾树生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5期中撰文,指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高职与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者认为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属于理论范畴,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作为现实问题加以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社会价值,它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前提条件。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学制制订的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的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由社会要素、教育要素、职业教育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表述,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发展诸方面对所培养人的综合要求。当前研究中职培养目标,要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菊素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演变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技能人才"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定位,并进一步阐释了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发周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内涵不清、定位不准、描述笼统、评价乏力等问题,需要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结构、阶段目标结构、层次目标结构、区域目标结构和家庭目标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整化、结构化、科学化。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完善为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习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三十年来,呈现出一些不同于过去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并得出六点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广芬  李文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类型与层次质的规定性的反映,也是反映各级各类教育对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行动指南。新中国70年,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从培养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工人""熟练劳动者"到能把握"智能+"时代机遇的"高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的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教育观念变革为先导,以技术升级迭代为驱力,以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延展为体现的建设性与批判性共在、历史性与现代性共生、稳定性与发展性共存的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共进、育大国工匠,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