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1)
- 2023(7198)
- 2022(6499)
- 2021(6372)
- 2020(5583)
- 2019(13326)
- 2018(13656)
- 2017(26422)
- 2016(15655)
- 2015(18298)
- 2014(19057)
- 2013(18490)
- 2012(17740)
- 2011(16254)
- 2010(16976)
- 2009(15882)
- 2008(16146)
- 2007(15082)
- 2006(13456)
- 2005(12636)
- 学科
- 济(58911)
- 经济(58847)
- 管理(37922)
- 业(36699)
- 方法(28481)
- 企(27545)
- 企业(27545)
- 数学(25635)
- 数学方法(25327)
- 中国(23226)
- 教育(20358)
- 农(18518)
- 财(16996)
- 制(14147)
- 学(13896)
- 贸(12959)
- 贸易(12953)
- 易(12613)
- 理论(11696)
- 农业(11493)
- 银(11475)
- 银行(11453)
- 行(10914)
- 业经(10872)
- 地方(10693)
- 融(9711)
- 金融(9709)
- 务(9695)
- 财务(9668)
- 财务管理(9634)
- 机构
- 大学(231306)
- 学院(226307)
- 济(89057)
- 经济(86804)
- 研究(79743)
- 管理(78548)
- 理学(65912)
- 理学院(65077)
- 管理学(63870)
- 管理学院(63419)
- 中国(57792)
- 京(51059)
- 科学(46883)
- 财(45143)
- 所(41891)
- 范(38768)
- 师范(38534)
- 研究所(37335)
- 江(36816)
- 农(36719)
- 中心(36054)
- 财经(34908)
- 教育(34250)
- 北京(34077)
- 经(31260)
- 师范大学(31206)
- 业大(30902)
- 州(29369)
- 农业(28860)
- 经济学(27508)
- 基金
- 项目(131402)
- 研究(104021)
- 科学(102208)
- 基金(89841)
- 家(76249)
- 国家(75468)
- 科学基金(62162)
- 社会(61416)
- 社会科(57775)
- 社会科学(57755)
- 教育(55491)
- 省(52722)
- 编号(46951)
- 基金项目(46826)
- 划(46163)
- 成果(42229)
- 资助(38090)
- 自然(37624)
- 自然科(36610)
- 自然科学(36596)
- 自然科学基金(35905)
- 课题(34979)
- 部(31521)
- 重点(30966)
- 发(29665)
- 年(28797)
- 性(28006)
- 项目编号(27762)
- 教育部(27313)
- 创(26541)
- 期刊
- 济(102684)
- 经济(102684)
- 研究(80867)
- 教育(54538)
- 中国(50966)
- 财(35051)
- 农(33462)
- 学报(32092)
- 科学(28401)
- 管理(26722)
- 大学(24900)
- 融(23013)
- 金融(23013)
- 技术(22706)
- 农业(22156)
- 学学(21654)
- 财经(17834)
- 业经(17133)
- 经济研究(15998)
- 经(15352)
- 问题(15074)
- 职业(13472)
- 贸(12977)
- 理论(12080)
- 图书(11295)
- 技术经济(11155)
- 业(11130)
- 坛(10897)
- 论坛(10897)
- 实践(10854)
共检索到35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再兴
对我国的教育投入、教育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本现状等因素的综合考察表明:我国的教育投资一直不足,教育供给还不能适应教育需求,我国仍然是教育和人力资源欠发达的国家,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过度"。
关键词:
教育过度 人力资本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友国 刘志民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客观上已经存在,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困难、薪酬水平下降、就业层次降低等,属结构性过度;其成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公益性引致的低价格供给、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引导驱动、个人非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影响及标识信号失真使社会对于学历教育过度追捧;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使本已十分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应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预测和调控。
关键词:
高等教育过度 经济学分析 大学生 国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彦通 赵世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万华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凸显,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过度的质疑。这种质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在事实上,这种过度已经造成了政府、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下降,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经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并不存在着绝对意义上的过度,可以通过规模扩张的适当调整和紧缩,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回归到理性的发展轨道上来。
关键词:
高等教育过度 表征 危害 反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建芳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成就斐然,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本文以近几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数字为依据,通过量化计算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问题,并就缩小地区差异、促进高等教育经费合理收支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志成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大幅扩容,教育资金紧缺,我国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需要,导致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过高,教育成本分担结构严重失衡。本文结合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及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旨在为我国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福进 胡薇 刘少雪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需要合理地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以教育部直属的72所"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经费投入总量有较大增长,年增长率波动幅度很大;财政投入稳定性不足,财政拨款比例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经常拨款比例偏低,专项拨款和科研拨款比例偏高,经费配置结构存在失衡现象。我国应当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同步增长机制,确定各类拨款的合理比例,明确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和作用,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中介实施、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的拨款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结构 失衡 拨款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继楼 唐帅 谭钦文
本文首先对高校收费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确定了当前收费偏高这一事实。然后,文章对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并不能在短期得以解决,需要从多方面综合着力,才能逐渐缓解并最终解决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收费 教育产业化 教育成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润东 彭明明
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员是否存在过度教育,其具体分布特征如何,是引导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供给结构调整的重要参照。文章基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CGSS),统计了不同单位类型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教育过度状况。结果显示,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过度教育比例总体高于企业单位;而在企业单位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又高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了进一步预测过度教育的演变趋势,文章设定有序probit和有序logit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检验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等单位将会进一步持续提高我国教育过度化的比例。
关键词:
过度教育 单位类型 参数估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严礼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离不开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然而面对日趋增长的高等教育信贷需求 ,银行信贷供给明显不足 ,出现了高等教育信贷市场失衡。本文在对我国高等教育信贷供求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 ,对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信贷市场均衡进行了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连生
一国高等教育学费水平的确定 ,要考虑居民的支付能力和教育成本水平。近年我国公立高校学费提高很快 ,已经超出中等收入居民的承受能力 ,也高于多数国家公立高校的学费水平。高校学费水平提高已对教育公平产生不利影响 ,学费应该稳定下来 ,不能再大幅提高。学费涉及到广大居民的利益 ,应该建立学费确定的价格听证制度 ,以使学费政策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
关键词:
高校学费 居民收入 支付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李晓波
高等教育分流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分流进入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区域的高校的比例构成与纵横联接方式。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分流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流层次、类型、形式与地域结构 ,主要问题是在流层结构、流向结构、流型结构、流域结构等四个方面表现出分流结构失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势在必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旭红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经济、文化、就业、女性自身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男性相比还存在着入学机会不平等、层次不高、学科选择不均衡、教育后结果不平等等问题。本文试从社会性别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性别平等 女性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力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令人瞩目。2005年,我国宽口径在学人数已经达到了2300万人,是 1998年的2.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21%。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青年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为我国全面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