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9)
- 2023(12947)
- 2022(10629)
- 2021(9733)
- 2020(7998)
- 2019(17959)
- 2018(17789)
- 2017(35225)
- 2016(18913)
- 2015(21350)
- 2014(21298)
- 2013(21497)
- 2012(20252)
- 2011(18427)
- 2010(19053)
- 2009(18266)
- 2008(18396)
- 2007(17012)
- 2006(15778)
- 2005(14557)
- 学科
- 济(92142)
- 经济(92028)
- 业(89818)
- 企(71184)
- 企业(71184)
- 管理(65528)
- 农(47863)
- 方法(32312)
- 业经(31862)
- 农业(31831)
- 中国(28247)
- 财(26153)
- 数学(24195)
- 数学方法(24045)
- 地方(22008)
- 制(21410)
- 技术(18838)
- 务(18090)
- 财务(18067)
- 财务管理(18041)
- 策(17370)
- 贸(17208)
- 贸易(17191)
- 企业财务(17027)
- 易(16738)
- 银(16004)
- 银行(15993)
- 行(15571)
- 和(15559)
- 体(15493)
- 机构
- 学院(287132)
- 大学(277849)
- 济(128794)
- 经济(126349)
- 管理(115309)
- 理学(97726)
- 理学院(96811)
- 管理学(95764)
- 管理学院(95224)
- 研究(95066)
- 中国(78342)
- 财(60095)
- 京(58614)
- 农(57870)
- 科学(52315)
- 所(47636)
- 江(46485)
- 财经(46462)
- 中心(43990)
- 农业(43721)
- 研究所(41980)
- 经(41891)
- 业大(41846)
- 经济学(37500)
- 北京(37212)
- 州(36894)
- 范(35661)
- 师范(35403)
- 经济学院(33835)
- 经济管理(33715)
- 基金
- 项目(173138)
- 科学(138339)
- 研究(134837)
- 基金(124810)
- 家(105445)
- 国家(104276)
- 科学基金(90902)
- 社会(88529)
- 社会科(83693)
- 社会科学(83672)
- 省(70262)
- 基金项目(65940)
- 教育(59602)
- 编号(57099)
- 划(56245)
- 自然(54313)
- 自然科(53026)
- 自然科学(53015)
- 自然科学基金(52117)
- 资助(49555)
- 成果(45883)
- 发(43524)
- 部(39081)
- 业(38996)
- 创(38868)
- 课题(38617)
- 重点(37815)
- 发展(36448)
- 国家社会(35898)
- 展(35854)
- 期刊
- 济(160876)
- 经济(160876)
- 研究(89329)
- 中国(62132)
- 农(60994)
- 财(46778)
- 管理(46669)
- 农业(41005)
- 科学(37211)
- 学报(35072)
- 融(34871)
- 金融(34871)
- 业经(33227)
- 大学(28663)
- 教育(28260)
- 学学(27215)
- 技术(26690)
- 经济研究(23191)
- 财经(23170)
- 问题(22118)
- 业(21379)
- 经(19983)
- 技术经济(17166)
- 世界(16285)
- 贸(16142)
- 农村(15764)
- 村(15764)
- 商业(15725)
- 农业经济(15395)
- 现代(15175)
共检索到45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倪学志
由于目前我国非粮农业的高单产主要依靠的是过度密集化种养殖和出栏的较短周期及相应的动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来实现的,从而引起了居民严重的慢性健康问题。然而,毕竟非粮农业一定量的产出需要土地资源并不是很多,并且多数非粮农业的开展都使用的是不与粮挣地的差等地。这样为了获得一定的产量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增加种、养殖面积来实现。不过我们的对策并不是一味地扩大种养殖面积。应该禁止使用副作用较大的催生催肥剂、催熟剂等激素,而不是限量管制;而在常规兽药和化肥农药的减量策略上,政府应从补贴支持转向鼓励企业向农户提供生态技术服务和产品的服务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仇焕广 李登旺 宋洪远
在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对农业发展战略做出了适当调整,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目标。文章梳理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高农业补贴政策面临的困境和农业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等三个"难以持续"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分析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变"的逻辑思路,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变的六大"政策调整"。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战略转变 粮食安全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保初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选择冯保初(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农业是关键。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增长和人口剧增,掠夺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了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迺诠
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很快,只用了6年时间,粮食生产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增加了1亿吨,相当于1978年前20年增加的总和,1984年粮食总产达到40730万吨,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农业在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2%,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之后,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徘徊。1985年粮食总产37910万吨,比上一年减少了2819万吨,1986、1987年粮食生产虽有回升,但是属恢复性的。1988年粮食总产39408万吨,比上一年减产2.2%,还没有达到1984年的水平。粮食人均占有量由1984年的394公斤下降到362公斤。这给生产建设和治理整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廷铣
本文在分析我国食物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00年我国食物结构改革的发展战略和食品组成模式。文章认为,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是要在我国今后农业发展战略中,着重抓好五大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即(1)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种植体系;(2)奶—肉生产体系;(3)综合式水体生产体系;(4)林木—果品生产体系;(5)农作物秸秆综合多级利用生产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泽霁
我国的农业问题与发展战略丁泽霁一、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层次我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同经济、社会领域里的问题一样,可以分为浅层次问题、中层次问题、深层次问题,以及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层次里的潜问题。浅层次问题多属可以用调整政策的办法在短时期内解决的迫切性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长学 罗丹 赵冬缓
当前人们在研究知识经济的过程中 ,往往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那些完全基于知识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知识产业 ,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 ,制定合理的农业知识化战略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对农业知识化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 ,并对我国农业知识化的战略目标、内容、阶段以及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农业知识化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仇焕广 李登旺 宋洪远
1.从传统"粮食安全观"转向"食物安全观"。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缩减了保障的范围,即集中力量保障口粮的绝对安全和谷物的基本自给,不再强调以前较为宽泛的既包含谷物、又包含豆类、薯类等在内的粮食统计口径;同时,强调食品生产的质量与数量并重,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强调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需求多样化的发展,粮食在食物消费中的比例持续下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小枫,吴敬学,陈印军
针对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本文从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技术转移、技术培训、科技体制创新、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等层面,提出了入世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优先领域的调整意见与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堂林
现阶段我国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现阶段应该从对农业市场进行细分、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战略、优化和改善农业价值链、实施农业产业化、培育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等战略来发展我国的农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战略选择 SWOT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本
面对“世贸”体系和格局 ,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农业科技迫切需要一种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依托和导向的发展战略 ,形成自主创新的激励与引导机制 ,培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型主体 ,积极和策略地利用国外科技成果 ,使我国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优势转化为现代科技优势和新兴产业优势 ,以创新科技支持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造就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知识产权 制度保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修业 张好诚
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本区存在高产低效,农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内在非稳定性;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未能有机结合,农业系统功能脆弱三大矛盾。其原因是,—元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基础结构脆弱,农业运行机制受阻所致。提出了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确立非均衡的多极发展战略,加强农业基础结构建设,增加投入,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农业产业结构呈"二八现象",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依靠非农收入难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生产由生产主导向消费导向转变,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需求更加旺盛。农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部分地区粮食生产由微利转为亏损,农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下滑,多数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WTO低关税配额制向自油贸易区零关税转化,由部分投入品残留转为农业立体式污染。农业发展应做好战略选择,处理好稳粮与增收关系,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培养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