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7)
- 2023(9709)
- 2022(8581)
- 2021(7984)
- 2020(6901)
- 2019(16226)
- 2018(16129)
- 2017(33099)
- 2016(18133)
- 2015(20631)
- 2014(20889)
- 2013(20895)
- 2012(19968)
- 2011(18192)
- 2010(18610)
- 2009(17914)
- 2008(18106)
- 2007(16725)
- 2006(14801)
- 2005(13666)
- 学科
- 济(78071)
- 经济(77991)
- 管理(52441)
- 业(51544)
- 企(40268)
- 企业(40268)
- 方法(37523)
- 数学(34108)
- 数学方法(33778)
- 财(22937)
- 农(22830)
- 中国(21934)
- 制(18185)
- 贸(17564)
- 贸易(17556)
- 易(17093)
- 银(15755)
- 银行(15730)
- 行(15017)
- 业经(14655)
- 融(14469)
- 金融(14467)
- 农业(14247)
- 地方(14037)
- 学(13991)
- 务(13470)
- 财务(13442)
- 财务管理(13409)
- 企业财务(12704)
- 策(12374)
- 机构
- 大学(270123)
- 学院(269876)
- 济(120169)
- 经济(117630)
- 管理(104071)
- 研究(91574)
- 理学(88119)
- 理学院(87208)
- 管理学(85899)
- 管理学院(85371)
- 中国(75221)
- 财(59922)
- 京(56632)
- 科学(52159)
- 所(47066)
- 财经(46583)
- 农(45249)
- 中心(43380)
- 经(42098)
- 江(41967)
- 研究所(41865)
- 经济学(37754)
- 业大(37208)
- 北京(36476)
- 农业(35655)
- 财经大学(34357)
- 经济学院(34257)
- 范(33432)
- 州(33187)
- 师范(33154)
- 基金
- 项目(165193)
- 科学(129978)
- 研究(122891)
- 基金(120436)
- 家(103247)
- 国家(102408)
- 科学基金(87229)
- 社会(77905)
- 社会科(73987)
- 社会科学(73962)
- 省(63523)
- 基金项目(62735)
- 教育(56765)
- 自然(55196)
- 划(53888)
- 自然科(53854)
- 自然科学(53837)
- 自然科学基金(52904)
- 资助(51369)
- 编号(50767)
- 成果(42795)
- 部(38395)
- 重点(37122)
- 发(36033)
- 课题(34828)
- 创(33625)
- 教育部(33068)
- 人文(32139)
- 性(32060)
- 科研(31693)
- 期刊
- 济(134372)
- 经济(134372)
- 研究(86651)
- 中国(49944)
- 财(46238)
- 农(40602)
- 融(37761)
- 金融(37761)
- 学报(37524)
- 管理(36950)
- 科学(35063)
- 大学(28516)
- 学学(26865)
- 农业(26201)
- 教育(24687)
- 财经(24031)
- 经济研究(22328)
- 技术(22154)
- 业经(21887)
- 经(20530)
- 问题(18442)
- 贸(16925)
- 理论(15470)
- 技术经济(14470)
- 国际(14371)
- 统计(14265)
- 实践(13865)
- 践(13865)
- 商业(13653)
- 业(13401)
共检索到41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兆海 王锐诗
自1996年以来 ,我国已连续8次降息 ,但近年来 ,商业银行却出现了“慎贷”格局 ,表明在我国非均衡的贷款市场上 ,利率机制是弱效率的 ;本文通过对非均衡贷款市场下利率机制效率分析和商业银行对降息反应模式的研究 ,提出了增强降息政策效率的一些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
非均衡性 利率机制 配给机制 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俊,秦宛顺
Within a limited liability framework,this paper proves that interest regulation is the foundmental cause of thinequilibrium in Chinese loan market.
关键词:
利率管制 贷款市场 均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立足于中国垄断竞争型的信贷市场,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与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假设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同,文章以借贷双方根据对项目成功概率的主观判断进行贷款供求决策为基本假设,建立了一个有利于解释中国现实信贷市场运作机制的模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参数范围内,贷款供求之间可能出现完全配给、贷款供给限制、贷款需求限制和借贷宽松等四个区域。这种分析方法也有利于辨别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彬 刘林 张颖
本文利用对数似然方法估计商业银行贷款供求因素的非均衡模型,试图检验在商业银行贷款能力不下降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信贷决定因素,并由此确认我国流动性过剩是贷款需求约束还是供给约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手段仍然是政府对信贷的控制,通过控制银行信贷总量而引起的总供求状况的改变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化,因此,银行信贷供给约束造成我国经济中信贷收缩从而发生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贷款供求 非均衡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小亚 卜永祥 徐燕
我国已连续七次下调利率 ,以 1 998年为界 ,前三次利率下调的基本特征是“恢复性调整” ,即适应物价由高走低的变化。后四次利率下调则是“调控性调整” ,主要针对 1 997年 1 0月以来我国首次出现物价负增长的现象 ,央行试图适度放松银根。本研究采用月度数据 ,分段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1 )在 1 995年 1月— 1 999年 1 0月期间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弹性不是表现在总量变动上而是表现在结构变动上。 (2 )影响储蓄变动的第一因素是股市变动 ,其次是个人收入 ,再次是利率 ;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变动的第一因素是金融机构存款的变化 ,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
关键词:
利率下调 储蓄 贷款 货币供应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姬海莉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是成熟信贷市场上非均衡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通过从微观的"农村信贷合约"出发,探讨非均衡市场条件下农村信贷合约的设计问题,并总结出其应采用关系型贷款的模式。从而解决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以及因金融供给不足引起的金融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好的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
非均衡市场 农村信贷合约 关系型借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姬海莉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上呈现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及因金融供给不足引起的金融需求不足状态,这些非均衡状态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成熟的信贷市场来说,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上非均衡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为了有效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本文从微观的"农村信贷合约"问题出发,探讨非均衡市场下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靖 易法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琼 陈军泽
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1996年以来的8次降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揭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和过度反应现象,指出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还不是一个半强式有效市场,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规范市场运作机制仍不可放松。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降息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爽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5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自3月21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降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顺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2007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下调联邦基准利率50个基点,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应对次级债危机的救急之举,还是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开始?此次降息是否成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该文通过分析认为目前还很难说此次降息是否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由于不确定因素空前增加,短期内,以下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一是美联储继续降低美元利率;二是维持4.75%的利率水平不变;三是停止降息、再次加息。相比之下,第一种情况的概率较大。
关键词:
联邦基准利率 降息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