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6)
2023(13386)
2022(11620)
2021(11062)
2020(9269)
2019(21674)
2018(21446)
2017(42550)
2016(22648)
2015(25802)
2014(25952)
2013(25951)
2012(23873)
2011(21437)
2010(21879)
2009(20700)
2008(19645)
2007(17576)
2006(15794)
2005(14513)
作者
(65742)
(53898)
(53691)
(51160)
(34331)
(25926)
(24617)
(20968)
(20565)
(19538)
(18475)
(18064)
(17092)
(16931)
(16778)
(16502)
(16016)
(15836)
(15505)
(15406)
(13465)
(13105)
(12952)
(12288)
(12160)
(12024)
(11973)
(11910)
(10893)
(10487)
学科
(91119)
经济(91008)
管理(66281)
(64898)
(53412)
企业(53412)
方法(41856)
数学(36679)
数学方法(36294)
中国(32132)
(29164)
金融(29163)
(28329)
银行(28297)
(27318)
(27099)
(25303)
(22607)
(22446)
贸易(22428)
(21939)
业经(20351)
地方(19051)
(17653)
(16932)
财务(16862)
财务管理(16824)
农业(16423)
企业财务(15969)
理论(15170)
机构
大学(327732)
学院(325420)
(136083)
经济(133020)
管理(130341)
理学(111315)
理学院(110169)
管理学(108535)
管理学院(107946)
研究(107332)
中国(89720)
(70319)
(67092)
科学(62138)
(53601)
财经(53169)
中心(50796)
(48151)
研究所(47805)
(47488)
(47458)
北京(45626)
业大(44290)
经济学(41753)
(41140)
师范(40840)
(39691)
财经大学(39602)
(38459)
经济学院(37867)
基金
项目(210334)
科学(165001)
研究(158124)
基金(152685)
(130776)
国家(129668)
科学基金(111520)
社会(99135)
社会科(94088)
社会科学(94061)
基金项目(81144)
(80626)
教育(71807)
自然(71038)
自然科(69345)
自然科学(69330)
自然科学基金(68083)
(67618)
编号(65812)
资助(64099)
成果(54217)
(47457)
重点(46202)
(44717)
课题(44438)
(43500)
教育部(41200)
项目编号(41126)
创新(40541)
人文(40483)
期刊
(151466)
经济(151466)
研究(104810)
中国(61690)
(50274)
管理(48194)
(47415)
金融(47415)
学报(45837)
(43146)
科学(42827)
大学(35302)
教育(34013)
学学(32954)
农业(29005)
技术(26741)
财经(26631)
业经(24475)
经济研究(23938)
(22620)
问题(20731)
理论(19358)
(18436)
实践(17616)
(17616)
图书(17276)
技术经济(15961)
国际(15902)
现代(15163)
商业(14976)
共检索到499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亚玢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或受突发事件冲击而出现清偿力不足最终退出市场,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这些国家也有较为妥善的退出机制使其退出成本较小,且对其它金融机构的影响力较低。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正芳  杨越  
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收购或兼并,行政关闭和撤销,破产清算。市场退出应把握的原则:法律严肃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市场性原则,协调配合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多并购少破产原则。中小金融机构审场退出应注意:建立中小金融机构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存款保险体系、完善法制、对退出准确全面界定,确保退出平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峰  
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是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往往引致严重的经济动荡。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应对金融恐慌的制度安排,也是解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我们应该建立为减少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过度承担的激励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秋菊  曹利莎  张同建  
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市场有效性的标志之一,但市场退出需要遵循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导致公共资金的严重浪费。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路径的设计和实施是优化我国金融市场运营机制的关键性策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合理判断、抉择和处置,解决好退出路径上的关键性问题。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的建设尚有漫长之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宝刚  张立先  荆伟  陈晨  马运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经济发达国家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乏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针对我国的制度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传华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无法对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因此,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必须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的金融现实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运行性法律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掌珠  陈必钊  
一、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必要性(一)是由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决定的。当前,金融市场原来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各金融机构竞争趋于白热化,一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的金融机构势必在竞争的大潮中落伍,出现经营危机。为防止金融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森  袁新峰  周世进  
金融机构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重大突发事件,可能会演变为有问题金融机构,其特征为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指标严重偏离正常区域,风险水平失控,丧失基本的清偿能力。从国际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实践看,对有问题金融机构进行救助的成本效益之比远远小于直接退出市场的成本效益之比,因此在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之前,都要对其进行救助或重组,只有在救助无效或失败的情况下,才安排其退出市场。就我国当前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实践看,大都依照了先救助后退出的惯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喜玲  
金融市场构成一国经济命脉,而金融市场本身又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唯有有效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才能斩断金融危机的传导、遏制危机的扩散。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失败、出现清偿性风险并引发经营危机的市场退出现象将不可避免。本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静   张乐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我国已有的相关立法和实践表明,现行的市场退出制度尚存在诸多的空白和缺陷。本文从介绍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入手,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市场退出制度的立法层面探讨了构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框架的相关问题。作者指出市场退出应遵循五大原则;立法应明确市场退出的主持机构和具体职责;应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解散、撤销及破产三种退出方式,完善程序立法;并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配套机制,以完善我国市场退出的制度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四奇  
市场主体的进退是市场得以循环与净化及保证活力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能从范畴的角度廓清市场退出的本位,则也难以摆正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所应包括的内容,从而出现问题救助与市场退出纠缠不清的局面。在后危机时代,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界定、价值取向及利益博弈的角度阐明所涉问题的基本范畴对于理念创新及制度完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维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债的主要形式是信用关系 ,银行是资金信用的中心。当银行不能履行按期支付义务的时候 ,必然造成金融恐慌 ,导致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均是由此而衍生。按市场原则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无非是 :或者还钱 ,或者破产豁免。本文指出了现行政策的不足之处 ,同时阐述了按市场规则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当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或支付性危机时,对其实施国家救助已作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首选方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动用数以万亿的公共资金救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家救助: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强;二是救助工具单一,缺乏相配套的机制;三是缺乏被救助对象的后继管理,法律责任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国家救助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