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9)
2023(9075)
2022(7595)
2021(6925)
2020(5961)
2019(13583)
2018(13213)
2017(26498)
2016(13799)
2015(15451)
2014(15279)
2013(15348)
2012(14303)
2011(13007)
2010(13605)
2009(13641)
2008(12763)
2007(11703)
2006(10841)
2005(10325)
作者
(39100)
(32341)
(32071)
(30897)
(20538)
(15334)
(14758)
(12335)
(12175)
(11717)
(11150)
(10669)
(10458)
(10444)
(10153)
(10104)
(9583)
(9408)
(9307)
(9122)
(8410)
(7914)
(7692)
(7369)
(7329)
(7303)
(7271)
(7217)
(6587)
(6347)
学科
(54974)
经济(54880)
管理(44142)
(41908)
(35262)
企业(35262)
(27358)
金融(27355)
(25888)
银行(25872)
(25084)
中国(25029)
方法(21019)
(20717)
(20674)
数学(18416)
数学方法(18246)
(15159)
业经(13453)
(13108)
(12854)
财务(12818)
财务管理(12788)
企业财务(12208)
(11836)
贸易(11821)
(11627)
中国金融(11304)
体制(11216)
地方(10752)
机构
大学(200475)
学院(198670)
(88875)
经济(86983)
管理(72449)
研究(68119)
中国(61020)
理学(60778)
理学院(60183)
管理学(59283)
管理学院(58919)
(49356)
(42320)
财经(37593)
科学(35861)
(33899)
(33894)
中心(32528)
(31115)
研究所(29767)
经济学(29381)
(28359)
财经大学(27987)
北京(27594)
经济学院(26579)
(25130)
(24646)
业大(24439)
(23996)
金融(23564)
基金
项目(119453)
科学(93717)
研究(91335)
基金(87147)
(74361)
国家(73751)
科学基金(62597)
社会(59813)
社会科(56890)
社会科学(56880)
(45456)
基金项目(44911)
教育(41679)
(37943)
自然(36933)
编号(36825)
资助(36278)
自然科(36057)
自然科学(36047)
自然科学基金(35414)
成果(32426)
(28769)
(27785)
重点(27063)
课题(26180)
(25829)
国家社会(25304)
(25265)
(25216)
教育部(24470)
期刊
(101837)
经济(101837)
研究(68982)
中国(43335)
(39177)
(39173)
金融(39173)
管理(29798)
学报(27411)
(26823)
科学(25195)
大学(22338)
学学(20907)
教育(20304)
财经(19863)
经济研究(17122)
(16983)
农业(16522)
技术(15856)
业经(15578)
问题(13745)
(12842)
理论(11697)
国际(11426)
实践(10397)
(10397)
现代(9216)
技术经济(9188)
商业(9007)
会计(8812)
共检索到325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晶  支俊立  
实际利率、居民储蓄和银行信贷是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中的几个重要变量。对我国2001~2012年2月的实际利率、储蓄存款增速和各项贷款增速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的传导机制在我国作用显著,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导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鉴于此,我国应尽快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提高实际利率,加快银行业经营转型,培育非银行金融体系,促进我国金融深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帅  沙景华  
美国次贷危机,究其制度的原因,在于美国金融生态系统以国内消费信贷的增长和国外资本流入作为信用循环的基础。由于金融创新的杠杆作用放大了潜在的信用风险,一旦国内消费信贷的债务人中出现较多的违约行为,信用循环断裂就将引发信用危机。美国金融生态的制度优势在于,美国只要保证长期的对外资本扩张和国际政治强势地位,就获得持续的信用流入,使金融生态得到回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文轩  康珂  
税收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税收是如何抑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首先,税收超GDP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制约了居民消费购买力的提升;其次,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过高,通过税负转嫁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水平,加重了消费者负担;再次,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弱化了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最后,服务业税负不合理,营业税重复征税和所得税优惠力度不足阻碍了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消费增长。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消除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税制约束,建立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的税制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剑锋  
企业集群与生物种群现象之间有其类似性。集群中的企业之间、集群与环境之间表现为竞争与共生关系。在这种促进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集群通过改变环境、共同行动、繁衍生息等行为表现出生存优势并按特有规律发展演化。本文重点探讨了集群优势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集群规模的确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元  王树春  李海伟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转租过程低地租现象存在的原因,促进农地租赁市场良性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出租人对承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导致了农地转租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亲戚社会"内部成员的隐性承诺,这种带有专有性特征的隐性承诺赋予农地承租人较强的缔约谈判力。为了避免农业专用投资受到出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承租人势必将谈判地位优势转化为对租赁剩余收益的控制,并最终形成了低地租现状。研究结论:取消户籍制度、健全农地市场的交易服务中介可以消除农地转租的外部约束条件,培育农户的市场意识,增强农地供给方的转租意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光明  
文本通过现象描述分析的方式,探究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表扬体验的意义特征。分析认为,表扬是孩子们渴望的体验。渴望表扬与他们渴望被看见(存在)、被肯定(认可)、被重视(地位)、被关爱(亲密)等自我体验及人际体验直接联系在一起。理解表扬体验的这些面相,有助于我们把握表扬的本质特征,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教育实践智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恒进  吴怡萍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讨论。从自我肯定需求的角度分析,认为由于个体对肯定自我的需要,会产生超出自身理性经济需求的过度需求,形成超出社会供给的缺口,造成自我肯定需求过剩。并且由于自我肯定需求的存在,人们大量透支未来,导致经济泡沫产生,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因此,自我肯定需求过剩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终极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刘慧  
本文首次将贸易中介纳入出口企业,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从汇率水平变动的视角比较贸易中介与直接出口企业的差异性反应。结果发现:贸易中介基于较低的出口分销成本,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更为剧烈,更易做出二元边际的调整。汇率水平每变动1%,贸易中介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调整幅度分别比直接出口企业高出0.90%和0.47%,在面对汇率水平变动时具有更高的价格传递性;2004年以后随着"出口脱媒"现象的出现,贸易中介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出口脱媒"现象是间接出口企业基于出口稳定而做出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刘慧  
本文首次将贸易中介纳入出口企业,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从汇率水平变动的视角比较贸易中介与直接出口企业的差异性反应。结果发现:贸易中介基于较低的出口分销成本,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更为剧烈,更易做出二元边际的调整。汇率水平每变动1%,贸易中介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调整幅度分别比直接出口企业高出0.90%和0.47%,在面对汇率水平变动时具有更高的价格传递性;2004年以后随着"出口脱媒"现象的出现,贸易中介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出口脱媒"现象是间接出口企业基于出口稳定而做出的"自选择"行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士强  
论我国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交通银行郑州分行王士强一、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下,二者的关系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经济条件下,钱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辉基  杨振之  
自体验概念引入,现象学方法在旅游分析中日渐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早期的尝试,研究引入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对一般体验的生成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向对象"结构的引导下,研究解析了3个与体验相关的命题:1)体验领域的一个本质特性是意识的意向性;2)就意向性这个词来说,体验应被视为是特定意识对意向对象的一种经验;3)这种经验的层次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体验现象与体验质量的层次性。借助于对颜色观念的阐释及雾霾环境对游客体验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分析提出并阐释了基于意向性理论的意识谱系的枝向量结构概念。且指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艳玲  汪广龙  
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带来了各种再分配难题和市场负外部效应使"稳定"成为重要的政治要求,并进一步转换成科层组织的组织任务。这一任务的特殊性使得科层组织陷入不可退出的谈判情境中,科层组织策略选择的动因不仅是政绩竞争,而是更加具有防御性的"风险规避"。科层组织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行为机制,体现为上下级间的权力重组,同级部门间的责任分担,科层组织和管理对象间的利益交换。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的实质是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多轮谈判过程。作为"制度"的一部分,中国科层组织虽然有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趋向,但其有效治理结构仍然充满着非正式、松散和不确定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现有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多聚焦于经济后果,鲜有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8-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渠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融资状况、生产投入和创新产出产生显著不利影响,进而抑制数字化转型。上述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中国的数字经济与智能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映射,本文对其可能的阻碍因素(金融化)进行细致剖析并详尽刻画二者之间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以期导出科学结论,为政府制定有关数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投资决策与资产配置提供经济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煜辉  沈可挺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验证IPO抑价是否造成中国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我们把全部样本划分为若干热销和非热销时段的子样本,考察全样本及各子样本的新股发行是否存在发行价格被压低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IPO定价总体上不存在发行价格被压低的现象,但其中一个非热销期子样本的发行价格较IPO潜在最大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系统性低估。由于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上市资源的稀缺性所造就的拟上市公司盈余粉饰行为,使得通过随机前沿分析得到的IPO潜在最大价格可能高于新股真实内在价值,因此不能保证实际发行价格必定低于反映其内在价值的真实前沿面,而只能说明该阶段可能存在发行价格被压低现象。本文对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