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8)
2023(7599)
2022(6826)
2021(6346)
2020(5817)
2019(13691)
2018(13766)
2017(28930)
2016(15763)
2015(18459)
2014(18813)
2013(19132)
2012(18403)
2011(16825)
2010(17089)
2009(16422)
2008(16763)
2007(15264)
2006(13376)
2005(12372)
作者
(47171)
(39455)
(39204)
(37901)
(25274)
(18884)
(18221)
(15293)
(14722)
(14195)
(13247)
(13238)
(12520)
(12387)
(12376)
(12303)
(12118)
(11527)
(11493)
(11478)
(10025)
(9789)
(9779)
(8994)
(8945)
(8879)
(8804)
(8796)
(8012)
(7839)
学科
(73835)
经济(73752)
管理(45812)
(45578)
方法(39059)
数学(35738)
(35550)
企业(35550)
数学方法(35446)
(20951)
(20162)
中国(20036)
(16234)
贸易(16227)
(15952)
(15799)
(13626)
银行(13604)
业经(13215)
(12937)
(12844)
财务(12818)
财务管理(12776)
农业(12735)
(12558)
金融(12556)
(12499)
地方(12392)
企业财务(12097)
(9957)
机构
大学(244426)
学院(241863)
(107302)
经济(105096)
管理(92823)
研究(79268)
理学(78941)
理学院(78134)
管理学(77049)
管理学院(76596)
中国(64331)
(53714)
(50810)
科学(45056)
财经(42403)
(41007)
(38537)
(38280)
中心(37574)
(36538)
研究所(36291)
经济学(34403)
北京(32891)
业大(32890)
经济学院(31508)
财经大学(31379)
农业(30338)
(30060)
师范(29806)
(29422)
基金
项目(146367)
科学(114534)
研究(108469)
基金(106781)
(91083)
国家(90350)
科学基金(76745)
社会(69041)
社会科(65551)
社会科学(65532)
基金项目(56058)
(55893)
教育(50993)
自然(48130)
(47358)
自然科(46975)
自然科学(46960)
资助(46372)
自然科学基金(46137)
编号(44858)
成果(38117)
(34681)
重点(32847)
(31093)
课题(30647)
教育部(30128)
(29484)
人文(29091)
科研(28344)
大学(28309)
期刊
(117848)
经济(117848)
研究(76091)
中国(41775)
(41639)
(34466)
学报(34054)
管理(32155)
科学(30798)
(30225)
金融(30225)
大学(25815)
学学(24193)
农业(22436)
财经(22211)
教育(21784)
技术(19973)
经济研究(19351)
业经(18994)
(18991)
问题(17301)
(15654)
理论(13958)
统计(13319)
技术经济(13083)
国际(12631)
实践(12435)
(12435)
商业(12383)
(11300)
共检索到365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慧勇  顾伟国  
近10年来,我国物价大幅度上升,通货膨胀,这是有目共睹的现象。对这种现象发生原因的解释,却众说纷纭。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归因干货币政策,认为主要是"票子"发得过多。实际上,事情远不是这样简单。据我们观察,近些年来我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首要原因和根本动力不是"票子"发得过多,而是收入增疑过快。收入过多导致支出过多,这是物价上涨、票子过多、通货膨胀的共同根源。而收入增长过快的首要原因和根本动力则是工资奖金、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村承包、商业承包、企业承包、开放集市贸易、鼓励个体经营等一系列有关生产、分配、流通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措施。至于物价上涨、票子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筱雯  
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通货膨胀过高会给社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本文分析认为不仅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预期通货膨胀也带来一定的成本,通货膨胀目标在各国都不为零。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实施中货币供给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而作用于经济运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德敏  蒙荫莉  李明凤  
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众多,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在诸多的因素中,货币投放量过大,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这两个经济指标是影响物价运行的主要因素。下面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艳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增长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货膨胀惯性对当期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M2/GDP比率的变化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本文利用Gonzalo-Granger分解31个省份组成的4个地区通货膨胀序列,得到4个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进一步分解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得到一个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因此31个省份通货膨胀具有相同的长期趋势成分,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与全国通货膨胀相关系数高达0.996,侧面映证了全国通货膨胀合理地反映各个省份通货膨胀长期趋势。中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构成中,东部地区的权重高达52.67%,而在东部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中,上海、浙江、天津、河北是权重最大的,因而需要对这4个长三角和京津冀部分省(直辖市)的通货膨胀变动情况更为关注。此外,对中西部地区应予以适当监控,且该地区省份应倾斜于安徽、湖南、江西和新疆、重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娉研  柳欣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二元化向一元化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特别是粮食产业会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向工业倾斜,进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一旦粮食供应量的增加不能完全弥补其需求量,就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造成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作为百价之王,它的变动也许会造成连环式的影响,从而推动整个宏观经济物价水平的上升,造成通货膨胀。为探讨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借助计量分析软件,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粮食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呈正相关,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萧红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设计及实证分析●萧红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会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科学地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本文设计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并对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培彬  周钟山  饶斌  
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货币供给输入型通货膨胀异常情况的存在,然后就货币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历年我国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CPI数据实证分析,证明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反常规关系和政府对外汇占款的对冲策略出发,探讨货币供给途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异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乜玉平  庞如超  
本文借助货币需求理论公式建立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我国历次出现的通货膨胀历史回顾,以及对1991年 ̄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我国货币供应量是CPI变化的原因,并对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建江  胡国  
本文利用198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数据,运用图示法和模型检验,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M2与CPI存在较强相关性;在各时间阶段中,1997-2008年M2与CPI的相关性较1986-1996年强;CPI与M2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文章进一步对检验结果进行了阐释,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霍学文  
通货膨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理论和政策所关注的首要问题,能否在理论上阐明通货膨胀的原因,在实践上抑制住通货膨胀,这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一、通货膨胀研究的方法论 通货膨胀研究首先涉及到方法论问题,是仅从货币现象角度还是从经济系统角度;是由因导果的研究还是进行传导机制的研究;怎样认识体制和结构因素的作用,这是我们应首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乔刚  左沃生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不形成社会财富的增减,却会造成社会财富在各个不同部门、各个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重新分配。近几年来,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日趋严重,随之也产生了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然而,几乎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抱怨自己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在物价大幅度上涨中吃了亏。那么,近两年通货膨胀中的涨价收入究竟流到哪里去了?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根据“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1987~1988年我国通货膨胀中的涨价收入流向作了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