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7)
2023(4986)
2022(3928)
2021(3847)
2020(3265)
2019(7253)
2018(7281)
2017(14721)
2016(8407)
2015(9888)
2014(9919)
2013(10161)
2012(9758)
2011(8567)
2010(9105)
2009(8955)
2008(9086)
2007(8283)
2006(7789)
2005(7396)
作者
(23306)
(19152)
(18898)
(18684)
(11987)
(8922)
(8890)
(7218)
(7205)
(6965)
(6313)
(6256)
(6244)
(6040)
(5998)
(5792)
(5627)
(5562)
(5555)
(5435)
(5070)
(4679)
(4561)
(4484)
(4423)
(4410)
(4376)
(4322)
(3896)
(3724)
学科
(32422)
经济(32379)
管理(29100)
(24929)
(23858)
(20048)
企业(20048)
中国(14814)
(13145)
财政(12626)
方法(12294)
数学(10924)
数学方法(10844)
(10629)
(10168)
(9987)
财务(9978)
财务管理(9933)
企业财务(9427)
(9176)
银行(9172)
(8679)
(8228)
制度(8159)
(8159)
业经(7563)
地方(7383)
体制(7075)
(6758)
(6682)
机构
大学(119647)
学院(119260)
(51324)
经济(50116)
管理(42346)
研究(40001)
(37824)
中国(34961)
理学(34478)
理学院(34135)
管理学(33786)
管理学院(33541)
(25897)
财经(24820)
(22123)
(20948)
科学(20671)
(20496)
中心(18691)
财经大学(17810)
北京(17349)
研究所(17229)
(16305)
经济学(16236)
(15474)
师范(15385)
(15103)
经济学院(14743)
(13912)
(13778)
基金
项目(61888)
研究(50674)
科学(47386)
基金(43238)
(35530)
国家(35187)
社会(31716)
社会科(29975)
社会科学(29966)
科学基金(29236)
教育(23703)
(23587)
编号(22299)
基金项目(21841)
成果(21048)
(19572)
资助(18207)
课题(15760)
自然(15724)
自然科(15260)
自然科学(15254)
自然科学基金(14950)
(14694)
(14650)
项目编号(13995)
重点(13754)
(13374)
(13268)
教育部(12928)
(12871)
期刊
(65736)
经济(65736)
研究(47503)
(33703)
中国(28772)
(17987)
金融(17987)
管理(17199)
教育(15614)
学报(14216)
(14105)
财经(13270)
科学(12339)
大学(11567)
(11348)
经济研究(11311)
业经(10473)
学学(10325)
技术(9562)
问题(9388)
农业(8734)
(8572)
会计(8508)
(8068)
财政(8068)
图书(7391)
理论(7390)
(7380)
财会(7145)
实践(6640)
共检索到209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许卓云  
财政职能是一个重要的财政基础理论问题,它制约着财政理论体系逻辑框架的构建,关系着财政制度改革的方向、路径和重点。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职能定位,既要辨清西方主流财政职能理论和实践对我国财政职能定位的参照意义,又要充分考虑影响它的主要因素,即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转型、财政压力。在这一时期,我国财政应承担的重要职能是:承担改革成本,平滑转型过程;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国企社会责任;改善资源配置,增加公共投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平等;保持经济稳定,推进社会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清馨  曹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财政职能定位、强化财政职能作用、合理分配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完善分税制,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首先要科学地界定政府职责,合理有效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这是健全分税制运作的前提基础。其次,优化分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学军  谢煊  
一、从现阶段新疆的区情特点出发 把握新疆财政职能特点 现阶段新疆的区情特点,从财政角度考虑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化程度低,使用市场手段来削减和分流财政支出很难,造成现有的支出结构具有二重性,既有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又有市场经济的特点。支出结构刚性支出比重过大,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目前财政是用有限的财力来应对无限的责任,支出增长的压力很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友春  申琦  
一、构建和谐社会财政职能定位的几点原则(一)公共财政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公共财政”的理念。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与之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交易活动一般只发生在私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春荣  
目前财政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动预算改革的动力不足;财政部改革的权限不足。本文认为解决的对策有:提高财政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决策地位;强化经济政策制定、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等三个过程的联系;加强财政部与其他部委的配合,更好地促进政府施政纲领与预算的结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古南荣  
本文从分析财政预算公开的必要性入手,认为预算公开的重点在于公布明细预算,并在借鉴芬兰预算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保春  
我国地方政府向城镇国有土地使用者征费的制度始于1987年。198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将土地使用费改为土地使用税;1989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管理的通知》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伟  
对“财政职能转变”提法的思考王建伟“财政职能转变”是当今财政学教科书或各类专著、文章中被广泛使用的流行用语,迄今对之没有形成概念或逻辑上的定义,笔者认为不分场合、条件,谈“财政职能转变”存在概念或逻辑上的混乱,必须在财政基础理论上加以澄清和进行恰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昊  
文章阐述了财政职能的内涵,论述了划分为不同层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县级财政应具有的职能进行了探讨。依据职能决定制度的原理探讨了县级财政制度创新的思路:明确划分县级财政的事权;确定县级财政的主体税种;规范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债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县级财政的预算自主权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倩  
本文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态势分析,认为应当积极的调整我国当前财政政策目标,将当前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为三个层次的内容,提出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实现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的转变,建立真正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全社  武彦民  
传统财政理论在论述地方财政职能时, 都隐含着资源可以在各辖区间充分流动的理论前提,在此前提下, 地方政府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再分配方面的作用有限; 但是, 新近的一些观点对此提出了挑战, 而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地方财政的实际职能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些新的观点。从长远来看, 中国地方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有赖于中央和地方之间合理地划分事权。在此基础上, 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地方财政职能才能不断优化, 财政支出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志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规、用财有效"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原则,遵循"预则立"的工作准则,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体系更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广东省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形势,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目标。这不仅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东财政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把创新理念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全面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1998 年下半年以后, 中央把宏观调控的重点, 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即运用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向商业银行增发国债,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作为启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 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和货币政策的配套, 就不可能把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 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 是不会持久的。这就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着眼点, 要放在鼓励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上, 使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 才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智  
一建国以来,我国财政学经历了创建、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基本形成了以财政学原理(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总的指导思想,研究财政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为核心的财政学体系框架.近几年对财政学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从不同方位研究和完善财政学科体系.财政学的发展研究就是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研究财政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财政学原理与发展的研究,对财政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的功绩是不容否定的.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定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