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1)
2023(9186)
2022(7957)
2021(7356)
2020(6683)
2019(15412)
2018(15292)
2017(31715)
2016(17105)
2015(19526)
2014(19733)
2013(19906)
2012(19030)
2011(17266)
2010(17452)
2009(16579)
2008(16839)
2007(15257)
2006(13203)
2005(12044)
作者
(51042)
(42694)
(42600)
(40933)
(27447)
(20571)
(19699)
(16546)
(15807)
(15328)
(14357)
(14271)
(13622)
(13462)
(13414)
(13346)
(13277)
(12461)
(12420)
(12328)
(10677)
(10614)
(10499)
(9766)
(9626)
(9624)
(9617)
(9495)
(8743)
(8548)
学科
(77376)
经济(77290)
(51079)
管理(49808)
方法(41447)
(40296)
企业(40296)
数学(37715)
数学方法(37463)
(22716)
中国(21216)
(20338)
(16311)
(15574)
贸易(15570)
(15163)
(14705)
财务(14686)
财务管理(14646)
(14558)
(14229)
银行(14204)
业经(14120)
企业财务(14032)
(13536)
金融(13534)
(13503)
农业(13315)
地方(12486)
(10755)
机构
大学(263005)
学院(259676)
(113498)
经济(111260)
管理(100026)
理学(86442)
理学院(85514)
研究(85158)
管理学(84298)
管理学院(83793)
中国(65877)
(55530)
(54295)
科学(50086)
财经(44766)
(43573)
(43323)
(40646)
中心(39390)
研究所(39305)
(37588)
业大(37453)
经济学(36903)
农业(34487)
北京(34359)
经济学院(33815)
财经大学(33468)
(32104)
师范(31780)
(30114)
基金
项目(166318)
科学(131146)
基金(123092)
研究(120193)
(106796)
国家(105947)
科学基金(90197)
社会(78031)
社会科(74080)
社会科学(74060)
基金项目(64981)
(63197)
自然(57742)
自然科(56388)
自然科学(56368)
教育(56272)
自然科学基金(55433)
(53881)
资助(52029)
编号(48048)
成果(39875)
(39171)
重点(37479)
(35147)
(34107)
教育部(33854)
国家社会(32697)
人文(32651)
课题(32637)
科研(32482)
期刊
(118559)
经济(118559)
研究(76689)
中国(43489)
(43172)
学报(40612)
(37980)
科学(36522)
管理(34068)
大学(30604)
学学(29005)
(27778)
金融(27778)
农业(25164)
财经(23483)
教育(22075)
经济研究(20352)
技术(20285)
(20048)
业经(18808)
问题(17091)
(14972)
统计(13683)
技术经济(13643)
理论(13615)
(13060)
商业(12999)
实践(12162)
(12162)
(12086)
共检索到375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于孝建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于是,控制和回收流动性也就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存贷款、M2/GDP、超额货币变化率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等指标,发现流动性过剩不仅存在且近两年较严重,其中流动性过剩较为突出的是国有银行的过剩,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最后,本文阐述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威  
流动性是资本市场或者说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国内学者大都用定性方法讨论市场流动性 ,本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流动性进行实证研究 ,并修改、完善已有的流动性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有明显增强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卫东  晏艳阳  
对流动性状态的判断已成为当前各国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文章从设计真实货币缺口系数测度指标出发,提出流动性过剩、正常以及短缺的重要判断标准;并选取美国和中国的数据进行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根据真实货币缺口系数的门槛值,可以判别一国流动性处于正常、过剩、短缺的状况,测度指标有较强适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涤龙  叶少波  
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显著地多于有效经济产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本文以此为基础,设计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CTEL)和流动性增量过剩系数(CAEL)为测度指标,提出流动性过剩与否的判断标准;运用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选取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2006年第1季度到2007年第2季度,我国均存在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的平均值高达0.229,相当于名义货币平均过剩6.18万亿元,实际货币平均过剩5.34万亿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杭生  徐燕  王素珍  
对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实证分析谢杭生,徐燕,王素珍通过观察1982年以来货币量的变动,我们发现,以M1占M2比重(M1/M2)表示的货币流动性始终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货币流动性的不稳定表明M1和M2的增长经常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当M1的增长与M2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延军  刘华堂  葛林洁  
文章从股票短期回报可预测性的角度度量股市效率水平,选取沪深300成分股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分段线性回归,分析股票流动性对我国股市效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熊市中,随着流动性的不断改善,股票市场效率随之提高,市场质量明显改善;牛市中,市场效率随流动性的改善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来看,流动性对我国股市效率的影响同牛市行情,在流动性达到一定水平之前,市场效率随流动性水平逐渐上升,随后出现下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雪  
本文首先界定了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选取了年度交易量、市场深度作为衡量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指标;然后对我国主要品种大豆、小麦和铜的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繆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居民收入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收入分配与市场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社会经济处于这种发展环境中极易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基于此,需对社会居民收入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增长。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对中国家庭追踪数据,通过转换矩阵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随后通过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如教育培训、幸福指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平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赫民  郭垍  孙剑桥  陈晶  
文章通过采用中国历年的年度数据,构建跨期消费平滑模型,对国际资本流动性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消费平滑模型来测算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宗森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流动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资本结构对于流动性状况产生重要影响,银行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面临流动性风险就越小;此外,银行规模和盈利水平也对流动性状况产生重要影响。重视银行流动性管理,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强化银行资本监管,激励银行稳健经营,对于维护宏观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程  蔡桂云  
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解决我国内外失衡问题的一个途径,这需要对资本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基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根据中国现实建立了货币流动性与资本形成的关系,从货币流动性的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作了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流动性M_1/M_2上升会降低资本形成率,M_1增速与M_2增速比例扩大会提高投资增长率,因而从政策层面应该优化货币结构,完善资本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学彦  李泽文  
基于2011—2018年上半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和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本文构建了FAVAR模型,深入分析了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对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最强;股票市场的影响次之。(2)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具有短期提高和长期抑制的作用。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活跃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加剧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