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9)
- 2023(9657)
- 2022(8040)
- 2021(7656)
- 2020(6064)
- 2019(13955)
- 2018(14194)
- 2017(26561)
- 2016(14975)
- 2015(16865)
- 2014(17139)
- 2013(16985)
- 2012(16354)
- 2011(14680)
- 2010(15488)
- 2009(14682)
- 2008(14924)
- 2007(13332)
- 2006(12512)
- 2005(12037)
- 学科
- 济(63030)
- 经济(62944)
- 管理(41887)
- 业(38040)
- 企(29348)
- 企业(29348)
- 财(26983)
- 中国(26105)
- 地方(20623)
- 农(20288)
- 制(19518)
- 方法(17948)
- 银(15562)
- 银行(15552)
- 业经(15504)
- 数学(15390)
- 数学方法(15241)
- 行(15002)
- 财政(13944)
- 融(13593)
- 金融(13593)
- 体(13061)
- 农业(12860)
- 发(11622)
- 务(11394)
- 财务(11372)
- 政(11354)
- 财务管理(11319)
- 贸(11053)
- 贸易(11033)
- 机构
- 学院(206474)
- 大学(204455)
- 济(86972)
- 经济(84872)
- 研究(76692)
- 管理(71013)
- 中国(63200)
- 理学(57317)
- 理学院(56623)
- 管理学(55861)
- 管理学院(55451)
- 财(53371)
- 京(45833)
- 科学(42401)
- 所(39460)
- 财经(36359)
- 江(36257)
- 中心(34831)
- 研究所(34105)
- 经(32531)
- 北京(31051)
- 农(31001)
- 范(30621)
- 师范(30363)
- 州(29176)
- 院(27356)
- 经济学(26590)
- 省(26235)
- 财经大学(26090)
- 师范大学(24059)
- 基金
- 项目(114061)
- 研究(92998)
- 科学(87483)
- 基金(76653)
- 家(64232)
- 国家(63538)
- 社会(56518)
- 社会科(53424)
- 社会科学(53414)
- 科学基金(52961)
- 省(46248)
- 教育(44048)
- 编号(40704)
- 基金项目(38934)
- 划(37933)
- 成果(36774)
- 资助(31923)
- 课题(30495)
- 发(30483)
- 自然(29012)
- 自然科(28188)
- 自然科学(28179)
- 自然科学基金(27618)
- 重点(26179)
- 年(25614)
- 发展(25491)
- 部(25410)
- 性(25358)
- 展(25055)
- 项目编号(24246)
共检索到367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兴益
对我国财政改革实践与发展的思考汪兴益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在许多方面为国家财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指明了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财政改革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改革走过了一段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不平凡的历史。国家财政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过去集中型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的弊端,从下放财权和财力入手,进行了各项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财政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晓勇 易凌云 毛天罡
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积极实施包括预算管理、财政信息化、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城区财政总体运行平稳,但仍存在着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政府债务日趋严重、收入分配体制不尽合理等问题。财政收入难以持续增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在经历了多年收入高速增长后,近年芦淞区财政收入速度放缓。由于税源短缺,税收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或将引发较大的支付风险。同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翔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财政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探索构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全方位、全系统、全领域"财政改革路径,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时期,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都财政提出"五个转变"改革思路,加快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戢凤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炜 张妍彦 周佳音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财政理论缺乏将中国改革作为一个特殊过程、从改革发展全局视角对财政改革的逻辑进行探讨,导致关于中国财政理论基础的讨论缺少相应的实践对照和改革语境。探寻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财政逻辑,是构建和发展中国财政理论在方法论层面的有益探索。本文以40年改革实践的特殊过程为基础,系统梳理了财政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回答"财政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贡献"为理论命题,总结了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工具为改革进程承担成本和提供发展激励的实践逻辑。这种归结形成了中国财政理论认知区别于既有财政理论的特殊性,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财政关系的实践形态,有助于客观评价40年财政改革绩效、展望未来财政改革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财政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构建契合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财政理论基础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财政改革 经济改革 实践逻辑 国家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财政理论与实践同经济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与经济理论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财政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逐步构建了植根于改革实践、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既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有力地推动了财政改革与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王智烜
当前进行的房地产税改革是原定物业税改革的继承、调整与发展。在我国未来5~10年的战略机遇期内,不断推进的房地产税改革应该与规范管理的土地财政"阶段并存、此长彼消"。对于房地产税改革,从公共财政与发展财政统一的角度看问题,笔者倡导"置身大局、联动研究、逐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并相信不断优化的房地产税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房地产税 改革方案 公共财政 发展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用通俗的话说是"取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财政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型,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保安
一、“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1.世界经济总体稳定增长与阶段性波动并存。目前世界经济已走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增长的自主性、长期性因素逐步增强,从2002年起世界经济增速已开始较快回升。实证分析表明,从1971—2001年的30年发展过程看,除近几年增幅有波动下滑外,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中楼
安徽省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行"乡财县管"试点,2004年在全省铺开,此后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安徽经验",成为全国"乡财县管"的一个基本样板。"乡财县管"从体制上解决了乡镇政府人员膨胀、债务恶化、"三乱"反弹问题,为农村上层建筑改革和调整提供了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但是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安徽乡镇财政也面临着财力微弱、事权增多、能力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安徽乡镇财政面临的问题一是财权基本上收,财源建设积极性缺失。随着"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普及,乡镇财政已经不是独立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新南
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的财政能否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开辟一种新思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襄樊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国企改革的实践,探讨世纪之交财政支持国企改革与发展,加强地方财源建设的新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煊
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国发32号文件,就财政工作而言必须紧扣两大目标: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改善民生,逐渐做到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公路与公共交通、环境保护、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汪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探索时期、市场经济确立时期、市场基础性地位巩固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球治理时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财政改革始终站在改革的前沿,是社会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和保障性作用。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中国财政改革也相应地经历了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包干制财政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五个重要时期。本文回顾了中国财政改革40年的历程,梳理改革的基本轨迹,概括了财政改革的基本经验,探求改革背后的基本规律,并对下一阶段中国财政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财政改革 中国特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汪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探索时期、市场经济确立时期、市场基础性地位巩固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球治理时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财政改革始终站在改革的前沿,是社会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和保障性作用。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中国财政改革也相应地经历了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包干制财政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五个重要时期。本文回顾了中国财政改革40年的历程,梳理改革的基本轨迹,概括了财政改革的基本经验,探求改革背后的基本规律,并对下一阶段中国财政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财政改革 中国特色 财政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